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绘本设计以学龄儿童5至12岁为阅读群体,设计绘本《寻宝记》内容题材主要体现友情、梦想及所面对问题考验时的抉择,设计题材以虚拟人物,搭配不同的主题场景,以冒险活动连结情境式的互动阅读,开启儿童对绘本阅读产生兴趣,从而获得课堂知识以外的生活省思。结合《寻宝记》绘本设计实践,探讨绘本的类型及表现,并基于马斯洛(Maslow, A.H.)的需求论,目的是让儿童透过阅读绘本中的图画从而学习事理。  相似文献   

2.
当下,中国图书市场中销售的针对儿童的绘本图书,不再只是一种绘画风格统领的局面,这其中有国外引进的欧美经典儿童绘本,也有近年来亚洲各国家的经典儿童绘本,而这当中大多数绘本都具备鲜明的风格和民族特色。当然,中国本土的绘本创作者,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颇具中国风格的绘本图书,尤其是在近3年的时间中,本土原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原创绘本发展的重要时期,专业儿童出版社和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优秀连环画。文革十年,与其他文艺样式一样,本土绘本发展的脚步也几乎停滞,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绘本又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的缺口,选取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绘本读物教材,针对绘本在培养学生心理和美术学习能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阐述绘本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天性。一个成功的绘本阅读活动,离不开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开放的提问设计,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能达到真正有效的学习呢?以绘本《好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学龄前的儿童接受到的最直观的艺术教育,在儿童成长的幼儿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存在局限性,在美术教育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通过儿童绘本的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美术艺术。在农村的幼儿美术教育中,由于位置和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儿童绘本阅读这种教育方式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儿童绘本阅读对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随后指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对策,并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教化功能在商品包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卡夫儿童食品包装设计重视教化功能,培养儿童创意思维能力、手脑配合的实践能力。通过绘本故事树立了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视觉形式、受众心理反应等方面论述卡夫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的教化功能,对我国儿童食品包装设计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绘本"是随着数字设计技术的发展,逐步由传统绘本概念演变而来的,是充分应用数字艺术表现的绘本创作形式。数字绘本即以数字技术设计表现的绘本作品,涉及数字绘本、数字漫画、数字插画设计以及与数字绘本衍生的数字出版物与周边产品等设计领域。数字绘本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主要是根据读者群的阅读兴趣和感受进行定位。多样的设计形式语言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明确各个数字行业之间的设计规范与标准,丰富数字绘本设计本身的内涵架构,提高数字绘本设计的形式语言与功能开发,思考与感官设计的开发内容。数字绘本设计的未来是通过数字技术来丰富消费者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8.
绘本治疗作为艺术治疗的一个新型分支,在图像时代展现出了巨大的研究和应用潜能。从图像语言及心理学角度出发,从象征性图像的实验性表达、绘本阅读中的审美构建及知识内化、个体记忆与艺术情感的创作实践等方面讨论绘本治疗的可能性,结合艺术教育实践教学探讨绘本治疗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AR科普绘本以视听交互构建沉浸体验,以触控交互构建互动体验,以媒介交互构建联觉体验,以此调动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体验和动作、情感等行为体验。AR科普绘本的创作需要紧随媒介交互的时代,提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智能性和艺术性,为儿童营造更真实和全面的多感官整合体验。AR科普绘本的多感官体验设计主要可以归纳为视听交互构建的沉浸体验、触控交互构建的互动体验和媒介交互构建的联觉体验。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业岗位是幼儿教师。这就给儿童绘本创作课程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施设定了基调,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总结出适应性、实践性、整合性三大原则。首先阐述儿童绘本的创作与学习,要与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幼教特色相适应。其次提出教学内容一定要具有实践性,选择适合教学对象和适合幼教特点的绘本,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后通过绘本的兼容性广的特点,阐明整合性原则在教学与创作实践中运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一名15岁的重度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其情绪主题绘本阅读的眼动特征,并制定情绪主题绘本阅读方案,对该儿童的情绪理解障碍进行干预。