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心理科学》2014,(4):15-15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歌曲《真心英雄》的歌词,同时也是人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药师赞歌     
主持寄语这次发表的《药师赞歌》由金兆年居士根据《药师赞偈》一、二两首偈句,融合参辑;邀请江苏省吴江师范学校音乐讲师陈浩然先生作曲。词曲曾请浙江上虞师范学校高级讲师顾文元和讲师陈冲范两位老师审阅,最后恭请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康老教授审定,并已录音。据听者反映,曲调庄严、宏伟、悲切、幽雅、顺口,有佛化歌曲之风格。体现出药师如来的尊严、伟大,怜愍众生,悲心深切。药师赞歌@家振  相似文献   

3.
恒章 《佛教文化》1995,(4):32-33
在中国,刘炽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祖国颂歌”、“英雄赞歌”、“翻身道情”、“我们在大地上栽种鲜花”、“新疆好”……在几代人中间传唱,无数人都能从他那上千首动人的歌曲中找出几段唱起来。然而,知道刘炽是一位15岁参加红军的老资格革命者的人不多,更少有人了解他六十多年从艺生涯,其源头之水中富含民族文化养份,并与佛乐梵呗结缘甚深。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5,(10)
<正>宇海文弟兄,原名阿木古郎,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曾经他是幕后一名出色的造型师,如今他是走到台前的爱的歌咏者;曾经他唱着《赶着马车去北京》、《开着车去草原》,如今他在敬拜中赞美,唱着《一万个我愿意》、《天堂赞歌》等;曾经他"叱咤江湖",如今他为主而歌——生命的重生,见证主恩的美妙。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第四军医大学的学员们在西岳华山的奇峰下,奋力抢救遇险的游人,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共产主义赞歌。自那以后,各种报刊对此作了大量的报道,英雄的事迹传遍了千家万户,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颂和各方面领导的赞扬。解放军总后勤部发了嘉奖令,中宣部、总政治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活动的通知。 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英雄事迹,不仅本身光彩照人、感人至深,而且还生动地回答了青年人十分关心和经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文章,从理论上已经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同时,重温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英雄事迹,就更能深刻地、生动地领悟什么是共产主义人生观,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和人的价值。本刊特辟《时代人物志》专栏,把一些英雄的事迹和有关材料摘登出来,以供大家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0年底是德国总理施罗德卸任的日子。他的家乡汉诺威市,为他专门举行了一个告别仪式。军乐队为这位迟暮英雄演奏了他妻子精心挑选的歌曲,士兵们举起的火把映红了他的脸。从电视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施罗德两眼泪光闪烁。此刻歌声响起,是那首《告别时刻》,在那伤感落寞的旋律中,施罗德离去的脚步显得更加沉重。  相似文献   

7.
林艳 《宗教学研究》2024,(1):170-174
米利暗、底波拉、户勒大是《希伯来圣经》三位主要的女先知。从神话学背景看,米利暗体现了沙漠水神的人格化,而底波拉和雅忆各代表迦南神祇亚舍拉和亚斯他录。相对而言,户勒大故事的叙事成分较重,而神话色彩较少。从赞歌角度看,米利暗的赞歌突出耶和华是战士的神学思想;而底波拉的赞歌运用大量平行、对比、头韵等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米利暗和底波拉的赞歌显示这两位先知生活的年代相对久远,户勒大生活的时期已经较少使用赞歌这样的文体。从犹太—基督教诠释传统看,户勒大和底波拉长期受到诋毁,而米利暗鲜少受到攻击。米利暗在诠释传统里的处理与其在圣经里遭受惩罚的记载非常不同。  相似文献   

8.
梵呗清歌     
《三宝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次选登这首佛教歌曲,有其特殊因缘。 去年十一月,夏宗禹先生带了一盘录音带到北京医院看望赵朴老,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演唱的弘一法师歌曲,当时就放了一段《三宝歌》。 这首歌所用的音调有别于传统梵呗,带有较强的群众歌曲风格,经合唱队一唱,很难令人有聆听佛教歌曲的感受,由  相似文献   

