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地论学派是以弘扬《十地经论》为中心的中国佛教学派,自北魏绵延至唐初,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贡献巨大。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共同构成南北朝时期的唯识古学思潮,是玄奘传入唯识今学系统以前中国佛教唯识学的代表。地论学派还是华严宗与四分律宗学说渊源所在,华严宗六相圆融和法界缘起思想的形成,以及《四分律》在北朝的弘扬,皆与地论学派有密切关联。然而系统性研究的缺失,导致中国佛教思想史著述往往对其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2.
上座部巴利文律藏注释书Samantapasadika是巴利语佛教注释家觉音所著,约成书于公元5世纪。汉译律论《善见律毗婆沙》与巴利Samantapasadika有很深渊源关系。由于《善见律毗婆沙》在汉译过程中插入了《四分律》的内容,因此在古代汉传佛教中一直被误认为是法藏部《四分律》的注释。这一误解出自唐代律宗相部律师定宾,后唐和宋代的景霄、允堪、元照均沿袭了定宾的误解,进而影响到日僧凝然对《善见律毗婆沙》与《四分律》关系的判定。1896年,日本学者高楠顺次郎通过对勘研究巴利Samantapasadika和《善见律毗婆沙》,才澄清这一误解。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3)
正一隋唐,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巅峰时期,亦是汉传佛教八宗鼎立之全盛阶段。一时间,诸贤争鸣,群说竞唱,律学也步入了一个新的纪元。而开启它的正是被后人尊为"南山律祖"的道宣律师。道宣律师,俗姓钱,江苏丹徒人。17岁依智頵律师出家,20岁依智首律师受具。随后十年中精进研律,听受《四分律》达20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乘佛教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菩萨戒,作为菩萨戒的重要部分的发愿,尤其是显教的四弘誓愿与密教的五大愿作为现今僧俗两界公认的正式发愿方式为人所熟知,从印度就有的誓愿在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发展,直至《菩萨本业经》提出了法华四句与四圣谛相结合的四弘誓,奠定了中国佛教誓愿的基本形态。之后,四弘誓为天台宗、禅宗所重视,将本宗的哲学概念与四弘誓相糅合而成现有的四弘誓愿,而汉语语境下的这一系列概念的糅合与确立的构建过程其实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四弘誓愿的衍生句——五大愿和四誓愿更是在传入日本之后,成为日本佛教最正式的发愿方式,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5.
湛如 《中国宗教》2020,(2):78-80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较早成立的宗派,主张止观双运、教观总持,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有效尝试,而长安西明寺是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居住过的重要道场。西明寺与天台宗的谱系传承及相互关联,是了解中古时期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有益路径。一、西明寺律学传承西明寺律宗之传承,始自道宣,为《四分律》无疑,但其后继之人模糊不清。道宣之后,多有人前来学习瞻仰遗迹。道宣同时代的律师,在西明寺中还有数位,道世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弘一大师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扬佛法,创造了“真诚以臻化境,无态而是众美”的弘一体;大师高风亮节,爱国护教是他一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光祖 《佛教文化》1995,(5):41-41
高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印度高僧跋跎来到中国,孝文帝为安顿其落迹传教,在小室山阴的丛林中为之建造寺院,少林寺由此而得名。关于小林寺创建的年代,据宋代《太平寰宇记》等众多史志记载,均为北魏太和十几年(公元495年),这个建寺年代一直沿用至今。新近,学术界根据《魏书·释老志》的记载,对少林寺创建的年代提出质疑,并认为少林寺应建于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对此,我们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敦煌文献中保存有多件六朝时期撰作的佛教律抄,作出年代从5世纪下半期到6世纪。这些律抄先有题作“三部律抄”的,主要抄撮《十诵律》《摩诃僧祇律》《四分律》三部律典而成,之后又纳入《五分律》和其他翻译的律论,扩充文本内容,发展成《四部律并论要用抄》,在僧团中广泛传播。律抄的出现,主要是因为5世纪上半期几部广律的先后传译,为了会通几种分属不同部派的律典。它标志着一种中国式佛教律仪实践的形成,对六朝之后中国佛教戒律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水西佛教,不了的因缘2000年10月,九华山佛学院《唯识》学法师宗行辞去为期四年的教职,世界这么大,在中国广衰的土地上有太多的风景,有太多的佛教祖庭,有一个佛子穷其一生也参悟不尽的知识与禅机。他记住当初师父的话,古之大德,没有一个终老于一座寺庙的。  相似文献   

