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冶》美学思想可以"借景""因宜""随宜""巧妙""境界"等五个关键词组织起来,共同构成其审美创造理论。"借景"是建造园林的根本方法,是其审美创造论的导向性原则;"借"与"因"一体两面,"因宜"即因时、因地、因事制宜,可以"随宜"来概括,可以"巧妙"来形容,此为审美创造论的操作性原则;最高的造园理想即对"境界"的追求,此为审美创造论的超越性原则。这三方面正是中国艺术意境创造论的精要表达。  相似文献   

2.
明清的市民美学带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是一种"休闲美学"。作为"闲书"的明清小说,生动地呈现着"今古奇观",而让人"拍案惊奇",它们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审美对象,也是他们生活的教科书;生产刺激着消费,作为"闲评"的小说评点,是对小说欣赏的延伸,它却从理论上论证着小说的审美合法性,因而也是"休闲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休闲美学"以及"闲书""闲评"的兴起,意味着中国美学史上审美样式与审美趣味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视域中的"自得"说,具有内蕴丰富美学意味的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强调个体亲身体悟而得道的工夫论意义,一是以莹亮充实、生机畅达、自由宏阔、超越无累、欣乐坦适之心灵境界为学道之最高收获的境界论意义。反求诸己的个体内在直觉体验的自得工夫与审美的把握方式相通,而洒落怡悦、自由活泼的自得境界本身就是审美境界。"心"在自得心境生成中的本源性、能动性以及随事体认的特性,又彰显了自心不受外境拘牵而自由生发意义故能随处成美的创造力,并昭示了美感愉悦向人类整个实存生活全面覆盖的可能性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活丑通过艺术美的形式呈现,是艺术家通过"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的方式让丑在艺术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其特有的审美价值。这一过程凝结着艺术家对于"丑"与"美"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说生活丑和艺术美在审美的终极意义上是内在统一的,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通过表现生活丑,从而实现艺术美,这不仅可以强化美,还可以给人带来与美不同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设计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并引发了关于设计的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层面的探讨,但设计的审美维度未曾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传统美学中,在观察者模式基础上的艺术体验代表了美学体验的范式,即美学是与艺术相关的,而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是缺失的;另一方面,设计与艺术的区别似乎在于设计更多具有功能性,这一定程度上也遮蔽了设计的审美维度的显现。对设计的审美维度的挖掘凸显了日常审美的意义:一是关注日常生活和熟悉之物的价值;二是扩展了美学的类型与理解,即审美要在对象与行动的结合中才能实现;三是对与人的生活相疏离的传统美学范式进行了批判。日常审美开启了审美体验的新方向,以身体为视角的考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揭示审美认知、身体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促进对设计、美学等相关问题的原初性理解。  相似文献   

6.
潘知常的《生命美学》《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三部著作赫然写着三个中心词:"生命""审美""爱",共同构成了生命"是什么""何谓是""为什么"的生命美学理论逻辑三问,使生命美学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理论体系,呈现出一种有温度的人文关怀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健身气功功法本身的"召唤结构"以及平时学练中的"涵养道德"所生成的审美活动、审美意象,对培养和提高审美精神及其对当今"工具理性""物质化"具有平衡协调作用,即健身气功的游戏精神、超越精神、和谐精神有利于解决物质、精神生活的失衡,内心生活的失衡。  相似文献   

8.
张璇  周晓林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847-1854
审美对象特有的刺激属性会唤起观赏者特定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个体在欣赏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作品时会产生审美愉悦体验。审美愉悦-兴趣模型(PIA)认为, 审美愉悦体验包含审美过程中自动化加工阶段的审美愉悦和控制加工阶段的审美兴趣。近年来, 神经美学研究表明, 负责愉悦和奖赏的眶额叶皮层在审美过程中广泛激活, 是自动化加工阶段初级审美愉悦奖赏的神经基础, 而审美过程中纹状体亚回路中不同的连接和功能作用与两个阶段中审美愉悦的产生都有关联; 上述结果支持了审美愉悦-兴趣模型。但审美高峰体验时默认模式网络(DMN)相关脑区的激活和负责控制与理性思维的外侧前额叶皮层等脑区的失活, 提示在PIA模型强调的自动化加工阶段审美愉悦和控制加工阶段审美兴趣之上, 还有整合升华阶段的审美沉浸愉悦, PIA模型需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审美愉悦认知加工模型及神经机制, 探索审美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和神经基础, 探讨不同审美经验愉悦机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禅诗既有诗的韵律,又有禅的意味,在唐代发展得非常繁荣,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寒山是唐代著名诗僧,青年时参加科举屡次不第,于30岁左右隐于天台山。寒山禅诗在"物境""情境""意境"这三重世界中达到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寒山禅诗隐于文字背后有意味深长的哲学和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0.
泛审美意识与伪审美精神─—审美时代的文化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审美文化对形象游戏的无意义追求,在“美化”生活的普遍欲望中,表现了一种泛审美意识。这种泛审美意识,一方面是在现代化运动中个体自由扩大的结果,另一方面包涵着自我意识的丧失和审美理想的落空,因此,它实现为一种伪审美精神——审美活动失去了超越力量,沦为纯粹形象的物化追求。为了保护和发展审美精神,必须揭示这一当代文化悻论,批判这种形象的物化无意识,在现实和精神的两个维度的对立统一中重建审美精神的入学意识和理想。这乃是当代美学的首要任务。一、文化的审美时代:形象游戏的二律背反这是一个充满停论的时代。悻…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生活在生命的世界中,即现象学所认为的与科学研究直接关联的客观世界不同的经验世界。人的生命不仅具有自在的规定性,而且还具有自为的规定性,即人有双重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生存是一次性的,生存的终结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后者意味着生命超越自身的存在获得了意义的生成。追求生命的意义,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显示出人对自身的否定和向理想飞升的可能性,这个世界就是审美的世界。如果人的生命缺少这种审美的世界,人的生命就会陷入一种生活无意义的境遇之中。缺乏生活的意义的世界是人的生命所不能承受的世界。所以,生命的实质在于生命的意义,这里讲的生命的意义是指人的生命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生命所有的意义都将化作虚无。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是在时间中完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意义是在历史中获得的,这就是人的生命意义的历史内蕴;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需要"前见"作为前提;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不能离开语境;生命意义的获得不能靠分析而是要依靠体验。  相似文献   

