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1877—1927),中国近现代之交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在文学、美学、史学、教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音韵学等多种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卓著成果。在美学与文艺理论领域,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都有开山的地位。他的学术经历屡变,其学术路径大致是:西洋哲学——文学(填词)——戏曲——古文字、古史及训诂音韵——西北地理及辽金元史。王国维研究文学、哲学,主要集中在其学术生涯前期,大致是在1901年至1911年,即王国维转向治史之前。 一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王国维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王国维的美育思想也打上了西方思想的烙印。王国维早期的美学和文学理论西化的痕迹特别明显,因为他是站在西方思想的立场来研究、  相似文献   

2.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理论,其继承了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德国古典美学及西方近代心理学的某些观点,熔中西方美学思想于一炉。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家对于意境(境界)的最基本的理解和规定。王国维在以往"境界说"的基础上有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境界说"的第四种形态,即"叙事形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古雅之在美学上的位置》中把"古雅"提出来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使之成为中国美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转折性概念。中国近现代美学思想主要来源于西方的各种思潮,而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美学理论探讨和艺术实践后的今天,特别是经过开放后近20年的探索与研究,我们回到中国现代美学的起点,重新审视"古雅"的基本性质,对我们研究和探索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是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在他一生的后期中,从事于历史、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创作,表示与哲学分手,但他一刻也没有与哲学分离,无时不受哲学支配。什么哲学支配他呢?叔本华哲学。当王国维宣称他与哲学分手时,他就着手于美学问题的研究。除《红楼梦研究》是美学的著作外,他还写了多篇的美学论文,处处都流露出他对叔本华美学理论的惓惓之情。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1906年)、《文学小言十七则》(1906年)、《古雅在美学上之地位》(1907年)、  相似文献   

5.
东晋著名道士葛洪认为人通过服食金丹能够长存不朽,成为神仙,并以其理论化的神仙之学,使民间道教步入上层士族社会,建立了金丹道派。他追求人的长生久视,有众多修命延年的方法,如行气术、房中术等等,主张内修外养,众术合炼。不仅如此,在他的《抱扑子·内篇》里多处高扬了道家无欲无为、超然物外的精神风采,以及对世界本体──"道"的效仿。道的高远、深旷、微奥,"增之不溢,挹之不匾,与之不荣,夺之不瘁,唯玄道,可与为永"①。神仙道教如果想青睐于士族社会,除了要有玄谈之氛围、精神世界的追求,还要与封建纲常伦理相适应。由…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境界"说美学是一种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身体主体性文艺美学理论。其基本特点在于,审美活动、审美感受、感觉是身体主体性的一种切身性的形式时空、生命时空的"不隔""真切感"身体感感受、感觉。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和"能感之"与"能写之"就是一种身体主体性建构的体现。在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身体主体性美学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身体主体会产生一系列身体感感受、感觉:"境界"("意境""气象")"不隔""真切""工"(即"美")"爱"。因此,王国维的身体主体性美学才是"可信"而又"可爱"的生命美学。从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者说身体主体性美学的学术视野上讲,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美学,除了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美学以外,没有一个美学家的美学理论能够真正深入到如此深的生命境界。因此,未来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就是两个"回到"与两个"转向":回到鲍姆嘉通,回到王国维。转向"身体现象学"、转向"默会致知论"的后批判实践哲学和思维现象学。  相似文献   

7.
<正>毋庸置疑,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 1906-1998)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学家之一。通过《艺术语言》、《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心灵及其他问题》和《哲学、其他艺术和科学的重释》等一系列著作,古德曼在分析哲学、符号学和实用主义的广阔哲学背景中,对艺术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和诊断,并最终构造了一套精致的"艺术语言",不仅肇始了"艺术(美学)的认识论转向",而且导引了此后20年艺术哲学的分析大潮,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尊崇为分析美学最有建树的"四大家"之  相似文献   

8.
赵孟頫,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兼长各体,尤以行书最具代表性,而《洛神赋》则是其行书中的经典之作。从用笔、结体、章法、审美四方面对赵孟頫的《洛神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赵孟頫用笔精纯、圆润,结体严谨、遒媚,章法平和、潇洒。赵孟頫师法"二王",得其笔法,又结合自身的特点,其行书呈现出清俊、典雅之风,而其《洛神赋》将他的审美理想呈现得淋漓尽致。在《洛神赋》中"中和"之美充斥全篇,对后世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贺柳 《美与时代》2016,(9):124-126
从长安的《多宝塔碑》到陵县的《东方朔画赞碑》,当我们沉醉于《麻姑仙坛记》凝重之趣时,不仅要感叹颜真卿的书体之广,更要欣慰他为后世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宝贵文化遗产。将其早期和晚期的书法风格进行对比,探究颜真卿风格的转变,其中家世、师承、民间书法、社会状况都是影响其书风转变的重要因素。颜真卿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壮美磅礴的书风,把中国古典美学的见素抱朴、大巧若拙等美学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他又在学习前人和古法之中开创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开宗立派,终成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4)
正于尔根·莫尔特曼是当代基督教神学界的巨擘,笔者之所以以莫尔特曼作为研究西方基督教思想切入"中国化"语境的探路者,原因有三。其一,莫尔特曼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与推崇者,他有一个中国书房,精读过《道德经》等中国传统经典,并对传统道家思想有精到论著。他在《科学与智慧》一书的最后一章"道:中国人关于世界的奥义一一个西人眼中的《道德经》"中,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书是对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包括美学观、文学观、戏曲观、美育观及其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所作的一次多侧面、多层次的透视和探索,是在对大量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客观公正地进行论述和评价,对海内外有关的某些学术观点,也提出不同见解,给人启迪颇多。王国维一生学术成就巨大,虽说最后以身殉清王朝,跳了昆明湖,令人惋惜,但他在对真理的追求上,却称得上是一位思想解放的先行者。他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大力引进西方美学论著,并使之同传统的中国古典美学相结合,提出了自己一系列新颖完整的美学思想。尽管其中多有唯心主义混杂,但仍无愧为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上闪光的篇章。本书明确地指出,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学说为理论依据,同时又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支  相似文献   

