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代画像石墓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座重要墓葬遗迹,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豪华,墓室内主要雕刻有300多平方米的石刻壁画,壁画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对研究我国汉代雕刻艺术、绘画艺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汉代墓室壁画是汉代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依据关中地区已发掘的六座汉代壁画墓的考古资料,结合墓室壁画中的绘画内容与意象象征,可以分析出关中汉墓壁画中所反映出的汉代社会生活与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3.
壁画即人们直接画于墙壁上的艺术,它的存在主要是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并且有一定的装饰和美化功能。寺院壁画主要表现的是佛教的故事,用壁画庄严佛堂。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试对泰云寺壁画的年代、壁画题材、绘画风格和技法以及相关佛教史内容等进行初步研究。泰云寺壁画对研究唐代壁画题材和相关佛教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代壁画墓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座重要墓葬遗迹,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豪华,墓室内主要绘制有200多平方米的彩色壁画和墨色壁画,堪称我国汉代绘画艺术的最美地下博物馆,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宜兰 《宗教学研究》2006,1(3):177-181
洛阳汉代墓室壁画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是迄今发现的能够代表汉代绘画发展水平的杰作,其古拙的艺术风格和娴熟的绘画技法,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过积极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洛阳汉墓壁画中表现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儒道思想观念。在那些形象生动、奇形怪状的绘画艺术背后,蕴藏了汉代先民对天地自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生命世界的永恒追求,展现了中国神秘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6.
永乐宫壁画是元代寺观壁画艺术的杰作,其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宏伟的独特风格、绝妙的构图技巧,成为中国古代壁画中不朽的篇章。从它的艺术风格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元代民间绘画精湛的艺术特色。永乐宫壁画集历代壁画之大成,继承大唐风格,沿袭唐代正统派的绘画传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元代画风,破译唐代壁画以及窥探民间寺观绘画提供了有价值的摹本。文章重点对永乐宫壁画的背景、构图、造型、线描、设色、风格进行梳理,解读元代寺观壁画的发展,窥探元代民间绘画的特点,诠释元代绘画独特之风。  相似文献   

7.
张轲菲作品     
正艺术感悟:受传统绘画以及学院派绘画风格的影响,油画作品多表现现实主义相关题材,相较于风格迥异的当代艺术形式,我认为传统绘画更能够较为真实的还原当代现状。艺术的魅力也源于此,艺术家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观察,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其表现出来,在创作的过程中,慢慢将不断变化的情愫注入作品中,观者亦可通过这样的作品读出作者的内心,读出作者心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我国考古学者于20世纪末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掘出了丰富的汉代墓室壁画,壁画的表现内容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东汉时期当时的社会风貌,画面出现了山川、牛羊、树林等山水画意象,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这些图像真实生动,有着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及审美意义。基于此,对内蒙古汉代墓室壁画中的山水场景与图像成因、内容以及造型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梳理。  相似文献   