12.
徐大威的美学专著《中国审美形态的识别性问题研究》于2017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中国审美形态研究的新成果有以下三点创获:首先,该书以审美形态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中国美学史应该如何书写的问题;其次,该书创新性地提出了作为中国审美形态在思维方式上识别的"灵性直观"的新思想、新概念,并以此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再次,该书提炼并确定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形态如"道""气""兴""神""意境""境界"等。该成果对于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摆脱西方审美形态和西方美学的制约,进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肯定美学",艾伦·卡尔松成功地将自然美学从艺术美学的束缚中独立出来,为自然美学找到了"客观性"标准和严密的理论逻辑。卡尔松在其前期"科学认知主义"研究阶段中,将审美与科学知识相联系,肯定了自然美学的客观性和可能性,并将"肯定美学"作理论化建构。在后期的"功能适用"研究阶段中,卡尔松缓和了"肯定美学"的极端态度,承认有机体的功能缺失会带来部分消极的审美判断,反映了卡尔松对"肯定美学"的调整和补充。通过将个体经验悬置,卡尔松"肯定"了自然的审美价值,推动了整个环境美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审美无利害"是近现代美学的核心概念。杜威美学从"经验"出发,结合现代艺术史的发展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批判。杜威强调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连续性,将审美视为增进直接经验,改善人生的实践方式,可为当今美学走出困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象罔得玄珠"是《庄子·天地》篇中的一则寓言。这一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大道大美是不能用理智、言辩和一目了然的视觉去获取,要靠"恍惚"和"感觉"才能把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中不同时期有各自的审美艺术特征。"象罔得玄珠"意境说的两大方向即"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和"内审美、外审美",对传统家具的造型、材质、装饰都有影响。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审美创造和欣赏,是"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内审美、外审美"的高度统一,是一个从"心"到"物",再由"物"到"心"的过程,因此"虚实、有无、内外审美"是生成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美学思想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有三个理论纬度:(1)"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诉求,这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最深切的要求和理想。(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过程。(3)是"社会主义目标",或者说社会主义理想。文章以电影《百合》和小说《北京和尚》为例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指出"美学的革命"与文学批评家的任务,文学批评应该是时代的良知,可以把历史事件与文学所包含和体现的人性融合在一起,对现实作出更深刻,也更有远见的分析和评价。批评家的任务不仅是让文学作品的审美形式更清晰地呈现出来,还应通过对文学作品"审美形式"的分析和把握,通过发现广大人民大众审美经验中积极的审美意义,达到引导和激励人民大众追求文化自觉和文化解放的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家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的心学以"心"为本体,核心是良知,他的心学美学是良知体验美学,"良知说"是王阳明学术的命脉。王阳明之"心学"以个体人格修养程度为准则来评价外物事物的美与否,其理论是以伦理评价为中心的人生论美学,立足于个体心性修养。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现代审美语境下,这种以良知为核心的审美对当代审美精神的建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庄子"德"论思想主要承接老子对"德"的阐释而来。"德"的原初意义是为"得到",老子在此基础上对"德"的蕴涵加以提升与扩展,主要意指为"人"与"万物"从"道"得到的属于自身的特质,具体落实到"人"这一个体层面而言,主要是指个体的德性而论,老子哲学中的"德"重在阐述政治意义层面个体之"德"。而庄子所论的"德"着重阐发了人生哲学领域"德"的多重性,进而在自我个体精神层面扩充了"德"的内涵。庄子在其"德"论思想中引入"心""性""情"等概念,并突出了自我个体不但是道德性的存在者,而且是"德""形""心""神"的有机统一体,依此自我个体方能在把握自身"德"的基础上,在反思自我过程中,展现其审视世界、沟通世界的多维向度,这使得庄子"德"论思想既体现了其自身特点又展现了其多样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受德国古典美学和浪漫主义美学的影响,学界一直强调审美的自律性、超越性和无功利性。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救赎之路,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审美与文化批判,期望通过建构审美乌托邦来寄托人类自由解放的希望。但是,这种审美和文化批判的理论路径过分倚重主体心理体验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忽视了现实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改造,片面夸大感性、情感、想象力的作用。今天,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依然锐不可当,并且继续以"资本主义"的实在形式遵循着其固有的逻辑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资本"的魔力和逻辑依旧支配和塑造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资本主义正是西方经济社会新近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追溯了审美与资本关系的历史嬗变,就审美资本主义中出现的资本对审美的绑架,展开了对资本的辩证批判与反思,就审美资本主义时代"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微审美”是依托当代高新技术传播平台所形成的全新的审美形式.作为一种文化审美和后现代审美形式,“微审美”具有即时性、杂合性、碎片性等基本特征.“微审美”之审美活动的迅速发展,在审美时空、审美体验、审美类型等多个层面向传统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诱发了美学理论的新变.进而,微审美及相关美学理论建构,为当下美育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