10.
法显西行求法是汉地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求法、译经成果丰硕,在中国佛教史上地位显赫,对中国佛教文化和古代史地文化具有卓越贡献。他在天竺10余年间,得《摩诃僧祇众律》、《萨婆多众律》各一部,于师子国写得《弥沙塞律》一部。这些律典就包含了四部律中的三部。他对中土佛教戒律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1.
杨航 《中国宗教》2017,(1):80-81
华严寺还将道风建设和寺院建设同步进行,本着重视修行、重视弘法的原则,在新时期坚守和传递着华严祖庭的信仰传统。中国宗派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位于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的半坡上。华严宗,又称贤首宗。一得名于宗经《华严经》,一得名于其三祖贤首大师。《华严经》作为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历来享有“经中之王”“王中之王”的盛誉,并于唐代促成了中国佛教大宗派之一——华严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释妙丰  赵映诚 《法音》2022,(9):47-53
<正>广长律院位于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青林山上,濒临美丽的莲花湖。广长律院是明代三昧寂光律师于1626年所鼎建,是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大律院”之一,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三昧寂光律师是明末清初“律学中兴”之关键人物,也是律宗“千华系”的开创祖师。广长律院是三昧寂光律师在中兴律学过程中最早创建的寺院之一,并住持寺院达十余年之久,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律宗“祖庭”。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佛教戒律发展史上,律宗实际创始人道宣以"四分通大乘"确立了大小乘戒律的地位,形成声闻戒为主体、菩萨戒为补充,两者并行流传的历史传统。但自道宣之后,不少律宗高僧在弘扬《四分律》的同时兼弘菩萨戒,尝试对大小乘戒律进行融合,唐朝鉴真、宋朝元照、辽代法均、明清时期的读体见月等人都是典型代表,他们既继承了道宣弘扬《四分律》的传统,又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出发,从理论阐释和实践奉行中促进声闻戒和菩萨戒的融合。三坛大戒制度创立,将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置于同坛同期授受,标志着大小乘戒律最终走向融合,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4.
正华严寺还将道风建设和寺院建设同步进行,本着重视修行、重视弘法的原则,在新时期坚守和传递着华严祖庭的信仰传统。中国宗派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位于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的半坡上。华严宗,又称贤首宗。一得名于宗经《华严经》,一得名于其三祖贤首大师。《华严经》作为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历来享有"经中之王""王中之王"的盛誉,并于唐代促成了中国佛教大宗派之一——华严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7,(2)
<正>什么是祖庭?祖庭常常是和佛教宗派的传法世系相联系的,一个佛教宗派在其发展过程中,居于"祖"位的寺院,就是祖庭。有的宗派的祖庭不是一,而是多,构成一个"列祖"之庭的祖庭系统。具体而言,某一宗派所宗主要经典的译出寺院,实际上具有祖庭的地位(如六十《华严》译出地道场寺,可视为华严宗的一个祖庭);某宗派从初创奠基到实际创立之间的发展过程中,诸祖师  相似文献   

16.
律宗是以研习和修持戒律为主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实际创始人是唐代高僧道宣。因道宣常住终南山,因而此宗又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又因此宗所依之律为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亦称四分律宗。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12)
正"祖庭"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尤其是隋唐时期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的相继创立而产生的,通常是与对佛教有过重大建树或开宗立派的人物——祖师们有密切关联的寺院,被该宗派或佛教四众弟子乃至社会各界所认同,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祖庭文化。祖庭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宗教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高度的宗教价值、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7,(3)
<正>一佛教在北魏时期取得了空前的迅速发展;北魏是中国佛教关键的成熟期~([1])。然而,北魏鲜卑——这个崛起于漠北荒原的游牧民族,对于佛教的认识与接受,却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过程。佛教在北魏的传播是伴随佛教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而不断进行的,也必然带有少数民族封建政权的特色;沿草原丝绸之路的佛教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魏书·释老志》云:"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  相似文献   

19.
张琴 《中国宗教》2023,(10):64-65
<正>汉传佛教中“祖庭”概念的产生,受儒家尊祖敬宗观念的影响,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祖庭”一般用于指称宗派发源地,以及在宗派发展中有嗣法地位与影响的寺院或道场。“祖庭文化”是指以祖庭、祖师为核心衍生出的思想、典籍、制度、建筑、文艺等文化的综合体,具有显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特征。江西佛教祖庭文化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是印度佛教与中华文明互鉴的成果,更是佛教中国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中国佛教寺庙经济现象是佛教组织形式随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僧团将得道解脱作为唯一目标,将物质生活要求降到最简最低的状态。据《阿含经》及《僧祇律》等记载,僧人行止依照的"四依法"——粪扫衣、乞食、树下坐、陈弃药,可见当时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