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传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生活事件的记忆, 是自我系统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基础, 对维持自我同一性和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自传记忆的形成是一个建构过程, 依恋可能通过概念性自我系统和工作自我目标系统两种途径影响自传记忆的加工。依恋与自传记忆加工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依恋特征及亲代依恋特征分别与自传记忆客观性特征、现象学特征、叙事特征及重构特征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应聚焦依恋影响自传记忆加工的心理和神经机制, 增加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不同发展阶段亲代依恋特征和子代自传记忆加工的相关研究, 并使用启动范式、静息态成像技术、感知相机等变量控制更加严格、更具生态效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性心灵哲学中新生的关于自我的"索引词方案"不太关心有关自我的本体论、形而上学问题,至少不是一开始就切入这些问题。它试图通过对作为索引词的"我"的研究,最终澄清这个领域过去常陷入混乱的原因。尽管许多论者都倡导和坚持"索引词方案",但其内部差别很大,存在着"有我"与"无我"的争论。笔者认为,"我"的用法很多,每种用法只要诚实地加以运用,都有其合理性,都有其真实所指。哲学应关注的是它的两种指称:一是每个人对之有直觉的、同一不变、且贯穿一生的我;二是从这种自我中抽象出的作为一个最一般哲学范畴的自我。这种自我尽管不能是传统实我论所说的小人式实在,但有其特殊的本体论地位和作为整体性模块而表现出来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自我沉浸(Self-immersed)和自我抽离(Self-distanced)是两种不同心理距离视角。自我沉浸视角(self-Immersed perspective)是一种自我反思视角,即个体反复体验过去自传性记忆情境,并试图问"为什么?"或"应该怎样?"等类的问题。自我抽离是指个体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区分情境与真实自我的关系,采用退一步,以"观察者"的角度去分析自我相关信息,并产生超越自我的整体加工视角认识。两种不同认知视角影响人们的情绪、决策、身心健康、职业满意度和亲社会行为等。  相似文献   

4.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是指父母与孩子共同对过去发生的生活事件进行回忆和交流, 是实现自传记忆社会功能的一种重要形式。父母-孩子自传叙事的社会功能有教育和指导孩子、保持亲子亲密性等作用。在父母-孩子自传叙事的风格、结构和内容三个层面,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对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自传记忆表征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另外,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中还存在有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未来的研究应注意线索词材料的类型以及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社会层次、纵向研究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无厘头"电影现在仍然受到港台、大陆青少年的热捧,它十分突出地彰显了诸如解构、荒诞、狂欢等后现代美学的特征,亦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叙述手法为大众欣赏和接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疏理和分析《瑜伽师地论》关于时间结构的思想,并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时间结构进行简要的比较。瑜伽行派把客观时间还原为时间心识,它是一种属于心不相应行法的假有法,依于心识流中的种子流与现行流的生、住、异、灭四相而得以可能。四相显现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心识的灭相显现为过去,住、异二相显现为现在,生相显现为未来。时间心识具有三重三世的结构:种子三世、种现三世和现行三世。这三重三世是识体验的时间,是一种"能-所"相对的时间,是非本原的时间。瑜伽行派认为要超越识体验而进入智体验,智体验中的"离能-所"的时间才是本原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Before系列电影"三部曲"包括《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和《午夜之前》,是美国著名独立电影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用近20年时间打造的。Before系列电影的深度审美是在现实世界的时间流逝中最终完成的。伴随着观众关于生命的自我想象与演员关于个体的自我确认,后一部电影都是对前一部电影人物形象故事发展的添加和再塑造。它考验着导演、演员、观众及电影工业的运行机制,它的成功源于与时间抗衡的勇气和决心,而恰恰是在影像绵延中它不断残酷地呈现并确认时间的单向性,显示出一种无法逾越的悲剧感,但同时情感在影像的绵延不绝中为人们找到了突破时间的法门。"时间影像"这一角色成为该系列电影最独到的存在。这种非典型、低成本的系列电影的成功,对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的系列电影创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记忆材料记忆效果的研究,研究自我时间维度中参照过去自我、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的记忆效果的关系。得到结果,三者之间参照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人们不仅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还会通过与过去自我的比较来评价自我。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自我提高(self-enhancement)动机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社会比较中人们会贬低他人,在时间比较中人们会贬低过去的自我,从而来达到提高自我,最终使现在的自我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名"—"家"禅江苏人民出版社为"社科名家"出版文集,要求附一学术自传。"传"者诠释也,地道的"自传"无疑不是自彰自见,而是一次读懂自己的机会,"学术自传"的真义是在学术反思中读懂自己,倾听自己学术生命的旋律。不知何时,我开始萌生并固守一种信念:学术与人生是同一的,学术乃是"人"的一种在场方式,是"人"之"生"的呈现和"人"之"命"的轨迹,是"生"之"学"与"命"之"术",学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李祚山 《心理科学》2008,31(6):1493-1495,1453
采用自编的经济自我时间态度量表,对42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经济自我的时间态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大学生对自己经济自我的评价总体趋势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间维度上都是向着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2)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的因子结构都由经济自我能力、经济的社会价值取向、经济的个人价值取向和经济自我效能四个部分构成.(3)从时问维度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经济自我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量上的变化都朝着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表明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性主流话语中,"家"被塑造为一种压抑个体、囚禁自我的"总体"乃至"牢笼"。但在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中,家被赋予一种本源性的地位:它不仅不再是束缚自我的囚笼,反而是主体自身或自我得以构建的前提,是自我从存在与自然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必经之途,同时也是主体自我与世界发生关联的中介和根据。家被视为自我或意识的身体。就此而言,家不能也无法被还原或扬弃。在这个意义上,列维纳斯对家的分析首先是一种存在论-生存论分析,但这样一种存在论-生存论分析只是列维纳斯对家的分析的起点,其对家的思考最终要从存在论-生存论分析走向伦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美国往事》是美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最富盛名的作品。莱翁内运用独特的手法打造了一场迷人的"情景剧",高超的叙事手法令人折服,正是这独特的方式和成熟的手法使其成为世界电影之林的"常青树"。影片中独特的叙事视角、精巧的叙事方式和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仅是影片成功的关键,而且对当代电影叙事创作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传体叙事中的自我欺骗是一种从个体内角度理解的自我欺骗,是无人际压力情况下个体自我建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认同策略。这种自我欺骗发生在自传体叙事过程中,个体通过叙事语言拉开"新我"和"旧我"的叙事距离,建立新的目标追求并实现,最终构建新的叙事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维持正性自我概念的动机驱动下,采用有偏差的信息加工方式叙述自我故事,满足情绪体验与情绪评价一致性的需要,进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引发自我改变。未来研究可以探讨自传体叙事中自我欺骗在临床中的行为表现与治疗策略,考察其认知神经机制,并探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自我欺骗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选择情感     
西奥多·罗斯福,这位据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胆的总统,原来却是个自卑、胆怯、神经质的人。他在自传里叙述自己韵性格变化时说道:“一次,我读到一本书,书中有一位英国军舰舰长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勇敢:你可以装作不害怕的样子,时间一长,你就真的变成勇敢的人了。我相信了这种说法。那时我害怕的东西很多,从大灰熊、烈马到  相似文献   

