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轶南 《美与时代》2003,(11):35-36
民国时期的旗袍设计艺术具有中西合璧之美,具体表现为: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袍服的形式,又吸收了西式裙服表现女性优美曲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史话旗袍     
郭晓霞 《美与时代》2004,(10):49-50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钟爱,是我们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细细品味,如一首老歌,似一坛陈酒,这不禁让我们唤起对年轻漂亮的国母--22岁的宋庆龄女士素色旗袍的追忆;想起周旋在<天涯歌女>中的纯朴的旗袍穿着;还有横跨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女士对旗袍的钟爱;已逝著名旅法画家潘玉良女士对过世后服饰的要求就是要穿旗袍.特别是电影<花样年华>中20多套美轮美奂的旗袍,更是像一阵风,吹动人们心中对美的渴求.旗袍把中华女性的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历久弥新的旗袍始终是无可取代的国粹,她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  相似文献   

3.
旗袍的演变     
长久以来,旗袍以其独有的魅力,装扮着东方女性的端庄和妩媚。自清朝以来,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传统国服,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它不仅是我国民族传统服饰的精华,而且在国际服装舞台上也占有相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唐装,又称中式服装.作为中国特色服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青睐,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中张曼玉身着旗袍的曼妙身姿,把中国女性的含蓄、端庄、典雅表现得淋漓尽致,折服了台下观众无数.引得大街小巷无数女性纷纷去店里定做一袭属于自己的旗袍。小到一家一户,大到国家首脑会晤,都有唐装的一席之地。因此更好地开发和设计唐装,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开始被提上日程。像《服装时报》和深圳服装行业协会共同主办、深圳衡韵时装有限公司赞助的“衡韵杯”首届中国唐装设计大赛在深圳举办,设计主题为“时尚中国风”;像中国著名设计师吴海燕设计的中华衫;…  相似文献   

5.
旗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注重服装与人体结构的自然吻合,表现的是女性的体态美与身段美.它结构简单明快,造型优美自然,线条生动流畅,表现含蓄,最适合表现东方女性的神采与风韵.旗袍将与新时代共同融入到时刻进步着的社会,融入人类享有的良性时装之中.  相似文献   

6.
仕女画通过对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传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对于女性的审美态度也在变化。历代仕女画都强调作品的审美因素,创造了诸多经典的女性审美样式,从外表到内在都符合理想之美。这种理想化的美的要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或流派。  相似文献   

7.
旗袍作为古典华服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前旗袍时期、旗袍时期、后旗袍时期。对旗袍三个典型时期的结构进行复原和样衣制作,并对样衣进行静态着装下的美观性评价。结果表明,过渡时期旗袍结构及形态最受现代女性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旗袍的创新设计思路,即现代旗袍的设计既要满足现代女性的衣生活需要及怀旧的情感需要,又要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8.
人生随感录     
人生随感录俞水泉美德仔细地考究起来,人的容颜之美要胜过颜色之美,而高尚的品德之美,又胜过容颜之美。容貌之美只能取悦一时,而品德之美方能经久不衰。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美。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结艺术之美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织的装饰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给我们以全方位、多层次的审美享受。它从实用绳结技艺演变为今天这种精致华美的艺术品,不仅具有造型之美,色彩之美,而且都因其形意而得名。每一个结都通过“形、色、意”等的有机结合,综合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不断创新的文化特征,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并随之带来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和环境审美意识的提高。环境艺术是融合多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在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中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及人的行为需求,具有一定空间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它追求的是整体之美,绿色生态之美,特色之美。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国家的女性艺术家来讲,她们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在这些差异性当中也体现着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共性。如俄罗斯女性艺术家在表现艺术作品时经常融入了夸张、大胆的风格,中国女性艺术家在表现作品的时候,其风格会更加细腻、柔和,但这差异性并不影响女性艺术家中独特的感性之美。中国和俄罗斯女艺术家都注重展现女性的地位以及女性的美态,在相关的女性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人体艺术还是摄影艺术,艺术家们都能将女性优美的形态或者独特的气质展现出来。此外,中俄女性艺术家们还注重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将生活的所见所闻化成一个又一个的作品,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桌上摆放着几张放大了的女人照片。有的卷发披肩,身穿入时的旗袍,脚登高跟鞋,妩媚地微笑;有的用纤细的手指捻着长长的辫梢,羞答答地倚柱而立,两眼深情地凝视远方,似乎若有所思。有的端庄矜持,有的浪漫轻佻,有的浓妆艳抹,有  相似文献   

