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装与服饰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主要以衣服为主,后者则是在衣服上进行装饰及重点突出服饰含义,服饰对于服装而言更具有代表性。少数民族服装配饰与我们常见的服饰配件一样,也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同时还具有民族性。正是这种特性,一些少数民族服装配饰的元素会被设计师们应用在现代服饰中。苗族的银饰、藏族的头饰等,其背后含有特殊的涵义。深入研究,发现其美学特点,分析民族服饰配件出现的动机与特征,能够使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得到更好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挖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我们创造国际服装品牌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周代冕服制度中的十二章纹,唐代的团花、宝相花纹,明朝的禽兽纹样,还是清朝生动的江海山崖、龙凤纹等都可以用于现代设计。在传统服饰色彩中,我们不仅可以挖掘传统五色和间色用于现代设计,民间服饰中的色彩也可以用于现代设计。中国传统服饰自"服周之冕"开始就具备了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在这种服装形制下的服饰配饰、部件和造型都可以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国传统服饰装饰手法同服饰纹样、造型、色彩等一样博大精深,无论是装饰工艺还是装饰部件都可以提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智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欢迎,设计师在当代服装的设计中,应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与当代服装相融合,取其精华,将传统服饰纹样中的精髓运用到当代服装设计中,在美化服饰的同时,以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湘西苗族的服饰图案不仅已经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起来。在详细苗族服饰设计中,其刺绣图案是最著名的,其不仅承载着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还融合了苗族所特有的艺术,在服装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海水江崖纹是明清时期一种常见的服饰纹样,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同时具备极强的装饰性与审美特性。从纹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可以探讨海水江崖纹在服饰图案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形式,从而能够为传统纹样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创新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服饰,一直与人类朝夕相伴,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对于它的感情不亚于对自己的肢体.现代设计中,女装设计的形式及标准对其他形式的服装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回顾女性服饰的发展历史,总结其独有的特征,是服装设计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7.
陕西旅游业的发达带动着相应的产品开发,因此,旅游衍生品可以称得上是集纪念性和实用性、及独特设计于一体的艺术品。从服装旅游产品的开发入手,分析现阶段旅游衍生品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秦俑旅游服饰衍生品开发进行研究,通过制作秦俑旅游的成衣产品,以及考察服饰衍生品的设计市场,为秦兵马俑旅游产品注入新鲜的血液,以期开拓服饰品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动画作品中,通过人物角色服饰的线条感、色彩感和材质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可以间接帮助受众了解角色人物的内心、性格特点,这是一种带有辅助性质的细节设计。随着剧本对"反派角色"性质的重构,单一的服装风格已经不再适应多面性性格的反派角色。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2》寥寥几个镜头将反派角色的性格特点,通过不同的出场服饰的辅助清晰地展示出来,足以说明服饰设计对角色性格视觉化展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文化底蕴深厚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植物纹样为着手点,将近代和当代服饰设计理念相结合,很好的体现了当今人们对独特艺术风格和质朴生活情趣的追求与向往。通过服饰植物纹样的发展与形式美特征,着重对近代汉族民间服饰植物纹样在现代童装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婚礼服饰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华  蒲军 《美与时代》2006,(12):59-61
通过对中国的汉族服装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婚礼庆典的习俗及穿戴服饰,与西方国家婚礼服饰及文化背景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婚礼服饰与西方的婚礼服饰在色彩、款式、习俗与信仰等方面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水墨画是一种蕴含独特的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及手法多样,带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装饰性。从水墨画中提取美的元素,合理应用在青年女装面料设计中,可以体现出中国的水墨韵味。文章通过对水墨元素艺术特征的分析,论述了将墨韵美应用在青年女装面料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现实意义以及理论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对服装面料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将水墨元素美应用在面料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现代青年女性对服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面料的视觉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丰富现代设计和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能赋予水墨画这一传统艺术新的传承及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潮流中得到弘扬和巩固。  相似文献   

12.
