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天,《心理学通讯》终于启程。从此义无反顾。新媒体时代,严肃的纸质版期刊如何生存发展?Open Access时代,传统发行渠道的学术期刊如何扩大影响?唯IF是瞻的时代,新生的零起步杂志如何体现质量与特色?……她面对的挑战虽多,但机遇更多。因为,这是一个需要诞生《心理学通讯》的时代。几十年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  相似文献   

2.
莱布尼兹通常被视为现代可能世界理论的先驱.本文在西方哲学传统的背景下,特别是从莱布尼兹的关系理论和共同可能概念出发来理解他的可能世界理论.根据莱布尼兹的可能世界理论,可能世界是可能个体的集合,而可能个体之间的“共同可能”关系则是构成一个可能世界的必要条件.由于莱布尼兹否认关系的实在性和必然性,这造成了理解莱布尼兹可能世界的困难.本文认为莱布尼兹的可能世界理论需要关系,而共同可能既不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事态之间的关系,正是事态之间的不可共存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个体能否构成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周晓 《道德与文明》2020,(3):141-149
正义理论通常被认为不应该涉及"至善"领域,"正义问题"与"幸福问题"应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所以伦理学家很少用"幸福"论证正义制度和说明个体的正义行为,而多是从"利益"和"尊严"出发论证正义理论的合理性。但在理论结构上,从"利益"出发的"财产中心正义观"存在着不可自洽的缺陷,从"尊严"出发的"主体中心正义观"通过扩充前者的信息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弥补,但"尊严"概念本身对社会合作和正义动机的解释力都稍显不足。赵汀阳教授用"可能生活"重新诠释了"幸福"概念,认为"幸福"的实现在于"可能生活"的多寡,借用这一概念,进一步扩充"主体中心正义观"的信息基础,一方面可以使得正义理论的结构更为自洽,另一方面也在社会"正义"和人们"幸福"之间搭建了可能性桥梁。  相似文献   

4.
要彻底地理解《存在与时间》的导论乃至这部著作的整体,就必须追根溯源地对此导论中所提出的一些至关重要且内在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解答。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就是这样的根源。正是基于从实际生活经验之前理论的动荡那里获得的对存在的新领会,《存在与时间》的导论才极力突显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存在与时间》的导论提出,对存在的最原初解释必须以时间为视域,这意味着必须以前理论的方式恰当地理解动荡意义上的存在;《存在与时间》的导论宣称存在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这意味着只有形式显示、解构和解释学的方法才适合于通达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缘在、时间和存在自身。  相似文献   

5.
论《管子》中的“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管子》书中,“度”字屡屡出现。据台北1970年出版的《管子引得》的统计,全书中出现131次。其使用频率之高,引人注目。根据研究的结果,把《管子》书中“度”字的不同意义梳理如下:第一,法度、制度、准则(名词,读音 dǜ)。根据《说文》的解释:“度,法制。”又据《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鬻于市”。“度”字又可作为标准解。例如: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各包括八十一篇论文,不是一人一时之手笔。其各篇的创作年代和编纂成书以后的沿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根据史书有关记载,考证《内经》的丰富内容和文字气象,大致可以断定留传至今的《内经》为战国末年至东汉时代的作品。其中《素问·天元纪》以下七篇《大论》,系唐人王冰整理编注《素问》时(约公元762年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7,(3):152-159
在《声音与现象》中,德里达对胡塞尔关于"符号与独白关系"做了批判性解读。事实上,独白这种"活生生的在场"却是日常生活中的不在场。独白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传统形而上学思考的盲区,但是它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质量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白实质上是心灵生活,与"无意识"话题有密切关系。独白介于语言与非语言之间,是一种"元语言"。分析独白与狭义上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本身的认识,即独白比语言更丰富、更混沌、更原始,而语言不过是独白的瞬间定格。独白的性质其实是与身体因素有关的心理行为,并因此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观念论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8.
龙树在《大智度论》表达了佛教的语言观:语言功能是有限的,同时又有文以载道的伟大意义;语言有传义功能,但其最终有效性也有限度。  相似文献   

9.
在《老子》文本中有两种仁,一种是以否定性语汇而出现的,如"不仁"、"绝仁"等;另一种则是以肯定性语汇而出现的,如"善仁"、"上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爱民"、"慈"等概念。前者旨在批判与无为之道相悖的儒家之仁,后者才是老子对其仁爱观的正面阐述。老子关于"仁"的思想与其所主张的无为之道相统一的,且根植于他对原始氏族社会的设想,是一种自然的、朴素的、没有尊卑等级之别的仁爱观;同时,老子的仁爱观也是其无为之道在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层面的具体呈现,具有无私性、包容性和平等性等超功利性特征。老子的仁爱观对我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构建和谐、民主、博爱的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是个讲和好的宗教,所宣扬的信息是和平的福音,《圣经》教导人怎样与神和好,同时也指示人怎样走向和谐。神人和好是整本《圣经》的主线,也是基督教最基本的神学教理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基督教的和好、和谐、和睦之精神与时代的主旋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中国基督徒来说,传和好的信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孟子》一书中包含着丰富的“乐”的思想,包括《尽心》篇中提出了“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命题和君子之乐,以及与君子之乐相对的王之乐等.孟子的乐思想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诚之乐为统领,诚之乐贯穿于君子三乐和王之乐之中.君子之乐以事亲、守身为本,以家庭亲情之乐、道德修养之乐和社会教化之乐为要,从而实现仁义道德从亲亲为大的血缘亲情向以个人道德魅力化育天下英才的道德完善和升华.“与民同乐”的王之乐奠基于君子之乐,又高于君子之乐,是一种圣人之乐,其根基和要旨仍然是仁义.  相似文献   

