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画审美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何去定位这个时代的审美特色应该成为动画创作首要考虑的问题。动画创作要有进步的审美观点、高雅的审美趣味,要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题材,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先进性、新颖性、创造性,不断创新技法,善于超越传统,创造艺术新门类,作品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光彩。  相似文献   

2.
科幻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超出读者认知的画面感是其突出的特点。科幻之美的产生,源于科幻文学的科学性处于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模糊的交界处。模糊的科学性使科幻文学成为可能,科幻文学的美也得以展示。科幻文学具有民族性和幻想之美。科幻文学对文学审美多样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较多地聚焦于民族地方志、民族作家以及挖掘经典作品的人类学内涵,鲜有重视对科幻和未来的书写。事实上,科幻作品作为一个门类,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更具有符合人类学精神实质的博大目光。如果说对于普通作品的人类学研读还只是跳出地域局限的话,那么对科幻作品的人类学解读则是真正地达到了全人类乃至全宇宙的视角。而这种广阔视野所引发的文化思考,又有助于进一步拓宽文学和人类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父权文化语境下,动画作品中的大部分女性角色是由男性创造的,在主流动画中,面临着男女角色失衡的困境。女权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批评方法,把动画看作一种符号体系,以此来审视女性作为符号在动画作品中的再现——在魔幻与科幻的童话中,女性形象被忽略;在后宫动漫中,女性形象被消费;在浪漫爱情童话中,女性形象被刻板化。我们揭示主流动画中男女角色的失衡,以期社会给予引导与关注,最终实现动画角色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动画制作观念陈旧、选材视野狭小、叙事模式陈旧,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动画的审美诉求。要想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动画作品,中国动画编剧就应革新观念,突破陈旧的叙事模式,以故事内容的"多元化"和"特色"为出发点,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体现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努力构建中国动画叙事新景观。  相似文献   

6.
动画速写是动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动画速写课程教学质量会严重影响到创作者创作的动画作品质量,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专业素质和审美素养。但是当前部分学校对学生动画速写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会严重影响学生之后对动画速写专业的学习。因此,文章在分析传统速写与动画速写的差异及当前动画速写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动画速写课程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学生动画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动画产业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动画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动画作品虽多,但是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则相对较少,导致了我国动画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为了提高我国动画作品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动画创意作品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动画作品的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8.
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融合着一个民族传统的审美与智慧。中国动画创作者应该对传统文化、民间美学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滋润之下,设计出有特色、有内涵的现代感、艺术性强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在动画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动画教学中,教师要多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使授课内容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民族价值观、民族道德、民族伦理等,积极地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0.
论荒诞——美的现代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玲玲 《美与时代》2006,(12):20-22
荒诞是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关节点时的心灵阵痛,其进入美学范畴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荒诞是人类无法解释自己和世界,再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时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一个新的审美形态,使它没有意义的生活和人的存在从否定方面得以呈现,是美学范畴中“成功的表现”,也是任何现实主义所不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哲学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这种思潮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思想暗合,表达世界的荒诞性、人行动的自由性、死亡是人的最终归属等关注人生存现状的思想,直视人生的荒谬与虚无,不动声色地将真实又复杂,隐秘又鲜活的存在性焦虑写入戏剧冲突中。《哈姆雷特》就是一部充满了荒诞性、非理性和对死亡、宿命的思考的存在主义戏剧。  相似文献   

12.
物哀作为一种文学理念,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就是物哀审美。物哀审美是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传统审美意识形态,新海诚在《你的名字》这部影片中始终贯彻的这种具有日本本土民族意识的审美形式,使其动画作品在保留精致唯美的画面效果的同时,也完美体现了其作品的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13.
加缪的希腊想象,目的是成就一个"审美的人"。在他看来,中道、平衡与节制是希腊人的精神内核,通过审美达成自由是希腊人的人生目标,热爱生活与彻悟存在是希腊人的生命状态。而所有这一切,足以为现代人的精神病痛提供一剂解救的良药,进而为弥合"荒诞的人"与"荒诞世界"之间的沟壑提供一种古典品位的可能。加缪的创作与思考,在本质上是一种直面生活的美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使艺术的存在形态、表现手法、审美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定格动画作为一种古老的动画艺术形式,在与数字技术的抗争与融合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工具论层面上的改变,更使得当今的定格动画呈现出既不同于传统定格动画、又不同于电脑3D动画的美学特征,这种独特美学特征使之在诸多的动画类型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川本喜八郎是日本当代最负盛名的木偶动画电影大师,他的动画作品一方面拥有精致逼真的木偶造型,另一方面具备纯熟高超的镜头语言。在日本禅佛思想与传统文化浸染之下,川本喜八郎的作品中始终萦绕着一种朦胧幽远的韵味。在木偶动画的美术造型设计上,创作者对于日本文化和木偶动画设计有着自己独到的审美,且巧妙的糅合了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书籍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审美的经验与大众接受是否具有规律性?艺术家的艺术思考又以何种方式转化为可供"接受"的美学符号?随着网络时代的信息更迭和大众审美意识的提高,传统形式书籍已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在经济社会中逐渐失去其竞争力,书籍设计必须也必然要寻求新的突破以应对上述困境。从学界对于艺术家书籍作品的概念争议出发,归纳该类书籍的三个主要特征,并以艺术家书籍作品的生产和审美为视角分别对艺术创造与审美接受环节中的自律性与他律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成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阵地。在这样的时代教育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的动画专业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中,更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作品内涵;而教师们也应该在课堂上重视关于学生"艺术性"的培养和塑造。通过对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学校培养的现状的分析研究,并结合高职学校动画后期课程的教学提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可行性方案,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年画以方寸容万有,以尺壁摄万象,承载了民族精神、文化、情感,积累了人民的智慧与经验。木板年画作为时代精神象征的记录者,反映了当时人们真实的审美追求。面对当代社会文化激荡的局面,其形式与功能在现代审美的重新审视下,产生了新的解读,并对当代设计作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先生的邮票设计为例,分析传统年画元素中的色彩语言对其邮票设计风格的影响,从而思考当代设计作品该如何把握好年画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找寻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吴鹏  苏幍 《美与时代》2015,(1):76-78
织绘艺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进行织绘艺术创作时不仅要使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风格,还需综合考虑作品和居室内各环境要素是否和谐一致,如冷暖色调、几何形态、建材纹路、光影明暗、功能需求和人们的审美取向等。这些要素决定了织绘艺术作品最终的形态,只有与这些要素和谐一致才能充分体现织绘艺术作为室内环境装饰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品的表现性深刻与否,由审美对象本身的结构之复杂程度和其中各种相互作用力的强度、由审美对象的简化程度、由作品本身具有的怪诞执性、由表现相对于再现的优越性等四个方面衡量。文章从这四个方面去论述作品是否具有深刻的表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