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诠释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因此,城市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文化形象相和谐,以城市文化为导向来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泰州市三水湾景区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核心景区,在环境设施设计中应在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结合泰州市文化符号,使设施与泰州文化相融合,塑造具有泰州文化、景区特色的环境设施,促进景区的文化内涵,彰显泰州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十分发达,但各景区的公共设施大都千篇一律,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建立合理的旅游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的理论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明确景区类型、设定合理主题、统一规划设施、树立区域性景区品牌形象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景区内的设施设备,树立良好的景区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3.
公交车站是不可缺少的公共交通资源,好的公交站设计不仅能给乘客好的体验,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要想设计出好的公交站设施,材料的选择必不可少。文章分析了公交站的功能、形态特点及材料选择,从材料的语义学角度进行分析,提取公交站的语义,通过材料与公交站形态的结合、材料自身的语义以及材料与工艺的结合,探析材料在公交站设计中的语义表达,找寻公交站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景观服务设施包括户外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服务设施等,体现了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和人文关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壮锦、铜鼓、花山文化、绣球等壮族文化符号运用在景观服务设施中,可以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以壮族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将融合壮族文化的景观设施案例进行分析,能为壮族特色的景观设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景观设施体现地域特色,使景观场地具有地方特色,通过对壮族文化特色景观服务设施的分析,利用案例分析法,阐述壮族特色景观服务设施设计,弘扬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鲁北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对滨州市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进行整合与塑造探析,通过分析国内成功案例,挖掘滨州市特色地域文化内涵,对滨州市旅游景区进行类划,将地域文化内涵及地民俗特色等借助旅游景区空间配置、视觉设计进行传达,同时以求通过地域文化的挖掘为滨州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提供重要有效设计素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景区识别度。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推行"公厕革命"大背景下,作为著名文化旅游城市的扬州,迅速兴起公厕的改造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瘦西湖大部分公厕在建筑造型上雅致美观,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在较大程度上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从而又进一步体现了人文关怀。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的公厕建筑设计上基本实现"一厕一景"。不同于瘦西湖,其造型方正、简洁大气,多采用玻璃与木质材料做装饰,低调却富有设计感。扬州瘦西湖和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等景区的公厕在无障碍设施建设,私密性、空间营造、灯光和色彩等方面的设计,为大众旅游热潮下旅游景区公厕的设计探索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物华天宝,几千年来创造出许许多多具有地区特征的特色产品。这些具有地区特征的特产构成了中华民族经济精品。而如今,很多的特色产品却因缺乏产权意识,昔日著名的土特产因没有产权和品牌的保护,而于无形中流失数不清的财富。"桂林三宝"土特产是广西特色饮食,指的是传统桂林土特产的代表,分别是:桂林三花酒、桂林辣椒酱、桂林豆腐乳。本文通过对"桂林三宝"现状的分析,具体的阐述了以"桂林三宝"土特产为原型,进行动漫形象设计与制作,打造"桂林三宝"系列手信,进行大学生原创动漫设计创业。  相似文献   

8.
黄宾虹的笔墨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白宾虹"时期,另一个是"黑宾虹"时期,他对笔墨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黄宾虹曾经两次到过桂林进行旅行写生,并创作了大量的写生作品,在他的一生当中,桂林的山水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晚年时期他还根据记忆创作了很多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作品。然而,黄宾虹在桂林期间创作的作品和后来以桂林山水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在笔墨特征上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现从保护自然旅游景区的生态、提升环保型交通工具的利用率角度出发,以粤北韶关地区的旅游景点为研究范围,以保护生态旅游景区环境为目的,提出符合粤北偏远旅游行情的景区充电桩设施研究,设计出不仅符合粤北生态环境特点、衍生景区特色功能、缓解能源消耗问题,而且能够满足自驾游者需求的充电桩交通设施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分布在桂林各个奇山异洞的铭文碑刻,使桂林山水增添了一层厚厚的文化底蕴。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彼此交织融汇,形成了桂林天人合一的美。细观桂林的碑刻,大多出自宋代书法名家之笔,而且大多数保存完好。著名的有北宋的米芾、黄庭坚、孙沔、蔡京,以及南宋的范成大、张孝祥、朱熹、陆游、张栻等。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宋代人的文化气息和书法成就,对宋代书法艺术的评价更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景观建设是营造特色小镇风貌的基本因素之一,融入地域特色文化的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营造特色小镇独特的风貌,体现特色小镇的地域性与文化性,避免小镇风貌陷入"千镇一面"的困境,而且可以极大增强特色小镇的竞争力。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分析探讨地域文化对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特色小镇景观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是承载城市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也是城市性格的基础。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从现代审美的视角重新演绎民俗文化,不仅可增强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内涵,体现大众审美情趣,也是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吉祥文化已经成为泰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研究现阶段吉祥文化在泰州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而提出今后的应用途径。首先对泰州吉祥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提出吉祥文化在佛教、民俗、景观、旅游等方面的具体内涵,进而针对泰州两个景区设施进行调研,并从吉祥文化应用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黄武 《美与时代》2023,(1):99-101
玻璃镜画在历史上曾是清代宫廷和富有阶层家中的装饰品,并在历代的文化交融中传到桂林兴安。以蒋欣欣和杨蕾母女的作品为代表的桂林兴安玻璃镜画,在传统技法和题材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绘画材料和技法,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一系列大众喜闻乐见的玻璃镜画作品,其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城市地域文化特征,具备使用、载体双重功能。城市地域文化作为城市的独特内涵与公共环境设施的结合具有多种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城市地域文化视角,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广西桂林市是一座山水秀丽、历史悠久的风景旅游城市,以“山水甲天下”的美名传扬中外。近年来,来桂林旅游者日益增多,其中穆斯林也剧增。他们在交口赞誉桂林山水胜景的同时,无不为饮食而困扰。桂林过去虽有一个“清真饭店”,但经营者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乡村旅游成为了当下热门的旅游形式,也是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的表现,旅游环境的打造也更加追求高品质性。文章以苏州市望亭镇"稻香小镇"民宿空间环境设计为例,针对当地现有旅游环境问题,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特色民宿空间设计方法,探索符合现代需求、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旅游环境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电影《英雄》的导演张艺谋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但他却将桂林作为英雄归隐的最佳去处,作为英雄们最向往的“家”,流露出对桂林山水的无比向往和热爱,小宜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桂林人,却已经很久想不起回家了。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当大力建设美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乡村风貌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区域文旅形象IP的开发是乡村特色文化的核心体现,对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开发乡村文创产品、改善乡村设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传播乡村特色文化,营造乡村美好形象,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根据设计案例对乡村区域文旅形象IP的设计与应用进行探讨,以期通过乡村区域文旅形象IP的开发,挖掘乡村本土文化,构筑乡村精神,发挥乡村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地铁是城市的动脉,近年来地铁作为交通出行的核心工具,不仅具有载客的功能,更承载了一种文化,现已逐渐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展现城市"文化美""地域美"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为基础,阐述在地铁公共空间的界面设计、色彩设计、设施小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性文化符号,传递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多种案例,探讨地铁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总结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设计,以便更好地展现城市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