9.
金延林 《世界宗教文化》2015,(2):148-150,2,159
观音像在我国佛教造像中的所占比重极大,而且多为寺院壁画。现存的中国古代观音壁画绝大多数是以勾勒精细、赋彩浓丽的表现形式出现。水墨这一绘画形式,作为唐代以后文入画的惯常绘画手法极少出现在寺观壁画中。丛林寺二十四幅水墨观音壁画,无论在表现题材、形式和手法还是在画面结构等方面,都大异于传统的寺院壁画。作者突破此类壁画常规的表现手法,使用了纯水墨勾勒、点、染;在题材选择和画面布局上也是匠心独运,从技法到图式无不表现出典型的文人画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陕西耀县药王山南庵道教壁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对陕西省耀县药王山南庵道教壁画做了初步描述、分析探讨和求证解释。第一部分"引论",概述宫观壁画,介绍已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同见解;第二部分"壁画的年代",从碑石文献和壁画中人物的衣纹服饰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壁画绘制的年代;第三部分"壁画内容与风格",通过历史文献研究、运用图像分析等方法确认壁画中的主要内容、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第四部分"结论",对耀县药王山南庵道教壁画的创作时间、内容题材和艺术风格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1.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型非衣帛画,制作精美、形象生动、技法精妙、画面内容丰富、构图层次分明、色彩明艳动人、线条行云流畅,充分反映了汉初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成就,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为后人研究西汉的图像学和图像分析学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教绘画始于汉末,盛于唐宋之际。道教绘画除了斋醮法事画外,还包括壁画、宫观建筑中门、窗、柱、梁上的彩绘。法事绘画一般以三清、帝君、神仙、星图等为主,而壁画、建筑彩绘等则以宣扬道教教义、弘扬教化功绩为主,内容多涉及道教神仙传说、经文故事等。建筑装饰上的彩绘,多以花鸟、走兽、山水等为多。几乎中国绘画艺术所表现的领域都能在道教绘画中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道教的绘画艺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民众的道教信仰、意识观念和审美观念。道教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3.
克里姆特作为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绘画大师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绘画风格注重个人内心世界与情感的表达,他结合辉煌璀璨的装饰色彩——金黄色进行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其他艺术家区别开来。克里姆特金黄色的色彩语言运用使绘画作品既有象征主义绘画内容上的深刻思想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装饰趣味性,在艺术绘画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题材选择与作家风格常春文学创作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劳动,文学的独创性产生了风格,这是一个作家的精神个性、思想品格和艺术才华在作品中的集中体现,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中呈现出来的总特点。风格既表现在题材、主题、创作方法等内容诸要素中,又表现在语...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绘画种类,例如西方有油画、水彩,中国有国画等,绘画有多种表现方式和手法,每一种绘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四川藏族题材中国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和其他画种形成强烈的对比。文章通过分析几位画家的绘画方式和表现手法,以地域性为切入点,深度地剖析四川藏族题材中国画表现形式的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16.
宫廷绘画,是汉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汉代政治生活的一个维度,在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上体现出鲜明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特征。在绘画内容方面,它的主题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也有羽化成仙、帝王个人生活等内容。因此,汉代宫廷绘画在"追古"的同时,还要"表今",促使以儒家为主导的政治道德观从中央流布到民间,进而在民间深深扎根,形成汉代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主题类创作在艺术表现语言和丰富的题材上都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形式和风格,现当代绘画的儿童题材创作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理念上都有空前的发展。涌现一批画家对儿童形象情有独钟,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现当代儿童形象的代表性画家,如唐志刚、陈可、刘野、曾健勇等,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解读艺术家以及当代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现象,问题的关心和思考;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童年类主题创作在水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装饰绘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形态之一,有它独特的装饰风格。当代装饰绘画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形式美,高度概括了现实世界,充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深受大众喜爱。画面线条的韵律性是作者传达感情和形成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一种有效手段,运用丰富的线条和合理的主观情感能让装饰绘画具有生命力。两者的相辅相成可以使人们透过装饰画作品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使装饰画线条艺术不断发展更新。  相似文献   

19.
敦煌莫高窟内存在着规模巨大,艺术精湛的壁画,这些壁画的数量非常的多,壁画的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对当代的美术学有着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敦煌壁画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和中国传统的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经过对外来艺术经验的吸收,慢慢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化艺术特征的佛教艺术,也是形成进程中最具代表的佛教艺术形式,它是中西绘画相结合的经典之作。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非常的大,可以说题材、造型、内容、色彩等都是有着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东西方绘画发展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对于现实世界的表达在艺术上描绘的根源在于对客观世界的表达、纪录与思考。鉴于海南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文化艺术发展的定位及风格,文章将东南亚等国家的涂鸦艺术作品对城市的装饰探索作为范例,结合涂鸦艺术特点分析,确立可行性风格创作,为建成新时期的大美海南、艺术海南提供切实艺术创作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