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本人在蒙古族地区国情调研中发现,蒙古族地区偏僻村庄有邪教渗透的情况。而且,利用蒙古族群众笃信佛教为手段。据当地蒙古族群众说:不知从哪里来的人散布谣言,说现在世界的佛主释迦牟尼改变形象了,必须把以前供奉的佛像毁掉,供奉现在的佛(伪耶稣),来保佑他们的全家。不然的话,会全家人被惩罚。因此,有的家庭丈夫信,妻子不信,因而造成很多家庭夫妻不和,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2.
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审美主体将褪下浓郁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换上一身绿色的衣装,成为生态审美者。一个概念的转换,体现主体美学向生态美学的转型。而生态审美者的生命全程,既是生态的,又是求美、显美、造美的,实现了生态规律与美学规律的耦合,从而造就了一个诗化的绿色人生文本。与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人民在辽宁生活的历史悠久,从13世纪初至今已经有800多年。从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变化对辽宁蒙古族文化、艺术发展变迁的影响,以及新中国辽宁蒙古族文化艺术发展情况几个方面探讨辽宁蒙古族文化艺术发展、变迁的现状、原因。  相似文献   

4.
《诗经》中有很多色彩描述话语。这些色彩话语不仅仅是描绘事物的客观颜色,还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及其情感。《诗经》中的色彩话语具有中和之美、含蓄之美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穆斯林是我国较为独特的一个民族群体,主要居住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罕乌拉、敖伦布拉格、巴彦木仁、乌素图、宗别立、巴音浩特等苏木(即乡级行政单位)和镇,人口有2000人左右。巴彦淖尔盟也有少量蒙古族穆斯林。当地人们称他们为“蒙古回回”或“缠头回回”。他们的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同于蒙古族,以放牧为主,但信仰伊斯兰教,饮食习俗基本同于回族,但他们与其他蒙古族一样喜食奶食品。婚嫁习俗也和蒙古族相同,其中不同之处则要请阿訇主持婚礼,有少量伊斯兰教程序。解放以前,他们一般不与异教徒的蒙古族、汉族通婚,…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为凝练的语言美、强烈的抒情美和独特的意境美。语言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韵律美、诗人用词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含蓄美。诗人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创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意境美。只有充分从理论上认识到古典诗词的审美特质,才能真正领略到古典诗词的美,进而为学习、欣赏古典诗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北方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是祖国的生态屏障,是内蒙古文化的摇篮,是人类智慧的土壤。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蒙古游牧民族形成了自己的人文观念和审美风尚。内蒙古地区水彩画的发展同样也接受了北方游牧文化的洗礼,游牧文化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依赖,造就并影响了内蒙古水彩画创作的客观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美学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自然景观和草原生活元素为主题的客观性审美创作为内蒙古早期水彩画奠定了丰实的基础;现时期,以大量体现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与人文特色为载体的水彩画创作,突出了这一时期实践性与客观性美学特质相结合的审美意识。随着时代发展、生态变迁与环境的变化,对新时期内蒙古水彩画的创作意识和审美样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混合性、宗教的独特性以及民族的多样性,对内蒙古地区的审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体现在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学习与借鉴,游牧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不同境遇的民族审美体验与审美感受的彼此交流等方面。由于特殊文明形态和时代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审美文化呈现出绚丽斑斓、异彩纷呈的特点。本土广告中蒙古族歌曲、配乐、文学意蕴、绘画元素及其意味在不同层面展现着蒙古族审美精神的独特表象。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学理论家试图建立一种与新政治、新文艺相呼应的崭新的美学体系。20世纪50、80年代产生过两次重要的美学争论,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美学问题。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出贯穿当代美学始终的基本问题是美的本质和美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50年代反映论和工具论的批评形态,80年代实践论和审美自律的批评形态。到了新时期以后,美学的基本问题日渐多元,如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资本主义、生态存在论、审美社会学、审美人类学等等,但尚未形成较为固定的批判形态。  相似文献   

10.
运用眼动技术对蒙古国蒙古族大学生、中国内蒙古蒙古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场景知觉特点进行对比,旨在从文化差异与文化融合的角度探讨文化对认知的作用。结果发现,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的眼动指标无显著差异,均重视背景与前景物体的关系,而蒙古国大学生更加注意对前景物体的知觉,这与汉族和内蒙古蒙古族大学显著不同。文化差异影响个体的认知,文化融合会对认知产生建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诗文中"心"与"象"的呈现方式,是"言"与"意"所具有的生命诗性美的更高级形态——生态之美。他通过系统地整合"形与影"的生命本质、"言与意"的生命诗性美,以艺术审美的诗性语言带领阅读者走向一个审美的艺术世界,同时再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完美融合,从而带给读者一种超越生命经验本身的审美体验,引发出人如何生存的生态思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共同祭祀的宝格德乌拉敖包祭祀仪式为个案,通过对敖包祭祀仪式诵经音乐的结构、内容等进行描述和分析,深入探讨流传于蒙古族地区的藏传佛教诵经音乐中包含的蒙古文化因素,阐释敖包作为蒙古族原始宗教信仰之重要载体,在藏传佛教蒙古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安执导的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开创了我国电影3D技术与生态审美话题融合的先河。影片从生态审美视角出发,以艺术化的高科技手段来表现生命之美和自然之美,诠释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作品所传达的对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生存困境的探索与思考,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启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当下的生态影视作品创作同样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虹子历经两年,用中英文双语创作的童话《梦幻森林》,在《梦幻森林》中,所有动物都和睦地幸福地生活着,这是美妙的生态美,也是美妙的生命美,同样体现了生态美与生命美的交叉和共生,互补和融合。虹子的童话启示我们:让儿童的身心涵养生态—生命美,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再也不能掉以轻心了。在全社会倡导儿童生态—生命美育,能够在提高儿童生命质量的同时,激发他们的生命之力与生命之美,激发他们对人和动物的爱心与同情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儿童生命得到净化、优化和美化,使儿童获得生态—生命美的感悟,从而呵护生态和善待生命,培养和激发儿童精神自由和诗意想象的创造性潜质,促使儿童对自然环境的生态美和人类的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的维系,内化为儿童掌控生态—生命美的审美素质——"内在的尺度"。  相似文献   

15.
黄玮 《美与时代》2007,(3):70-71
本文着眼于合唱艺术中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期通过合唱实践不仅培养青少年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引导他们选择格调高雅、情趣高尚、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促进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品设计作为文化性的造物活动,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程度、科技水平、审美文化等内容。和谐,亦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产品的审美表现是多样的,根据切入角度的不同分为形式之美,功能之美、艺术之美,生态之美、技术之美等内容。产品设计追求和谐之美,其核心与目的是为了营造人与产品、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有一部分讲蒙古语的“托茂家人”。托茂家人过去世世代代都和蒙古人一样,过的是逐水草而游牧的生活。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所以他们一直过着极其穷苦的生活。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百多年来他们的人口也发展得缓慢。目前,在巴音郭楞自治州,托茂家人只有六十多户,约三百多口人。分布是:  相似文献   

18.
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美术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绘画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并能用掌握的美术知识创造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一、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不仅掌握美术理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与图形符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是一个靠天养畜、靠天生活的民族,其居住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经济决定了其必然崇尚自然、崇拜图腾。藏传佛教的传入严重影响了新疆蒙古族的宗教观念,从接受到吸收,后把藏传佛教的信仰与精神崇拜用艺术化的语言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伊斯兰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并在相互影响融合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蒙古族的独特的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20.
刘静 《美与时代》2004,(10):90-92
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作用;从美学的角度审视体育的社会美和运动美,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提高他们的全面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