12.
"大同"一词始见于《尚书·洪范》,本是指决断重大疑难问题时所出现的最高统治者的想法与卜筮结果、百官观点、庶民意见完全一致的情况。《礼记·礼运》借用这一概念指称"大道之行"的理想社会,并用107个字的篇幅对"大同"之世作了全面阐述。"《礼运》大同"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整、最系统和最具空想色彩的社会政治理想。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礼运》大同"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立足当时的社会现实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精心设计和描绘了近代中国实现富强文明、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可行路径和美好前景。如果说"《礼运》大同"是传统政治理想成熟的标志,那么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可视为近代条件下"《礼运》大同"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13.
葛洪的神仙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代道教学者葛烘将“仙”作为可学致的人生美学理想,将“真”和“朴”作为“仙”人的美学品格,认为“绝迹幽隐”于山林之中会有助于修养这种美学品格,更容易到达这种美学理想,这就将山水之自然美与修道之神秘美统一起来,构成他自成体系的神仙美学思想之核心。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美学的道德走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国桥 《现代哲学》2008,(2):121-127
妥善安置尘世间的恶,审美与道德具有了一致性.让天才担当道德使命,有如灵光乍现,是康德美学本土化的一项重大收获.在天才所构筑的灵动世界中,王国维在珍视审美质素的同时,还彰显了自由意志的积极意义,展现了汉语思想遭遇康德后的奇特状貌.王国维美学走向道德的深层原因,在于他把道德视为真正的"息肩之所",以及社会长治久安的最后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知道冯唐这个人,源自读王勃的《滕王阁序》,还有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王文中,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词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文一词,提到冯唐,都把他当作一个伯乐来敬仰。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期待像冯唐这样的伯乐,就像大旱之望云霓。近日读《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不仅看到冯唐作为伯乐的风  相似文献   

16.
《乐记》受到了《荀子》和《易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观。其中源于《荀子》一系的美学思想以现成性的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的源泉在于心与物相感,而源于《易传》一系的奖学思想则以生生性的生活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以生活世界的本体为源泉。在以西方主客二元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语境中,现代人对源于《荀子》的美学思想有明确的理解,但对源于《易传》的美学思想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文化“误读”,以致于多数现代学者将其全盘否定。其实,只有来自《易传》的美学思想才是《乐记》理论的精华,它真正代表了中国美学的精神,是西方传统文化难以解读的中国学术思想,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现代最有深度也最有争议的哲学思想家之一的海德格尔,其思想分为两个重要的时期:前期其思想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主要以追问"存在"为主;后期思想代表作则是《艺术作品的本源》,通过对艺术本源的追问,从而做出对真理的解答。在探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思想时,首先应该知道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将诗论和艺术论置于其存在论视野中,正因为如此其美学思想具有了新的理论维度。所以探讨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必须要深入理解和探讨存在论、诗论和艺术论。  相似文献   

18.
《人间词话》的文学观念也是美学观念,具备了美学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而且话语前卫又体系新异,这受当时中国的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影响,也与当时海派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以及能动地选择性地吸收和消化西方文化有关。学贯中西的王国维得风气之先,以《人间词话》横空出世,令人耳目一新,其新就新在富于创造性上。可以说,王国维化传统文论为现代美学,正是以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开现代美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9.
郑秋月 《哲学动态》2012,(4):106-110
魏晋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新的政治教化尚未形成,逐渐摆脱汉儒纲常名教束缚的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与自由。这一时期,玄学是政治形态与思想文化的主导,它主要以古代典籍中最具形而上学特色、包含丰富哲理的《老子》、《庄子》、《周易》"三玄"为阐释对象,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与美学形而上的精神理想来倡导一种道家对天地自然和谐的超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美学思想的第二部分,是他的“游戏说”。1906年他发表《文学小言》十七则,其中第二则是这样说的:“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人之势力,用于生存竞争而有余,于是发而为游戏。婉娈之儿,有父母以衣食之,以卵翼之,无所谓争存之事也。其势力无所发泄,于是作种种之游戏。逮争存之事亟,而游戏之道息矣。唯精神上之势力独优,而又不必以生事为急者,然后终身得保其游戏之性质。而成人以后,又不能以小儿之游戏为满足,于是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