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淑芳  李志 《美与时代》2015,(1):127-128
"纯艺术"和"设计艺术"二者在通识美育中的作用不同。一方面艺术史、绘画类课程的"纯艺术"性教育满足了有高雅审美需求的部分学生自我修养的建构,能够对有兴趣的同学进行一定的高雅艺术知识普及;另一方面生活化和普及性的设计艺术更加符合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学生普遍的审美需求,应该将其纳入通识美育课程并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设计艺术通识教育的推行将能够通过提升受众审美品位来形成保障中国设计艺术自身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以通识教育视角下财经类高校美术史类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财经类高校美术史类课程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介绍通识教育概述,其次说明通识教育视角下开设财经类高校美术史类课程的必要性,包括财经类高校层面、学生自身层面,最后从将课堂内容与考古、课外参观相结合,注重美术史课堂中艺术类典型电影的研究,详细讲解与广泛讲解相互融合三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通识教育视角下财经类高校美术史类课程构建体系有效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视美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其中,高职院校愈发展现出其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开设公共美术实践类通识课程既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美育工作的开展,也可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以金华开放大学中国画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开展中国画课程教学的途径,阐述设置中国画课程的价值与意义,以推动高职院校公共美术实践类通识课程教学的开展,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美的价值教育”的简称,是“全方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开设美育课程及进行美育实践,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5.
以美育教育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对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大学美术课程作为美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在其教学过程之中到处都在体现"美",高校美术教师应该重点抓住这些"美"来对大学生们开展美术教育,这样可以达到美育的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大学生们自身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6.
宋代画院推动了宋代绘画的蓬勃发展,其教育理念对当代高校通识美术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阐释宋代画院发展的原因和背景,分析宋代画院教育与当下教育的相似点,结合当今高校通识美术教育存在的考核制度过于简单、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弊端,探讨宋代画院课程设置对当代通识美术教育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毛悦 《思维与智慧》2023,(14):56-57
<正>201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以艺术课程为载体的美育教育成为小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202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引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以“美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具化到各个学科,美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第一载体,其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成为一个重要的研讨课题。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的渠道主要有家庭模式、社会模式、学校模式。家庭模式和社会模式都不可能提供系统的通识教育内容。我国学校教育自古就有深厚的通识教育传统,现代教育中也不乏通识教育课程,但其"散餐式"模式以及单打独斗的课程生产方式,导致通识教育类课程通常是各说各话,各唱各曲儿,缺少统一规划,内容零散重复不成体系,针对此情形,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尝试构建以"主题→维度→要素"为逻辑关系的三层次套餐式自我塑造系列课程,作为"散餐式"通识教育的补充,"套餐式"通识教育具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并逐渐在中国各大高校付诸实践。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人格"为核心教育理念。美术史论类通识教育课程就必须打破原本专业艺术史教育的单一知识型和研究型模式,从知识、能力、思想等多方位、多角度入手构建全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美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草率、师资力量匮乏、课程教材有限、地方特色文化未能与美育课程结合等方面。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主要通过顶层设计突出"大美育",重视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美育发展规律、利用地方区域文化,打造特色美育课程等。新时代加强高校美育课程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MOOC学习理念,利用中国最大的智慧树网络学习平台,以"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为例,通过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课程跨校互动课程的设计、课程学习评价研究、多元化信息教学手段研究等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准备通过2年时间把本门课程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使其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及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更加注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实现跨界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美育教育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体系,应将美育教育融入固定的教学体系中。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教育可升级大学生思想内涵,令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多元化,也可优化校园文化整体价值。当下有部分高职院校缺少美学类课程,过于重视技能教学,学生缺乏美学素养。开设专门课程、优化教师能力、增加校内活动这三种策略,使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美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校美育课程中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匮乏、学生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师资力量、学生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探究寻求解决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所互为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生存主体性的关系。通识教育可区分为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两个层次。伦理是教养之大成,医学伦理是医者把认知、发展与修养在医患关系上的努力。动之以情,说之以理,诉立以法,是通识伦理教育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化发展,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也随之逐渐展开。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重本专业学科知识、轻教师教育类课程、通识类课程设置内容不均衡以及课程设置内容与中小学联系不够紧密。  相似文献   

16.
杜瑞 《思维与智慧》2023,(18):14-15
<正>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通过渗透创新创业思想,学生能够更清晰自身的定位,树立必要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指导专业课程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即不仅仅局限于课程的教学,同时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路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元素,为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质量保障。本文就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所互为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生存主体性的关系.通识教育可区分为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两个层次.伦理是教养之大成,医学伦理是医者把认知、发展与修养在医患关系上的努力.动之以情,说之以理,诉立以法,是通识伦理教育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和人才输出不断被设定更高的要求。早有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现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写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信中提到的"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如果想要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不应只面向艺术类专业学生,也应为艺术类专业以外的学生开设相应的美术史选修课程。美术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可以从历史学、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滋养大学生的身心,为全民"感受美"这一伟大事业夯实基础。文章就高校非美术学专业开设美术史课程的现状和原因、开设美术史课程的意义以及创新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方向,这三部分展开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庞侃 《美与时代》2011,(3):62-63
美术鉴赏作为高校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美育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形势下教育者应该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构建起完善并有吸引力的教学平台,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的影响,为社会培养更多拥有完善人格的人才起到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线开放课程以其便捷、直观、高效等特点逐渐进入各大高校的教学领域,在其背景之下,高校公共美育教学课程改革也刻不容缓。高校公共美育视频微课教学模式内容短小精悍,课程结构紧凑,设置时间短少,能够更好的分解课程教学内容,直接明了的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各大高校所接纳,成为高校公共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