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林语堂先生曾说: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在他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但有人却乐于为他人服务,甚至不顾自己的得失。在我看来,"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和"在他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这看似矛盾的双方本就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意味着主导、支配自己的人生。凡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这些见解并不充分、并不完整,但至少可以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不在毫无主见中平庸了生活、流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剧行业正在以迅猛的速度不断地发展着,无论是电视剧演员的专业素质、文化品位还是作品的数量、质量都在向高、精、尖挺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电视剧无疑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媒介。电视剧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研究我国电视剧创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结合港台地区的深厚基础,发掘内陆地区电视剧创作的新优势,运用好周边的一切文化环境更好地促进我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演得太像了,真想狠揍他一顿!"这里的"他"说的是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胆小怕事、虚荣、怂、作、自私、倔强,由倪大红饰演。大家都说,倪大红真的把苏大强演活了,看得让人想冲进电视教训他一顿。国产电视剧史上,招人恨的角色不少,恨到想让观众爬进屏幕里去"收拾"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4.
正在电视剧《爱的追踪》中,马德庆对他的妹妹文皓说:"你看你做的那些不该做的事,害得大家都不安生。"而她却说:"不安生才是人生。"说实话,人生,很多时候,都是不安生的。这一点,文皓说得没错。可是,一个人如果一辈子都这样,那么他就是失败的、悲催的。人在世上,  相似文献   

5.
京都学派与欧洲虚无主义之间关系的讨论,以西谷启治的《虚无主义》一书为代表。阿部正雄接其后,援引海德格尔的尼采论,继续追问尼采虚无主义的问题,并借此开出东西方哲学与宗教对话的平台。阿部的"空-非佛非魔"的宗教哲学,在他自身"人生顿挫→学问知识下的人生省察→宗教知识下的实存重构→宗教体验下的实存显露"的过程中形成。在阿部看来,"意识的转换"已不再是哲学知识与宗教体验的主流,反而是"存在的转换"才能真正带出智与悲的宗教哲学。欧陆哲学从"意识哲学"转向"存在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田边元与西谷启治对此转向的哲学回应,可说是引领阿部建构其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要素。超克尼采的作为魔的虚无主义,成为阿部宗教哲学不断革新自己的重要哲学任务。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不仅是禅宗的空,还有佛陀为众生说法的慈悲。无与悲,可说是该哲学的基调。  相似文献   

6.
王会廷作品     
正作品简介:人生如戏,生活给每个人都配上了戏服,就应该在这里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不管是开心与不开心,换上了这身衣服,人生的戏就开始上演了!人生如戏,生下的瞬间,上帝便给了你一个舞台,让你演绎你的人生;戏如人生,谢幕的一刻,就宣告了一段过程的终结,一切又重新开始。人生也好,戏也好,在这部属于你的生命剧里,你都是主角,找准自己的定  相似文献   

7.
审视社会治理,人际标识主要包括身份、角色与行动。历史地看,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治理以纲常伦理精神为指导,人际标识主要是等级身份。近代以来,随着人的存在境况由"神人同在"转变为个人本原的"非此即彼",契约伦理成为工业社会典型化的伦理精神。等级身份分化为身份与角色两种因素,社会治理活动更多呈现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组织化的角色扮演。在当前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的存在境况不再是个人本原的非此即彼,而是人的共生共在,一种新的合作伦理将取代契约伦理为社会治理的合作行动提供道德支撑。合作行动成为主要的人际标识,在具体治理场境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合作行动体系中自觉的行动者,通过具体的合作行动来定义自己并证明自己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8.
角色设计不单单是设计一个形象的外表,还需要给它注入灵魂——角色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使角色生动饱满、真实可信。材料动画中的角色塑造需要考虑材料本身的特性和美感,将角色塑造与材料美感完美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材料动画中的角色与其他动画形式中的角色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木偶"。当你在屏幕上看到"木偶"时,你会认为其存在其理所当然的,但是,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展这是超现实和惊人的——它类似于人或动物却没有自己的生活。在无人操纵时,木偶仅仅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一块毫无生  相似文献   

