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佛教寺院中,家具也会因使用者的不同而产生在造型与装饰上的变化:有的家具体态巨大,使人感受到佛教器用的庄严具足;有的家具装饰独特,使人联想到昔日实物的隽秀风华;有的家具在设计上以功能性结构为主,剔除了不必要的装饰,散发出"减少主义"的风范,堪称"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有的家具与建筑的关系密切,实现了古人对于设计尺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当代家具设计,对宋式美学传承的典型案例"镜观家居"产品进行探讨,从家具的设计理念、材料美学、技术美学等多方面分析宋式精神、审美旨趣与美学形态的传承与创新,为当代艺术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家具史上的颠峰之作,蕴涵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既存在于历史,也存在于现代设计之中。明式家具精巧、装饰简雅、天人合一、布局合理,遵循着简洁、质朴的美学法则,契合了现代"简约主义",体现的都是反对过多的雕饰,而倾向于纹饰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明式家具主张顺应自然,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其"道法自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的审美追求与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所蕴含的沉静、质朴的意境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4.
龚剑  刘猛 《美与时代》2015,(3):122-124
专业实践课程对设计类应用型本科教育来说至关重要,此课程的设计与研究也突出体现了"实践课程"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的关系。此课程的设计与执行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课程设计阶段、课程中请及筹备阶段、课程开展及执行阶段、课程结束阶段。专业实践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实践和执行能力,该课程的研发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丹麦著名家具设计师瓦格纳借鉴中国明式家具的背景和条件以及明式家具的"现代性"精神,设计了许多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椅",那么,为什么本土而生的明式家具设计精神没能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中得以继承和弘扬呢?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冯嫱  马杨虎  万辉 《美与时代》2013,(6):110-112
随着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办公家具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设计师应以"为人设计"为设计目的,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情况,通过对办公家具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精神追求。此外,人性化办公家具还要重视绿色设计和个性设计,使之科技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最早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在不断演变中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禅宗。如何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趋势和国际的设计潮流,将禅宗文化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去,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当代家具的设计观念中,"再生设计""极简设计""回归主义"等是禅宗文化中"明心见性""追求本源"的体现。禅宗的家具设计特点,同样主张"天、地、人"的融合关系,主张家具的设计不破坏周边的自然环境,同时能够和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自然界中的"本源"特征,讲究思想境界的回归,强调"天、地、人"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构成艺术是当代环境艺术专业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构成艺术对现代城市家具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成设计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吸收及借鉴构成艺术的精髓,能够从理论以及实践上为城市家具设计提供指导,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和审美素质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和升华现代城市家具设计。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办公家具与室内环境既统一又制约的相互关系,从简洁与色彩、模块化设计、人性化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办公家具设计的三大要点。现代办公家具,在家具设计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目前办公家具着重向多功能、灵活性、自动化、智能型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尊卑",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家具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礼仪制度的物化形式。在从祖先崇拜到集权体制的变化中,作为主要社会财富的家具开始折射出不同的权力特征。而在从"席位"到"交椅"的权力变迁中,座椅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匠人技艺和皇权礼制的博弈。作为封建社会发展的代表和高型家具的成型鼎盛时期,宋、明、清时期的椅子设计各具特色,对这三个时期椅子的形式、材质、装饰等设计要素进行分析,能管窥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的权力特征,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造物文化。  相似文献   

11.
对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发现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模块化式教学体系;二是秉承"包豪斯"传统的设计思想,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三是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德国的设计教育有许多成功之处值得我国高校学习。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2.
运用符号学原理阐明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现代家具设计的方法与规则,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家具设计融合在一起,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也是当今"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发展趋势。从而可以使我国家具行业更好地融于现代生活方式而又提升民族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地方性二本院校大都在积极考虑与筹备"转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应从教学的维度探索一条"三促教学模式"的转型改革之路。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为基础,以就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通过"三促"转化为"三力",即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力""创业原动力",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级应用型环境设计的专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东海洋大学设计学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模式和实施路径。通过梳理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我校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确立学科竞赛驱动下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以"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为例梳理出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和实施程序。最终,构建海洋类综合性大学独具特色的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竞赛机制,形成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特色性的我校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效促进了教学成效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众的精神享受和物质追求都得到了高度的个性化,家具设计也渐渐地个性化、多功能化、多样式化。模块组合家具作为一种适应现代设计和生产,适应现代生活和消费的家具模式,得到了丰富与发展。采用模块组合设计,可以自由地改变家具的功能和样式。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研究与归纳总结,改善模块组合家具的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包装设计"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意性。市场需求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包装设计制作类课程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很大,决定了该课程的行业定位及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因此,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包装设计"课程要彰显数字化、区域化和功能化。可根据目前市场及行业的需求,将3D打印技艺融入传统"包装设计"课程,使教学实践的内容行业化,项目市场化。在"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必须革新教学模式,即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引领""工作室制"等适合高职学校学生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满足"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将学科竞赛引入课堂教学中,将创新项目驱动法引入实际教学设计环节中去,形成"讲授+设计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使学生掌握视觉传达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获得基本训练,从而成为具备创新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满足艺术设计领域的市场需求。学科竞赛机制下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项目驱动式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新颖独特,需要在各项环节,多方面的开展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设计管理是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设计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企业的改善和促进。企业应该引入设计管理并提高设计管理水平,以开发设计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分析、研究世界第一大家具企业-宜家家居的设计管理模型,可以提供改良家具企业设计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象罔得玄珠"是《庄子·天地》篇中的一则寓言。这一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大道大美是不能用理智、言辩和一目了然的视觉去获取,要靠"恍惚"和"感觉"才能把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中不同时期有各自的审美艺术特征。"象罔得玄珠"意境说的两大方向即"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和"内审美、外审美",对传统家具的造型、材质、装饰都有影响。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审美创造和欣赏,是"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内审美、外审美"的高度统一,是一个从"心"到"物",再由"物"到"心"的过程,因此"虚实、有无、内外审美"是生成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美学思想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艺术设计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具有设计能力、表现能力。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模式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忽略了动手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工作室制"模式正是针对这种弊端而尝试的改革与突破。在形式上采用开放式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出有观念、懂概念、具判断力、有创意突破能力和审美执行力的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