12.
《唱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论述声乐理论的专著。虽说在文字方面简约晦涩颇难索解,有些理论还不够严密、具体,但我们纵观全书,不难看出,元人芝庵对歌唱方法问题的论述有许多相当可贵的见解,尤其是对歌唱气息方面的论述,言简意赅,具体明了。“凡一曲中,有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爱者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术界通常将《明儒学案》判定为学术史著作,但是这一定位与《明儒学案》的著述本意及其性质存在较大偏差。书内《发凡》及两篇《序》中的宗传和道统意象,集中体现了黄宗羲对此书的定位。宗传意象展现了《明儒学案》背后的明代社会思想史背景及其政教含义,道统意象则说明了《明儒学案》中的政教如何奠定意义与发挥作用。由此可知,《明儒学案》是一部通过把各家学术统合为一个价值整体来表述理学家对政教秩序之寄托的理学之书,而其著述本意是希冀后人由此开创政教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陈长安 《哲学研究》2022,(8):26-36+128
马克思在1858年1月14日致恩格斯的书信中提出了写辩证法的哲学夙愿。列宁以来,对这一夙愿背景的研究,经历了从《资本论》到兼及《大纲》,再到首重《大纲》的过程。这其中,学界对《危机笔记》的研究是不充分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证《危机笔记》是马克思辩证法夙愿的直接中介:《危机笔记》剪报的材料性质与此信所说的“材料加工的方法”吻合;体现马克思危机认识的标题目录的形成与此信的时间吻合;《危机笔记》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运用,其辩证方法与《大纲》《资本论》相呼应;《危机笔记》结构与《逻辑学》对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计划层面补充了列宁以来的相关研究。这对于完整理解“《资本论》的逻辑”形成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为止,学界对《通书》早期版本的考察,基本集中在所谓"程门传本"和"九江本"上。但据有关文献显示,编刻于周敦颐舂陵老家的"舂陵本",才是《通书》的最早版本。"舂陵本"和"九江本"《通书》同属于周氏"故家旧本"系列,其中都没有收录《太极图》,这就进一步证实了有学者认为《通书》本无《太极图》,是"程门传本"将它附于《通书》之后的推测。这也为我们分析《通书》早期版本的流传,分析二程与周敦颐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通常看来,悬疑电影带来的感性印象往往与惊悚恐怖片类似:阴云密布般的氛围、张皇失措的主人公、晃动的镜头、怪异的场景,甚至二者都含有峰回路转意味的结局.但是,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悬疑类电影毕竟又有其独特之处.“身份/认同”问题,便是这样一种独特的要素.在悬疑电影(尤其当下的悬疑电影)的设置中,迷雾重重的身份常常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身份/认同”问题在悬疑类电影中具体是如何展现的,该策略又指向何方?从拉康镜像理论角度切入,有助于探讨这种“身份/认同”问题的展现方式以及该策略所蕴藏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现代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从比较文化的视野展开并以比较哲学的面目出现的,尽管在当时并没有比较哲学的学术意识.虽然当时的比较哲学还仅是以哲学比较的初级形式展开的,然而,这一新的哲学出发点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表现出强烈的跨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探讨《论语》中的中国中心主义及其英译。通过比较理雅各、韦利、辜鸿铭、林茂荪和刘殿爵对"华夷之辨"思想的不同译法,笔者发现:民族身份对中国中心主义的不同翻译有一定影响,但由于译者文化身份的个性化差异,具体影响的方式又十分复杂,很难用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去概括。  相似文献   

19.
《圣经·旧约》是具有多重属性的文化文本。犹太族群借此文本申明了唯一神的宗教信仰和戒律,谱写了以耶和华信仰为核心的神权历史,塑造了作为上帝选民、圣洁之民的自我形象。在广泛吸纳世界各地神话、故事等诸多材料的同时,《旧约》一方面从正面书写理想化的族群历史和宗教精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对他者形象的塑造和否定,进一步扩展理想化自我形象,完成对自我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哈金以"中国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中有一个明显的转折,即从以"文革"前后的中国大陆为背景,变化到以在美国的华人移民生活为背景。除了这一明显的时空上的流变之外,故事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等待》和《自由生活》两部小说为例,可以看到哈金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探讨了更具普遍性的精神困境问题,同时也与他自己的创作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