16.
洛克在《政府论》中通过区分"自然状态"和"政治社会",指明了证成个人财产权的一系列约束条件。诺齐克自认为是洛克思想的继承者,却在弱化前者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弱的约束"方式与其分道扬镳,转而支持一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相反,罗尔斯体认到实质平等之重要意义,支持一种比洛克更平等的分配方案。比较之下,洛克、诺齐克与罗尔斯三人的财产权论述彰显出对"自我所有权"的不同信守。诺齐克坚持"完全"的自我所有权,罗尔斯对"自我所有权"存而不论,而洛克允执其中,坚持一种"敏于事实"的自我所有权。这意味着在当代政治哲学视域中,洛克的财产理论既不是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式的,也不是罗尔斯的自由平等主义式的,而是锚定在二人之间。  相似文献   

17.
《时间与存在》第一部分基于胡塞尔晚期的时间现象学手稿对感知与想象的关系、原自我与原非我的关系以及睡眠、死亡等问题作出了细致的现象学分析,其中时间意识的"视差现象"为解决胡塞尔自我概念的难题提供了依据,而原非我的概念则为解释康德先验图型论的困难打开了新思路。第二部分则借助新的方式比较"此在"与"自我"、"存在"与"意识",为重新理解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二人思想的关系与差异提供了批判性的视角,指出海德格尔的许多关键思路在胡塞尔那里早已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眼于《时间与存在》的论题,对关于意向相关项与时间、关于早期海德格尔对时间的理解与其整个现象学思路之间关系等问题还可以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Ⅱ.心理功能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郑涌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0,32(1):36-39
以24个人格形容词为材料,对11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了“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三择一式的迫选反应实验,再配合时间标定作业。结果不仅验证了前文的研究结论,即不同同一性状态的被试在时间透视的广度、方向及关联性等心理结构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已表明了整合自我信息的不同的功能机制。不过,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积极词上,在消极词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整部《忏悔录》中,散布着许多关于奥古斯丁人生经历的叙述。它们可被视为作者的"微型自传",其中既有对具体事件的回忆,也有含蓄的抽象概括。本文对这些"微型自传"做了分门别类的检查,指出它们虽然详略不一、形式不同,但其内在的思路是高度一致的,都鲜明地表达了基督教对于神与人的基本观点,极力地强调了人的罪孽与神的恩典的强烈对比。结合全书开篇的两部"预告片"来看,《忏悔录》的思想主题确实是基督教的,而新柏拉图主义的成分在书中居于从属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检验时间评价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以不同时间指导语和时间控制线引导,使用黄希庭教授等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中的总体自我价值感。结果远的过去与近的过去、远的过去与现在、远的过去与近的将来主效应比较差异显著(p=.000),远的将来与远的过去主效应差异明显(p=.000);主观时间距离数据显示,被试在回顾稳定积极的个性特征时与主观时间距离感呈相关(p=.050)和被试在回顾稳定的消极个性特征时与主管时间距离呈相关关系(p=.013)。结论:时间自我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基本适用于中国文化环境,在中国人变化的事件主观时间距离感上更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