9.
《节日欢歌》是贺东久作词,印青谱曲的一首歌曲。歌曲讲述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歌颂。歌曲基调欢快活泼,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节日欢歌》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通过王莹的演唱,我们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列举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影视音乐。并且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歌词,对《西游记序曲》《敢问路在何方》《天竺少女》这三首歌曲进行剖析,以达到对于影视音乐中片头曲、片尾曲和插曲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1.
沙英同志的《精神文明的赞歌与探索》,今年二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书中收集文章二十八篇(多数在《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哲学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过)。这些文章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关系:有些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赞颂;有些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及其发展途径、形式的探索;有些是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上海国立音专黄自老师的四大弟子之一的刘雪庵,创作了很多著名的歌曲,诸如《战歌》、《长城谣》、《保卫大上海》、《流亡三部曲》、《上前线》、《出征歌》、《游击队歌》、《孤军守土歌》、《伤兵慰劳歌》、《孤岛天堂》、《保家乡主题歌》、《中华儿女》、《捷报》(为台儿庄大捷而写)、《民族至上》、《军民联欢》,以及《巾帼英雄》等几十首爱国歌曲.其歌曲的词作者主要是当时的文艺界的进步人士和名人,诸如郭沫若、老舍、孙思毅、田汉、光未然、蔡楚生等.其中质量较高的有《飘零的落花》、《红豆词》、《思故乡》、《满园春色》、《中华儿女》等,也有较为平庸的,如:《弹性女子》、《何日君再来》、《早行乐》等.在艺术院校中最为学生所传唱的自然是《长城谣》、《红豆词》,其中,《红豆词》可以说是女生专业学习中的必唱曲目.红豆者,相思豆是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似文献   

13.
正李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当代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应物兄》的成书却经历了13年。用13年完成一部小说,可并不是大多数作家喜欢的写作方式,但是李洱13年磨出的《应物兄》却为他夺得了茅盾文学奖,真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相似文献   

14.
电影《英雄》的导演张艺谋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但他却将桂林作为英雄归隐的最佳去处,作为英雄们最向往的“家”,流露出对桂林山水的无比向往和热爱,小宜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桂林人,却已经很久想不起回家了。  相似文献   

15.
<正>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别是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它和藏族的《格萨尔传》、蒙古族的《江格尔》被称作中国的三大史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演唱《玛纳斯》的民间歌手在柯尔克孜人民中间被称作"玛纳斯奇",在民间也受到群众的喜爱和尊重。1953年我提前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维吾尔语专业毕业,这年冬天国家派我只身一人深入新疆柯尔克孜族地区学习一年,调查柯尔克孜族语言、民俗,参加为柯尔克孜族人民创制文字的工作。1955年、1956年国  相似文献   

16.
孙贵元 《天风》2004,(5):43-43
春雨,像一条条五线谱,滴滴水珠像五线谱上跳动的每一个音符,它怀着拯救人类的极大慈爱,用爱心唱着《神爱世人》的赞歌,携带着上帝的美好祝福,从富贵荣华的高天之上降落人间;春雨像一根根透明的琴弦,它掺合着角声、鼓瑟、丝弦等乐音,和我们一起共同欢呼歌唱《哈利路亚》、《赞美  相似文献   

17.
佟德富在《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撰文指出,《蒙古风俗鉴》是罗卜桑却丹的一部以记述蒙古族民俗为主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其中家庭教育思想和对家庭教育的记述,占有相当的比重。如:“家庭教育是国家的根基”,“如果父子关系好,君臣之间必有忠义;如果各家各户的教育好,国家的君主必然开明,知父母恩者也知君主之恩”,反之,如果“家庭教育恶化,哪里还有互相扶助和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等,这些歌曲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艺术魅力。不同民族声乐的演唱对于声乐教学者、学习者、演唱者等都具有了解不同民族特色的桥梁作用。《山西牧歌》作为一首改编创作歌曲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民族声乐教学中《山西牧歌》的学习演唱能使我们更多更好地认识"山歌"及山西民歌的艺术特色,这对于民族声乐教学中山歌和山西地方特色的把握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李自刚,河南开封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07年进修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第十五届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会员,河南省新闻美术工委会常务副主席。油画《阳光下》入选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并获河南省美展一等奖,《先辈、父辈与同代人》入选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好日子》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草地、儿子和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岁月·故土·人》获河南省"黄河流经这片土地"美展银奖,《晨露》入选"中国’93广州艺术双年展",《克莱蒙的春天》被河南博物院收藏,《晚妆》获河南省十佳新闻美术作品奖,《找工作》获河南省十届美展银奖,《登高英雄杨连弟》获"第十四届大路画展"金奖,《城市月光》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一等奖。个人艺术经历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协编)、《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馆编)。出版有《李自刚油画集》。  相似文献   

20.
意雯 《天风》2017,(3):57-57
【中国经济网】今年春节,一曲《春节自救指南》唱红网络,歌词描述了一位回家过年的年轻人经历了来自众亲戚的“拷问”,“找对象了没”、“工资多少”轮番轰炸,年轻人最终反抗“我有我自己的人生”。歌曲唱出了困扰年轻人的社会现象,唱出了年轻人对每年春节被亲戚“围攻”的无奈,令无数人感同身受,因而迅速走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