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疗法(Cinematherapy)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阅读疗法的发展和延伸。作为一种新的咨询技术和方法,电影疗法既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咨询方法,同时又可以作为其他咨询方法的辅助和补充,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影疗法的源起、理论基础和依据、心理机制、过程以及电影疗法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实际应用。电影疗法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空间,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发掘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物化表征,是区分各少数民族的显性依据。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造就了羌族服饰的独特风格。羌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与生存环境、游牧生活方式、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羌,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古时中原地区对西部地区出现的游牧民族的一种泛称,是中华大地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从汉代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中的"禹兴西羌"到晋代500  相似文献   

3.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哲学”与“哲学教育”: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哲学教育 ,当然应当是按照哲学的特性进行教育 ,使受教育者掌握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基本方式——哲学方式 ;然而 ,哲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根本问题 ,却恰恰在于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哲学”教育 ,以至受教育者往往没有思考和体验过哲学方式的独特性质和特殊价值。因此 ,哲学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不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而必须是对“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反思”与“定位”。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它是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  相似文献   

4.
《美国往事》是美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最富盛名的作品。莱翁内运用独特的手法打造了一场迷人的"情景剧",高超的叙事手法令人折服,正是这独特的方式和成熟的手法使其成为世界电影之林的"常青树"。影片中独特的叙事视角、精巧的叙事方式和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仅是影片成功的关键,而且对当代电影叙事创作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达是中国现代史上少有的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重要的贡献。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其他重要代表人物相比较,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具有鲜明的独特理论个性。考察、揭示、把握和品味李达哲学探索的独特理论个性,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内在规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技术哲学的空间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三虎 《哲学动态》2006,19(6):62-67
整个现代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的发展一直缓慢地变革着人类的空间观念,由此展现出来的一个重要哲学主题是:技术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与此同时,技术哲学也开始就技术发展的社会效应进行了空间性思考。本文通过考察技术哲学的空间话语转向、空间经验批判和空间重构诉求,意在促进人们在空间向度上整体地把握健康发展的技术实践问题,以推动我国自主技术创新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轨道。一技术哲学的空间话语转向技术哲学诞生时实际上卷入了一种时间性或者历史进步的言说之中。一般认为,德国学者卡普(ErnstKapp)的《技术哲学纲要》(1877年)标志着技…  相似文献   

7.
"道体学"意在重新探讨中国思想中独特的形而上学构造,这一构造可以概括为"即虚静即活动即存有",其核心在"虚静"。"道体学"是在对熊牟一系哲学的判析中向前推进的,体现在对熊牟一系哲学"唯流行而无主宰"的批评中。"道体学"是中国当代哲学的重要创获,但或许仍有继续拓展的空间:其一,它判析熊牟一系哲学,但对熊十力后期思想或有所遗漏;其二,它如何将"虚静"推至佛学的空性以考察其阐释力;其三,它如何解释历史,并发展出一种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8.
萧净宇 《世界哲学》2017,(4):117-122
20世纪初,世界语言哲学发生着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哲学,诠释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形成的。施佩特作为这一语言哲学现象在俄国的代表,不仅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而且把该现象学与诠释学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诠释学-现象学。该学说根植于胡塞尔现象学,深受狄尔泰诠释学影响,亦有着洪堡语言哲学、斯拉夫派和莫斯科形而上学学派的思想印迹。施佩特对俄国语言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发展和对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思考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越了20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们的研究,开创了俄国语言哲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指出的:《周易与怀德海之间》严格说来“不能算是一本比较哲学的著作,当然更不是关于《周易》或怀德海哲学的专著”。因为作者的用意首先在于建构自己独特的哲学学说和提出一套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念。这样说来,该书的副标题“场有哲学序论”或许更有助于读者把握它的实质内涵。但是,这并不排除该书的  相似文献   

10.
一部好的专著或教材 ,应有自己的特色或新意。手头这部由刘虹副教授编著的《医学辩证法概论》就是这样一部具有自己特色的力作。此书不是一部拼凑之作 ,作者在广泛吸取了国内外医学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博采众长 ,同时融入自己的研究心得 ,精心编著而成。本书的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研究对象上 ,不仅使医学哲学的研究根置于医学实践的沃土之中 ,而且使医学哲学的方法论功能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相对于哲学而言 ,医学研究的领域是具体的 ,研究对象是特定的 ,研究视角是独特的 ,研究方法是具有个性的。那么 ,就存在这…  相似文献   