结果显示:(1)在干预前,这名儿童阅读情绪主题绘本时更加关注背景区域,而较少注意主角形象区域,在整体画面中最后关注甚至忽视主角表情这一重要信息。(2)通过情绪主题绘本阅读干预,这名儿童对主角表情的首次注视前时间减少,注意分配时间和注视次数显著增加;情绪理解能力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本的民族性探索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面对庞大的中国儿童读者群,如何利用绘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达民族性精神的同时,还能做到创新,需要认真思考。绘本的民族性探索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题材和内容方面,也应该落实在对传统民族艺术形式的探求当中。随着高科技的加入,绘本不仅在视觉呈现效果上能够得到提升,还能够提供全新的互动感受,赋予传统故事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儿童接触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更是儿童解放天性发展个性的方式,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从环境中吸收的;也不是预先在儿童头脑中形成的;而是由儿童通过心理结构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的。在现代住宅小区中,儿童活动区的设计相对简单。从国内住宅区中儿童活动区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现代儿童活动区景观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居住区中儿童游戏空间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杨志成(ED YOUNG),华裔画家,他以现代绘画技巧,结合西方建筑美学对空间的架构观点,将中国绘画写意而非写实的意境成功带出,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著作颇丰,曾三度获得美国绘本最高荣誉凯迪克奖。文章通过对杨志成的代表作《七只瞎老鼠》《饥饿山的猫》《我只想要一只小狗/我只想要一个小男孩》等儿童绘本中的多元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指出其对传播中华故事的积极意义以及对儿童绘本创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绘本一般是幼儿初次接触到的文化载体。绘本中所传达的各种知识、审美、情感体验、能力素质培养以图文的方式呈现给幼儿,其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工具,也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策略的手段之一。在欧美及亚洲较发达的地区绘本是幼儿及成人喜爱的教育和艺术形式,有大量专业的设计师进行绘本的创作。目前我国的绘本创作也由原来的美术、设计从事者逐渐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创作群体。绘本创作在幼儿园里也成为常见的教学环节,它不但是幼儿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也是幼儿园课程中的教师提高幼儿多元能力的策略和教学手段。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掌握一定的绘本创作方法既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也促使教师更深入地理解绘本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一部铅笔画绘本悄然风靡全美,年底《纽约时报》公布年度十佳儿童绘本,它赫然在列。越来越多的人,对署名"Guo Jing"的作者,充满好奇。作者就叫郭婧,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姑娘。而这部可以跟世界级大师的作品比肩的绘本,是她的处女作。2011年的中秋节,在新加坡一家游戏公司做原画师的郭婧,被前所未有的孤独感笼罩。不只因为这天是传统佳节,还因为同事的话:"我如今最大的梦想,就  相似文献   

17.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绘本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以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人们传播知识。在美术课堂中通过绘本欣赏培养儿童的认知发展、视觉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并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生活的经历和经验进行创作绘本,以此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拉近学生与美术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进行更好地学习和创作。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几米首度出版了个人绘本作品《森林里的秘密》《微笑的鱼》,正式踏上成人绘本的创作道路。几米多用图文并茂的绘本表达内心孩童般的成人世界,以其独有的语言形式及绘画方式,抒发和描绘都市人的情感体验,引发了大批读者的共鸣。将以几米的最新绘本作品《忘记亲一下》为例,研究绘本的情感表达方式,具体通过主题意旨、人物形象设定、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主题绘人“草丛测验”对学习能力障碍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试比较。结果表明患儿组绘人技能及表现手法均逊于对照组。经Wapner绘画结构分析表明,患儿绘画具有画面组合单调、结构简单、缺乏人物动作形态、重叠结构表现困难、刻板遵循主题要求等特点。本文对这类表现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黄璇  张慧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48-148
在院“童心童梦”暑期实践队,凭借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出发,以绘本为基础展开五大领域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乐享绘本。在这实践的十天,我们本着“童心童梦”的主题,和孩子们一起绘梦,并从中学习和成长了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