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老的图腾符号虽发轫于原始社会时期,但在当下社会中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业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可将中国的图腾符号所包含的精神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设计语言接轨,共同融合发展成为现代设计艺术的新形式,并赋予现代设计作品以特殊的文化品格与深厚的历史内涵。我们不但要继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更要不断创新、发扬古老的图腾符号艺术。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其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流传久远,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并因自身具有极强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象征,以及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和蕴含深刻的符号意味,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注入了崭新的生机活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能进一步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认同感,共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两地文化的交融、创新和发展。同时,对有价值的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将各民族图腾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有助于守护民族记忆,以使其能够共同融汇成为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的图腾文化表现出的美学意义让现代设计与之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设计师们以一种比较新的形式将图腾进行了表达。在现代设计和传统艺术意味结合上,图腾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尤其是在现代家具设计与现代标志设计上被广泛运用,目前已然成为时尚的标签。所以,将家具的设计作为例题,研究分析现代设计受少数的民族图腾纹样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图形几千年来得以继承,不仅仅因为它是历史图腾,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灵魂传承,串连着历史与将来,并且折射出人们生活上的审美趣味及求安心理,久而久之无形中成为全体华人共赏共通的视觉符号。现代视觉设计时应顺应潮流,自觉与世界现代艺术相融合,与时俱进,传承传统图形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这将会开拓现代视觉设计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现代视觉设计只有充分借鉴先辈们的智慧,才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产生出不可估量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包含的文化符号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了我国历史中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本质。这些文化符号,为我国的环境设计提供了最原始的美学素材与设计灵感。我国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文化符号交织在一起,为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目前的环境设计中,需要将传统的文化与当代的文化相融合,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体的作法可以归结为九个字"借其形、传其神、延其意",在当代的环境设计中,借鉴传统的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符号为环境设计的灵感来源,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6.
庆阳剪纸艺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文化精神。庆阳剪纸艺术以其夸张的表现手法、简练的线条为特点,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原始图腾文化以及古老的民俗风情,其中蕴藏着传统的哲学、美学思想,是古代庆阳人对于美的感知。庆阳剪纸丰富的艺术形式为现代绘画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方法,文章就借助庆阳剪纸艺术中动物形象,阐述其对现代绘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虎是起源最早的图腾之一,虎的形象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黎侯虎作为古代虎文化图腾的衍生物之一,是在山西特有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孕育下发展而来,展示了三晋独有的文化魅力。但随着传统文化的异化,人们对于黎侯虎文化的认识稍有偏颇。可以通过对黎侯虎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消费理念,设计一款适合儿童消费的"黎尚往来"餐具,能够使黎侯虎形象衍生品得到更好地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剪纸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符号,更是现代艺术可以借鉴传承的不竭源泉。公共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更需要学会怎样挖掘剪纸艺术的深刻内涵,并以此发展公共艺术的新形式、新语言,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传承和发扬,并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当中。文章就现实的一些案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中剪纸艺术形式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与融合。从现代我国公共艺术发展概况出发,综合剪纸艺术特点和剪纸艺术结合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案例,总结了我国剪纸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上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妍  陈成 《美与时代》2014,(11):50-51
从古至今,龙纹始终是广大中国人民所追求的吉祥文化的典型代表,龙纹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的图形。通过分析龙纹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体现标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不仅在于发现其龙纹标志本身的图形语义,更重要的是分析、理解其龙形标志本身所蕴含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价值。更好指导设计师运用现代标志设计方法去重新诠释传统图形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从而使传统融入现代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一种艺术。通过对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契合点的分析,以书法艺术的形式元素、语言技法为基础,灵活运用其多变的可塑性,结合现代材料、制作条件、技术,将书法时空变化的个性与设计有机融为一体,可以搭建一条连接传统书法与现代设计之间的桥梁,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探索书法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创新性融合之方法,为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和借鉴空间。  相似文献   

11.
徐姗姗作品     
正西汉海昏侯文创产品设计说明:本产品设计案例是在文化元素、美学特征,人文精神及符号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通过重构与解读的方式将汉代隶属和汉代纹样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去,使产品与汉代文化有效融合,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同时对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满足。  相似文献   

12.
景观符号是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历史文脉的一种手段,在当今追求个性化的世界里,设计师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结合现代的思想和审美,将传统文化符号加以创新地运用,如对传统景观符号形式加以抽象、简化,并进行重新组合,将传统的材料质感结合时代特征加以运用,这样,更能体现出中国的地域性,增加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传统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结晶,它具有广泛的主题、深刻的内涵、丰富多变的形式和悠久的历史,是艺术史上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元素,并灵活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对其进行适当改进,将其应用于公共空间设计,使其在保证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同时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是当代室内设计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就环境艺术现状进行分析,传统文化符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文化符号在大众交流过程中起到信息传达载体的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到积极作用。符号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语言,也存在于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中。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式进行阐述,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展开分析,探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丽珠作品     
作品说明:佛山非遗地图网页界面设计是佛山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视觉设计的结合,借助新的视觉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目的是推动文化与产业、科技、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纹样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一种具体的表达方式,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的敬仰与期盼。而现代环境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无论是在什么形式上都需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于现代环境设计中,是人们的心理需求,也是文化发展的需求。结合中国传统纹样的诸多表现形式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不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为前提,分析其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张鹏  卜可 《美与时代》2005,(9):28-31
标志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身特有的符号性来传达企业的理念和文化精神.因此,如何充分挖掘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设计出一流的具有民族风格和中国文化特点的现代标志,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设计界同仁们所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重庆的文化在重庆历史的浪潮中沉淀形成并不断提升为新的意识形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重庆独特的大禹文化、陪都文化、西南风情使得重庆在西南片区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我们能够将这些文化情怀与现代科技材料相结合,并从文化底蕴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与传统图纹,进行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设计,这样在具有现代工艺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公共设施的设计上体现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这是新旧时期的碰撞,使现代设计绽放文化底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主题形象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历史文化载体,是大运河文化带传统人居环境的显性符号。在分析目前公共艺术形态的基础上,以淮安“西游”主题形象为例,对创生性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形态进行阐述与研究,提出创生性公共艺术具有标志化、情景化、属地化和资本化的特征,标志化与情景化是创生性公共艺术的外在形式,而属地化和资本化是其内在意义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标志设计的民族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昕 《美与时代》2005,(7):49-51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图腾和汉字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精华,具有相当稳定的大众性.设计师如果善于立足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土壤,将这些艺术精华同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在一起,才能找到真正为世界所接受的具有民族个性的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