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霆 《法音》2013,(4):40-43
林则徐(1785-1850),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他于嘉庆十六年即27岁在京参加会试,赐进士出身,并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官场。从此在宦海中沉浮近40年,曾担任江苏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湖北布政使、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署理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功勋卓著,彪炳千古。同时,他又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鸦片战争时的著名抵抗派领袖。然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一生,为官清廉,到任一地,造福一方。作为政治家的林则徐,他是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作为民族英雄的林则徐,他赫赫的功勋是在广州抗击英国帝国主义分子,虎门禁烟的壮举。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制夷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近代思想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它直接孕育了早期的维新思想。1837年升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在督境内严禁鸦片,成绩卓然。1838年10月,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篇著名的奏折。他痛切陈辞:鸦片流毒于天下,为害至巨,“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  相似文献   

3.
(三) 为了处理青岩、开州两教案,清政府调两广总督劳崇光为云贵总督,坐镇贵阳;并派两湖总督张亮基以总督衔署理贵州巡抚兼提督。两员重臣同时下放到贵州处理教案,足见清政府保教态度的坚决。清廷随即下达谕旨,令劳崇光、张亮基二人会同将田兴恕解往四川,听侯查办。劳、张二人在贵州办理教案,都是一味顺应法国传教士的需要。他们为了确保贵州今后不再有禁教之事发生,从一切方面给天主教的发展以方便。一八六三年(清同治二年)七月,劳崇光、张亮基联名向清廷上奏,强调贵州天主教是由来已久的,远在禁教时期的“道光年间贵州即有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6,(1)
本刊讯中国佛协理事、广东省佛协副会长、汕头市佛协会长智诚法师,应泰国慧光觉苑等佛教团体的邀请,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九日至九月十日访问泰国曼谷,受到泰国佛教界高僧大德及各界知名人士的热烈欢迎和诚挚款待。访泰期间,智诚法师先后拜会了泰京越贴素辇著名法师拍腊班耶歌颂,代署理泰国华宗僧务委员会主席、代署理普门报恩寺主持仁得大师,御封华宗助理尊长、华宗僧务委员会弘法主任仁晃大师等,交流了佛教方面的研究心得,加深了中泰佛教徒之间的了解,并就泰国佛教界在汕头筹建泰式佛寺一事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门外谈佛     
邵纯  桑吉 《佛教文化》2010,(1):53-57
<正> 2001年4月,林则徐的玄孙女林子东老人令我写一本关于林则徐的小册子,名为《林则徐为官之道》,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当时我刚刚从新疆党校退休,便欣然从命,由乌鲁木齐乘火车出发,经兰州、长沙作万里行,最后到了林则徐的家乡福州市。完成书稿后,出版社派车,奖励我做一日游。到何处观光呢?林则徐笃信佛教,我收藏有他抄写的《金刚经》影印件。因此,我提出到福州郊区鼓山的佛家寺院看一看。据传说,林则徐少年时曾登过  相似文献   

6.
二月十二日上午,澳门总督高斯达夫妇参观了上海玉佛寺。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玉佛寺都监淦泉法师在山门迎候贵宾。进入大雄宝殿,总督向法师询问了佛像名称及长明灯的意义。见到一口铜钟,淦泉法师介绍说,佛门子弟认为敲钟象征幸福,听到钟声,人们的烦恼就会消除。总督夫妇听了法师的介绍,立刻兴致勃勃地亲自敲钟,并叫全体随行人员都敲一下。在玉佛寺,总督夫妇参观了一八八三年  相似文献   

7.
鸡联抬趣     
清朝林则徐因禁烟驰名海内外,他还很有才华。小时,私塾先生以水中鸭出联: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略加思索,很快便对出下联:鸡公有髻不梳头。  相似文献   

8.
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广州禁烟,在虎门与英国侵略军对阵。林则徐为了节省军中炮火,命手下人买了几百个夜壶,夜壶上盖着清兵海军帽子,放人海中,随着潮水借助风力向英国侵略军的军舰漂去。  相似文献   

9.
名垂青史的佛门弟子———林则徐陈星桥稍懂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林则徐是晚清爱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是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林公晚年自刻印章语)的封疆大吏,还是一位虔...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3,(11):1-1
<正>加拿大总督在沪参加主日崇拜本刊讯|郭峰供稿加拿大总督约翰斯顿阁下受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邀请,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于2013年10月20日,参加了上海国际礼拜堂主日上午的崇拜。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沈学彬牧师全程陪同。  相似文献   