民族风格的服装一直是现代服装设计主要潮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服饰文化历史,一些民族的元素或多或少地也出现一些现代设计中,但总的来说,不是很系统。服装设计的继承不能只停留在形制的模仿上,而是要从文化的层面上融会传统服饰的精髓,用神似的手法进行设计。本文分析了中华服饰的色彩文化的形成和色彩文化的哲学基础。从先民对色彩的认识、色彩的运用和染色技术等方面论证,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服饰文明,同时也给我们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洛丽塔服饰是一种风格多样的少女服饰,在结合中华服饰的元素后衍生出中华风洛丽塔,又逐步融合更多的汉服元素。汉服特色的领、袖在洛丽塔服饰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并对洛丽塔服饰外形、装饰、印花等产生了特有的影响,使洛丽塔服饰更富有地域、民族文化风尚。随着汉服形制、汉元素在洛丽塔服饰中应用与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对两者不断地改进融合,以更加契合青少年女性对于这类服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山西寺观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服饰、造型、构图、色彩都有一定的传承性。自唐代出现的女侍男装形象,为什么还会出现在清代的霍州娲皇庙壁画中?清代霍州娲皇庙壁画中的女侍男装形象是不是真的来源于唐代?文章基于这两个问题,从霍州娲皇庙壁画中女侍男装侍女的形象、服装、色彩、构图四个点出发进行论证,并与唐代墓室壁画中的女侍男装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设计师在运用旗袍元素时重在意蕴和保护传统,设计服装作品时不仅要符合时代潮流,还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在应用旗袍元素时,往往着眼于继承传统。而西方设计师在运用时强调服饰造型和破坏传统,他们在运用旗袍元素时完全没有民族使命包袱,旗袍元素在他们手里千变万化,失去了中国特色而成为异质服饰文化的点缀。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个世纪影视剧服饰在时尚行业中大放异彩以来,服装服饰就能够在当今社会中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引导者,也同样对观众们的生活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影视剧当中的服装艺术,就像一种独特的影视剧语言,能够对影视剧的情节、剧情、环境、情绪等方面进行干预,使观众从演员的服饰方面读懂一部影视剧所要表达的深切内涵。由此可见,影视剧服饰不仅能够诠释影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对观众进行引导,起到身临其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沈奇 《美与时代》2014,(10):42-42
自上个世纪影视剧服饰在时尚行业中大放异彩以来,服装服饰就能够在当今社会中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引导者,也同样对观众们的生活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影视剧当中的服装艺术,就像一种独特的影视剧语言,能够对影视剧的情节、剧情、环境、情绪等方面进行干预,使观众从演员的服饰方面读懂一部影视剧所要表达的深切内涵。由此可见,影视剧服饰不仅能够诠释影视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够对观众进行引导,起到身临其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必需品,其中服装更是一种个人展现自己个性的工具。好的服装设计,不仅是款式上的设计。还有面料上的设计。以款式设计为主的服装设计已经过去,如今,面料设计已经越来越重要。服装面料是服装设计师诠释流行主题和体现服装的主要载体。面料与服装互相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外观特性和内在品质上,面料设计师带来服装视觉震撼力的根本。服装面料的开发、设计和再造,可以从面料的源头纤维入手,也可以在现有的面料上进行组合、搭配和加工。面料的再造强调的是对后整理加工过的面料进行二度空间的处理,是其更有创造性,更加独特,更加适应设计的服装。  相似文献   

19.
电影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电影的服装造型设计与服饰色彩运用同样承担着表意功能,可以起到人物性格塑造、电影情节叙事、文化内涵隐喻、电影风格催化等作用,从而向观众呈现出更高的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通过解读2017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血观音》中棠家母女三人的服饰与色彩密码,更深入地理解三位女性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挖掘影片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服装品牌的迅速发展,对现代服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的包装是产品与销售的重要环节,其设计的优劣对服装销售起着重要的作用。服装产品的设计包装,既要考虑包装的功能性和装潢效果,又要结合产品本身的特色,以及品牌的文化内涵,为传播品牌和企业文化而设计。只有提高服装产品的设计,才可增添品牌的感染力,才能对服装品牌风格的延续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