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传入越南以后慢慢被涵化、本土化。越南佛教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观音信仰也不例外,因为本土化,越南已经创造了一个纯越南的观音:氏敬观音。该名字的来源是一部民间作品——《氏敬观音传》。分析此观音形象可以看出越南佛教的民间化与母性化的交织以及以儒佛关系为代表的宗教关系特点。  相似文献   

2.
评《日本佛教史》黄心川佛教是世界宗教,也是亚洲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印度佛教自创立后不久,越南及斯里兰卡,然后再进至东南亚诸国;印度佛教北达中国,又入越南(也有部分南传佛教)、朝鲜、日本等国,一部世界佛教史,或者说亚洲佛教史,乃至说各国的佛教史,无不包...  相似文献   

3.
性妙 《法音》2000,(8):42-44
本刊讯 应越南佛教协会的邀请,以张琳副秘书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8人于7月 6日至14日赴越南访问。这次出访是对1999年越南佛教代表团来华访问的回访,也是中国佛教协会近40年来对越南的首次正式访问。 中越佛教界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法谊。公元二世纪佛教即由中国传入越南,虽然后来或多或少地受到南传佛教的影响,但因越南自古承袭汉文化,其佛教主流全盘接受了汉传大乘佛教思想。其后,越南历朝历代佛教的发展均深受中国佛教的影响,特别是17世纪越南佛教的复兴,便是我国高僧赴越南弘法的结果。中国佛教是法源,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二十年前的未竟之稿。原计划写八个题目,已写成的有:1.《佛陀和佛教的创立》,2.《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3.《僧伽和佛的弟子》,4.《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曾于1959—60年先后在《现代佛学》上分期披露;其中第一题并在1980年第三期《社会科学战线》发表过。《法音》问世以来,广大读者不断来信要求重新发表此作;应上述要求,本刊从这一期起将陆续重新发表。原计划撰写的尚有下列四题:1.《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2.《中国和日本、朝鲜、越南的佛教关系》,3.《中国和南亚各国的佛教关系》,4.《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关系》,亦征得作者同意,将继续撰写,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5.
王理 《法音》2006,(9):65-66
8月26至29日,应越南佛教协会副会长显法法师的邀请,由北京灵光寺监院常藏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越南。27日上午,代表团访问了越南佛教协会第一办公厅,受到越南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清赐长老的热情接见,并举行了僧装赠送仪式。常藏法师在赠送仪式上说:中越两国佛教有一千多年的传统法谊,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佛教就从中国传到了越南,越南佛教至今完整的继承传统佛教特色,保持大乘佛教精神.坚持清规戒律,可以说与中国佛教非常相似.我们看到后很感动。尤其在越南佛教寺院或一些名胜古迹.都使用的是汉字匾额,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中越两国佛教同根同源,  相似文献   

6.
十七、十八世纪是岭南与越南佛教交流史上的一个高潮期,不仅体现为大量的岭南禅师赴越南弘扬佛法,为越南佛教的复兴和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还体现为越南禅师之北上岭南习禅、取法和越南对中国佛教典籍的输入和刊印。通过这种南来北往的民间禅学交流,促进了岭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也为越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7,(1)
<正>佛教通过两条路线传入越南:水路(从印度直接漂洋过海)和陆路(从中国转道传入越南)。水路,大约公元前3世纪传入;陆路,则大约公元1世纪末传入。这也是通过各时期的连续输入和传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柬埔寨扶南(今越南中南部)的佛教受到北传和南传两股思想潮流的交叉影响,大越(越南北部,之后传到越南中南部)的佛教基本上是北传佛教的法脉,并且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8.
罗喻臻 《法音》2001,(10):28-28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以越南佛教协会理事会常务副主席兼越南佛学院河内分院院长清赐大长老为团长的越南佛教代表团一行8人,于9月14日至21日来我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9月15日,越南佛教代表团拜会了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刀述仁副会长等的热情接待。刀副会长首先对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并向客人们介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概况。清赐长老则介绍了越南佛教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佛教协会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代表团在京期间还前往西山八大处灵光寺参拜了佛牙,受到灵光寺僧众的热烈欢迎。9月16日至19日,越南佛教代…  相似文献   

9.
<楞严经>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大乘佛教经典.它在中国唐代译出后,虽然至今此经在译者、真伪等方面存在着争议,但这些并不影响它在越南佛教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首先阐明<楞严经>出现在越南的大致时间和译成越语的情况,进而论述了越南佛教对<楞严经>给予的评价,最后说明<楞严经>在越南佛教中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鲍佛恩 《法音》2008,(6):81-82
本刊讯5月13日至18日,应越南政府和越南佛教僧伽会的邀请,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率团赴河内出席2008年"联合国卫塞节"国际佛教大会。本次大会由越南政府主办,越南佛教僧伽会与2008年"联合国卫塞节"国际组委会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1.
新闻特载     
《法音》2002,(5)
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越南、柬埔寨、老挝本刊讯应越南佛教会中央、柬埔寨佛教高僧委员会、老挝佛教僧伽会的邀请,以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明生法师为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为副团长兼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2人,于4月16日至4月28日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与三国佛教界领袖和政府宗教主管部门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接触和友好交流。在越南访问期间,代表团于4月17日上午拜访了越南佛教会中央委员会河内第一办公室、河内使馆寺和河内佛学院,受到越南佛教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清赐法师、副会长清饶法师以及…  相似文献   