11.
武延康 《法音》2005,(2):18-22
1898年“戊戌变法”前夕,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著《劝学篇》上奏朝廷,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提议为推进初等教育,解决教育经费之不足.将全国佛教寺院与道观的大部分改为学堂。此即著名的“庙产兴学”运动。“庙产兴学”的政策,对外是为了对付西方列强和日本的压力,以图挽回江河日下的政局;对内是为了调和新旧思想,改造旧有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人1757年征服印度后,为了有效实行殖民统治,颁布了很多法规。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规管法案》,首次规定设立印度总督职位,沃伦·黑斯廷斯成为首任总督。黑斯廷斯做了印度总督不久,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印度的蛇太多了。走在路上,草丛里会忽然窜出一条蛇;坐在船上,水中会忽然冒出一条蛇;甚至上厕所,门框上有时会爬着一条蛇。黑斯廷斯手下的人经常受  相似文献   

13.
龚小峰 《学海》2007,(6):102-105
"刺马案"是清代四大疑案之一,其主角是两江总督马新贻.他是上海戏院所演"刺马案"里那个阴险狡诈、负友渔色之徒,还是同治中兴名臣、一代循吏?本文试图通过他在两江总督任上有关江苏的一系列政事,廓清百余年来笼罩在他身上的重重迷雾,还原他的真实面目,给他以较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国人对域外世界的认识多局限于中国周边的邻国。对此,林则徐曾痛心地指出:“沿海文武员弁,不?夷情,震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于是,他组织人员编成《四洲志》草稿,革职后交友人魏源扩充而成《海国图志》。林则徐遂被人誉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范文澜: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7,(7)
应一位美国华侨记者采访赵朴初会长谈香港回归我从五月下旬起,每天写一遍林则徐焚鸦片词,并注明“香港回归前某日书”,自四十多日直到今日,已经是回归前第七天了。不到一个星期,我们就迎接香港回归了。大家都知道林则徐焚鸦片的事,但知道他还有焚鸦片的歌咏的人,恐...  相似文献   

16.
正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曾自题对联于总督衙门大堂大门两侧。联曰:"虽圣贤难免过错,愿诸君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方尽我心。"公开号召僚属批评,表明其虚心纳谏,同时注重僚属的品行修养。曾国藩虽考中进士,可名列第三甲,这使他引为平生第一憾  相似文献   

17.
在17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格兰清教徒在政治、宗教和经济上处境艰难。他们积极谋划移民北美,以改变不利的处境。处于同样遭遇的约翰·温思洛普决定移民,加入了由清教徒建立的马萨诸塞湾殖民公司,并被选为殖民地总督。但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温思洛普的当选使后来学者感到疑惑。历史学家对此作了不同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存在简单化的现象,难以令人信服。故此,笔者拟以清教文化为视角,探讨温思洛普在由《剑桥协议》构建的权力关系中成为殖民地总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简称孟加拉国 )是以伊斯兰教为主体信仰的国家,穆斯林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87%。孟加拉国有不少闻名世界的伊斯兰教胜地与清真寺,本文略作介绍如下。    伊斯兰教胜地    达卡   达卡是世界著名“清真寺之城”,也是孟加拉国首都。它位于恒河三角洲布里甘加河畔。 1608年由莫卧尔帝国孟加拉总督苏贝达·伊斯兰汗所建。市内有多处伊斯兰教名胜古迹。其中有 1600余座大小不一、风格迥异的清真寺。它们大部分是在莫卧尔王朝时期建造的。这些清真寺有的气质古朴、恢弘壮观,有的外表素洁、凝重端庄,有的彩绘装饰、雍…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原来,当时曾国荃刚消灭了太平天国,被慈禧封为湖北总督,但他  相似文献   

20.
天主教对于澳门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自1623年葡萄牙人向澳门派驻总督以后,天主教在澳门实际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最近一百多年来,天主教为澳葡当局所尊崇,一直得到特别的扶持,因而更增强了其在澳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暂别殊方物色新,短衣长帔称文身。相逢十字街头客,尽是三巴寺里人。箬叶编成夸华盖,槛舆乘出比朱轮。年来吾道荒凉甚,翻羡侏离礼拜频。”这是三百年前著名晚明遗民僧人迹跚和尚来澳门时亲眼所见的当时澳门天主教兴盛之景象。自葡萄牙人来到澳门后,天主教也就随之传入澳门,16世纪中叶就建立了圣安东尼教堂(花王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