13.
苗族人民喜好养鸟,渊源流长,古今亦然。凡好养鸟,最讲究称心如意的鸟笼。提起鸟笼,人们自然就想起盛产工艺精湛、古朴靓丽、端庄稳重、美观大方、经久实用的鸟笼而远近闻名的黔东南州丹寨县的卡拉寨。说到鸟笼艺术,养鸟爱好便翘起大拇指称道:卡拉寨编制的鸟笼真是鸟笼艺术的一颗靓丽的明珠,卡拉寨的鸟笼艺术真乃闲情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14.
宋词中有大量优美的形象,尤其是呈现出了众多美丽的女性形象。宋词中女性形象的容貌美首先表现在面容娇美,并多从五官具体表现,描写较多的是眼睛、口唇和眉毛。宋词对女性容貌美的表现还包括头发之美和面部装饰之美上。宋词中的女性形象皆美丽动人,既追求容貌的精致之美,也追求清淡的效果,使得她们的容貌呈现出艳而不俗的秀雅之美。除此之外,宋词中女性的容貌美也具有传神之美。  相似文献   

15.
对希波克拉底警句的深层解读--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图透过医学与艺术的联系,深入到医学与美学关系的层面,进而发掘希波克拉底关于"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这一论断的深刻内涵,指出希波克拉底警句蕴涵着:医学是美的职业,它具有崇高地位和独特的重要性;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既然医学是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务工作者就应该重视美学修养,并让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自己的医学实践之中.换句话说,审美修养是从医之必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法艺术之美,体现为线条的力度美,节奏美;结构的灵活多变又平衡和谐的造型美;黑白、虚实艺术处理的章法美;情感灌注的气韵美。  相似文献   

17.
关于濮阳麦秆画和民族工艺发展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濮阳麦秆画是民间手工艺之瑰宝,它吸收了国画、书法、民间剪纸、南阳烙画、刺绣、雕刻等种种艺术表现手法,古朴自然、典雅大方,具有古香古色、灵秀端庄的风韵,是古代传统艺术与东西方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宋璇 《美与时代》2013,(5):115-117
Karen Lamonte(凯伦·拉蒙特)运用丰富细腻的玻璃艺术语言,通过服装、女式镜子等具有女性象征意义的物件来表现女性身份的存在,表达了对女性身份意义的理解,向观者传递出一种古典、柔和的女性美。女性主义艺术可以说是早些年代的热门话题,至今仍有很多相关方面的争论或探讨。一些女性艺术家发起对女性意识的认知运动,进行自我观照,甚至由此产生了很多激进的艺术作品。还有的以身体自喻,借以表达自我意识的觉醒,引起人们对女性身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瓷釉开片是宋瓷追求的一种纹饰美,它不同于釉上或釉下的彩绘,呈现出一种"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美感。瓷釉开片艺术能够获得人们的赞誉,不仅在精神文化层面契合儒、道、禅的内在特质,更是在审美趣味上具有简古淡泊的平"淡"之美,见素抱朴的素"朴"之美,洞察生命的"幽"微之美,破而后立的"破"势之美。总之,其"淡""朴""幽""破"的审美特性丰富了宋代瓷釉开片艺术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20.
宋瓷是我国制瓷艺术史上的绚丽篇章,也是我国制瓷史的顶峰。汝窑则是北宋陶瓷史经典中的经典,如莲花式温碗,造型古朴端庄、色彩高雅蕴润、材质细润滋媚、技术纯熟精湛,不仅具有较高艺术造诣,而且具有令人叹服的技艺和当代实用价值,凸显了瓷制品的造型美、色彩美、材质美、技术美,从古至今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追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