12.
宏度 《法音》2002,(12):37-37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以法国佛教联合会会长一行禅师为团长的法国佛教联合会代表团一行60人,于11月8日至12月1日在广东、海南、福建、四川、河北、北京等地参观访问。一行禅师1926年出生于越南,16岁受沙弥戒。后弘法于欧洲,著有《故道白云》、《步步安乐行》等著作近百种,其信众遍及欧美各国。一行禅师为禅宗临济传人,视我国禅宗道场为祖庭,曾多次率其弟子访华,与我国各地佛教界进行友好交流。此次一行禅师所率代表团成员来自法国、越南、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荷兰、西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佛教传入越南后,观音信仰随着佛经的翻译、僧众的信仰,以及统治者的重视而逐渐向民间传播,这种传播在民间通过歌谣、造像等艺术方式得以实现。佛教传入越南后的本地化,使越南的观音信仰和中国汉传佛教的观音信仰在形式、摆设格局等方面开始产生差别。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动态     
法国巴黎宗教团体新年团拜首邀佛教参加1月13日,巴黎市政厅举行各宗教团体新年团拜会。与会者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百人,巴黎最大清真寺代表勃拔巴克与慈善家阿伯皮尔也应邀出席。今年团拜活动首次邀请佛教代表,受邀的佛教团体有法国佛教会会长皮尔·克鲁鹏代表日本禅宗、越南庆音寺住持明心法师代表越南佛教、一行禅师代表越南禅宗、巴哥德·科马拉拉姆代表柬埔寨佛教。此次团拜会对出席的佛教团体意义重大,意味着巴黎市承认佛教在当地是合法宗教。德拉诺埃市长强调,出席的各宗教代表都是和平使者,藉由宗教…  相似文献   

15.
黄心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东方学家,对东方哲学、宗教,特别是印度哲学、宗教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印度佛教哲学》、《印度龙树大学讲演集》(英文)等19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分科主编、编委)、《南亚大辞典》、《宗教辞典》(副主编)、《当代亚太宗教》、《现代东方哲学》和《玄奘研究文集》等,此外,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越南文、孟加拉文等。他主编的《世界十大宗教》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他撰写的《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僧侣考》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年,年近八旬的黄先生荣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不久前,本刊记者对黄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宏度 《法音》2000,(1):5-5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以越南佛教会副会长善超法师为团长、顺德法师为副团长。真善法师、清绕法师、善仁法师、陈俊敏居士、武友记居士为四员的越南佛教代表团一行7人于1999年12月10日至20日访问我国。越南面积近33万平方公里,人口7600万,其中佛教徒约4000万。越南佛教分南传和北传两部分,南传佛教徒约占五分之一,北传佛教徒的占五分之四。越南现有3所佛教大学、25所佛教中学;寺院14000所,僧尼28000人。代表团在京期间拜会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分别受到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笔者赴越南学习一年,其间,为撰写关于越南寺庙文化方面的博士论文,对越南50多个寺庙进行了田野调查,河内李国师寺是其中的一个。河内李国师寺位于河内市还剑郡李国师街50号,原名李国师祠或仙市祠,属寿昌县仙足总仙市村。祠原建于越南李朝(1010-1225),奉祀李朝国师明空禅师,故名。据越南正史《大越史记全书》、佛教史籍《禅苑集英》及其它史料记载,明空禅师姓阮,名至诚,法号明空,1066年生于长安府大黄县谭舍社(今宁平省华闾县赖池社),长大后与徐道行、阮觉海二禅师一同修行佛法,交往甚密。1131年,李神宗延请明空禅师到京城升龙(今河…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20,(5)
正帕松列龙庄勐:发挥南传佛教文化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黄金纽带"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帕松列龙庄勐在《关于云南南传佛教与周边国家加强友好交往的提案》中指出,中国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其中傣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五个民族与周边国家在信仰上一脉相承,共同信仰南传佛教。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共同组成"南传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佛教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估计全年的论文将达百篇以上。除《法音》、《禅》、《上海佛教》、《台州佛教》和《五台山研究》为佛教刊物外,许多报刊都开辟了佛教研究专栏,象《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动态》等,都发表了不少有关佛教研究论文。在著作方面,出版、再版了《中国佛教源流略讲》、《儒道佛美学想思探索》、《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三论玄义校释》、《华严经师子章校释》、《童蒙止观校释》、《中国的宗教精神》、《中国僧官制度史》等多部著作。尤为可喜的是,1990年7月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举行了“首届五台山中日佛教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易与佛教》《易与者庄》 已故著名学者潘雨廷先生(1925-1991)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发行,全书22万字,288页。为潘先生生前研究“易与佛教”、“易与老庄”问题的文稿的合集。其《易与佛教》,主要在于用易数、易象、易理,特别是河图、洛书等来分析、解释佛教的理论,将易与佛教融会贯通,见解独到。《易与佛教》共包括14篇文稿,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易》与印度佛教,分别论述《易》与《华严》、《维摩诘》、《无量寿》、唯识等大乘经论以及与原始佛教的关系。后半部分为《易》与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