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郡作为一个迅速成名的新锐摄影师,其人文摄影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他把国画理论中的构图、写意、虚实结合等方法活用到摄影当中,融合了国画雅致老传统和当下摄影流行新元素。其作品雅俗共赏,获得了广泛传播。通过对比国画和摄影和对其作品进行研习,有利于揭开孙郡独具创意的摄影作品风格的形成背景,探究他的“新人文摄影”如何运用并拓展国画理论,以向世人展示传统国画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传统中国画的主要门类,山水画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内涵。隐逸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长盛不衰的一种社会思潮,它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对包括山水画等文化艺术门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山水画的产生和独立、山水画对逸品的推崇、山水画的审美取向、山水画题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究,可以凸显画家对山水画的超功利性的"隐逸"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水画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体现着传统文人的审美观和自然情怀。中国文人不仅寄情于山水画,更将其融汇并凝练于古典园林的造景之中,从而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充满山水画意境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使得二者从外在形式到内在审美意趣上都存在着相互关联。从此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景观的审美创造之源及造园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发掘"中国园林传统中的画境营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从而为当下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设计中"中国审美意境"的营造提供思想依据,同时这对构建具有自身文化本位的城市生活空间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留白"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形式,亦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受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画审美观念中体现为"知白守黑""以实托虚""虚实相融"。"留白"在历代优秀的中国画作品中了了可见,黄格胜作为全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家,"留白"是其作品中一大特色。从中国画"留白"入手,分析并探讨黄格胜山水画中对"留白"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的恶化变得越来越令人担忧,如何在保持环境良性循环的情况下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环境保护这一课题来说,景观摄影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通过镜头可以非常直接地唤醒人内心深处的环保意识,而当代大学生则是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通过景观摄影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也是当下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王学仲将写生引入对传统山水画的改良中,把大自然的复杂性、丰富性、天然性融入自己的画面,以此来继承"师造化"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以写生为手段与自然景物沟通并以笔墨的形式传达山水画的气韵与意趣,从"目识手记"的写实写生逐渐转变为"目识心记"写意写生,并从中发掘新的图式和笔墨技法。王学仲借鉴西方水彩画中的技法,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元素结合,将爱人民、爱社会、爱民族、爱国家的精神主题隐于其中,创造出适合于新时代的山水画新意镜、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山水画作为中国艺术的杰出代表,其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意境表达,含蓄而深远。而当代建筑和构图等现代绘画语言又为传统的山水画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创造了可以"神游"的当代"心象",衍生出"笔墨随当代"的"新古意",进一步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内容,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时装摄影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摄影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时装摄影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成为一个巨大的传播载体。摄影师在创作图像作品时除了要考虑其商业价值外,还应该使其具有文化传播价值。从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巧妙地将中国元素融入时装摄影中,能够为提升时装摄影作品的文化附加值提供一些参考,让中国优秀文化随着时装摄影这一载体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画历经千年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完善,形成了独立的绘画体系,特别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发生了巨大变革,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文化的交汇,在创新思潮的影响下,新思想、新材料、新技法的运用给当下山水画创作带来了新气象,但创新激情过后,我们发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不见了,对传统继承的缺乏,对个性追求的缺失,对生活体验的缺少,使得当下山水画创作发展遇到了困境,如何学好(坚守和继承传统文脉)画好(画出时代风貌和个人追求)需要进行一个梳理,本文将从突出问题、文化坚守、意象造型、笔墨语言、生活实践几方面出发,并结合自身继承和创作实践,谈谈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画家黄宾虹的作品为我国的山水画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其所创作的山水画具有"返虚入浑""墨沈翻腾"的雄浑气象。作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表面看似乎是杂乱无章,然而却可以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当中看出其人生体悟的表达,这不但使其绘画的观点得以陈述,也使其老庄哲学的精髓得以讲解。他为何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主要是由于其山水画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对黄宾虹山水画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之后具体对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从中领悟到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绘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黄宾虹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的伟大艺术家,尤其在中国山水画上的成就,在美术史上有着突出贡献,他精研传统并在传统上大胆创新,把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他的作品里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文化内涵,他的绘画思想对于传统的深刻反思,独到的审美感受,对笔墨形式的再造以及中国画"内美"之审美境界的展开,均对后来的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因此,本文笔者深入研究了黄宾虹美学思想,追本溯源,彰显中国绘画风格,重塑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以画家对自然山水美的特异的心灵感受为根基,以感情活动的心理气质为导向,以主客观交融"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为深刻内涵,以"抒写"性的、有意为之的主观抒情意识"写"出作品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宾虹先生对山水画是情有独钟的,他一生遍临历代名家山水作品,走遍中国大地山山水水,把从古人作品中汲取的营养和对自然山川写生的感悟融为一体,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对山水画的审美价值有着独到的认识,即他常提出的山水画"内美"之所在。"内美"实际上就是"天人合一""道艺合一"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少山水画家将视线投向西南地区,成为西南山水画建构与探索的重要主体。从作品内容来看,西南山水画的建构与探索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在传统山水画图式中强行嫁接西南地区的建筑、人物或生活场景,二为描绘西南地区的景观、聚落等代表性场域。耿杉的山水画创作属于后者,他以强烈的历史认同与审美感知聚焦西南地域特色,形成自身标志性的笔墨语言。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红色革命"为主题对山水画在意境与章法、笔墨、设色、材质等方面进行题材研究,梳理"红色革命"与山水画的关系,丰富和完善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题材。建立以广西为代表的"红色革命"题材山水画在表现语汇在笔墨、用色、材料等方面探索新的研究模式,"红色革命"精神与山水画结合所产生的文化自信和崇高信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着手,从山水油画的发展探究山水情结对当代山水画家的重要影响,并探究出中国油画风景中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油画风景作品。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急速发展,伴随着景观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城市景观环境的再生设计,已然成为此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解读,将因地制宜、效法自然和天人协调的理念贯穿于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对当下城市景观再生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画家,其绘画作品对后世的意义,可以从其笔墨、构图等几个方面论述,但是从审美层面上研究其绘画艺术,则不能忽视其作品的境界。他的山水画是一种壮美,表现祖国山河的博大、崇高、雄浑。是"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正是这种追求,使得李可染最终确立其独树一帜的中国山水画。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山水画更加历久弥新。当代我国的山水画正在经历着转型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我国山水画的传统部分要加以传承,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只有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够实现我国山水画新的发展。山水画家都是根据自己对大自然山川河流的感受来进行艺术创作的,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山水画的发展和创新对于中国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我国的山水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当代,我国的山水画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当代我国的山水画创作仍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黄公望作为元代四大家之一,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山水画的风格鲜明突出,对后人影响极大,他的许多作品都成了后人初学的范本。黄公望作画非常重视"士气、神韵和逸气"。所以作画多作简淡天真、雅素恬静一路的水墨山水或浅绛山水,从而更好地表现了元代文人志士清高隐逸的思想,对我国山水画笔墨技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