11.
"异托邦"是福柯重要的空间批判和现代知识批判概念,可以说这个概念和与此相关的批判方式影响了福柯的一生。通过分析了"异托邦"的六个基本特征,福柯开启了他将空间哲学与政治权力批判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模式。他赋予普遍的空间现象以新的内涵,通过"异托邦"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哲学,也表征了他不同的哲学领域和哲学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2.
皮浪怀疑主义是对晚期希腊哲学的独特总结,在把伦理学作为理论归宿的晚期希腊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旨在追求人生的幸福,并探索出一条求得心灵宁静的独特途径——悬搁判断.  相似文献   

13.
园林与电影本是两个独立的领域,看似没有关联,但在空间表达上却有着相同之处:从动态观赏与叙事结构两方面,可看出园林空间的电影性表达。通过分析园林空间表达、电影空间表达,除了得出园林空间具有电影性的表达以外,也可看出园林空间中"场所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电影《乡村牧师日记》改编自同名小说但又脱离了文学写作技巧的束缚,布莱松在简洁的镜头之间蕴藏了无尽的解说空间。他用纯粹的电影技巧来表现真实,看似情节缺失却暗藏着作者意图,通过不可靠叙述为信仰的重构寻找出口。在平淡质朴的镜头语言的衔接中形成独特的作者风格。  相似文献   

15.
汉字的起源与英文的起源不同。前者的起源与农耕环境相关,后者的起源与游牧环境和海洋环境相关。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字结构和样态——汉字求"稳",充盈着一种静态的美感;英文求"变",活泼跳跃,始终洋溢着一种动态美。求稳与求变的造字方法,最终自觉与不自觉地成为了汉民族和日耳曼人各自不同的生存密码和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研究哲学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最直接地表现为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即表现为科学、社会科学,而不是哲学。但阿尔杜塞却全面论证马克思主义包含一种独特的哲学,这种哲学不是认识的一个独立分支,而是同马克思的科学和政治实践存在着有机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彻底革命的:它反对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了关于人类理性的一种新型观点,即抽象化思维不具有超出形象化思维的独特形式,而是沿用了感知与运动的概念和规则。这一观点约束了理性的自由,从而必定会影响我们对哲学的评判和预期。本文简要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并探讨了其哲学意义:一是以体验主义取代客观主义作为新的哲学纲领,二是分析并批评哲学中的理论构建方法,三是消解通过概括使复杂知识系统变得可被理解的哲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常看来,悬疑电影带来的感性印象往往与惊悚恐怖片类似:阴云密布般的氛围、张皇失措的主人公、晃动的镜头、怪异的场景,甚至二者都含有峰回路转意味的结局.但是,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悬疑类电影毕竟又有其独特之处.“身份/认同”问题,便是这样一种独特的要素.在悬疑电影(尤其当下的悬疑电影)的设置中,迷雾重重的身份常常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身份/认同”问题在悬疑类电影中具体是如何展现的,该策略又指向何方?从拉康镜像理论角度切入,有助于探讨这种“身份/认同”问题的展现方式以及该策略所蕴藏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围龙屋”不仅是世俗日常生活的居室空间,也是宗教哲学的文化空间,它以建筑图式和符号表达出古老的宗教哲学内容。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在居室空间上表现为三个层次:其里层以堂屋神龛为核心构成宗教崇拜圈;其中层以建筑图象构成哲学符号圈;其外层以山川“风水”构成宗教哲学氛围圈。它们以物化的建筑形式显示出居室主人的宗教哲学意识和相应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从周代到清代中期大约二千六百年间的哲学,可以叫作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哲学在基本方向上是与世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致的,都是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交互斗争交互影响为主耍内容;然而,在具体表现上,却不能不有其特殊的形式。中国古典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范畴,白己的一套独特的基本概念。而且这些基本概念的意义,又是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假如想正确地了解中国古典哲学的内容,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古典哲学中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的意义。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许多基本概念都是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共同使用的;但是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却对之有不同的理解,对之采取了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应该注意的。本文试图对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宇宙观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作一些简单概括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