9.
了解二级以上医院护士角色职责现状,为护士角色职责的培养奠定基础。运用角色职责问卷对某市1 148名二级以上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条目平均得分是8. 60分,"护士的尊严应该被患者及患者家属尊重"得分最高,"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得分最低。护士选择"10分"较多的前10个条目中有4条是"与医院实践相关维度",1条是"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维度";在得"0分"最多的10个条目中有6条是"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维度"。研究说明,二级以上医院护士对专业角色职责和与医院实践相关的角色职责认同度高于与社会相关和患者及家属相关的角色职责。因此,提示在护理在职继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均应重视护士对社会、患者及患者家庭角色职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癌症等慢性病意味着病人人生进程的中断。医学人文学者因此关心癌症叙事及深层的社会文化意义,将叙事作为理解病人身份特别是其主体性重建的重要途径。通过回溯癌症叙事研究的类型学传统,指出从"病人角色"到"幸存者身份"都是现代国家治理术的集中体现。但身处多重结构性逻辑的癌症病人,如乳腺癌女性,依然可以主动通过与女性文化、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等自我技术耦合的方式,即认同病人和女性角色以外其他角色的正常,进而实现自我赋权。  相似文献   

11.
<正>一"认识自己"本是写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自从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自己"带到了人间,它就成为哲学对于人生提出的最高课题。但人不是一个既定的、现成的概念,而是一个无限开放、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概念。人就是人的创造活动本身,就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创造、自由生成。人自始至终都在扩展自己的生命,并无始无终地创造着生命的意义。自我创造是永远的,认识自我因此也  相似文献   

12.
人和人格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当于 person(人格)的拉丁语 persona 语源未必确定,但 person 的含义是明确的。第一,意味着演剧戴的假面;第二,意味着假面所表现的角色;第三,具有人格的意义。这是值得注意的。正如早先的爱比克泰德所说:“请记住,你是戏剧作家规定的演剧的角色……你唯一的任务是精彩地扮演限定的角色”。人是作为演员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的。这种角色不限于一个。在每个人那里都交错着若干个角色。个人可以说是角色的交错点。可是,我们不是完全埋没在角色之中的,还具有拒绝角色的自由。因此,我们不仅仅停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孔门的哲学方法,正名具有校定语义与效法类推的逻辑功能。胡适将正名的两种功能渗透于以"易""象""辞"为基本观念的孔子易学建构中:(一)生生变化之"易"包含由简至繁的发展秩序,为易学中的效法、类推提供逻辑基础;(二)效法自然之"象"的卦爻"象",是圣人效法、类推从而创造种种器物制度、伦理道德的根据;(三)揭示卦爻象吉凶善恶以指引人类行动的"辞",作为逻辑判断命题,其效用的发挥有赖于语义的校定。然而,胡适以正名方法进行的逻辑建构并不局限于易学,他进一步将易学推扩到人生与政治领域,使孔子的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成为其易学的延伸。最终,孔子哲学成为囊括自然、人生、政治诸领域的广义的易学哲学。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天命"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德性"的形式落实在个体生命中;二是作为"使命"为个体所感悟而成为其人生动力。这两层含义都与"仁"密不可分。"仁"作为人之为人的本性,其道德力量和自我创造能力成就了"天命"的权威性和原发性。作为外在的力量,"天命"的意义是以一种难以抗拒的道德命令促使个体去实现"仁"的内在要求。于是,"天命"和"仁"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了贯通。当然,完成这些需要"仁"能够自由地呈现自己,也即个体的性情能够自由发挥。自由的性情不仅能够展现"仁",从而实现个体与天地的和谐共在,同时也能让个体真切地体会到"天命"的存在并主动承担之。  相似文献   

15.
正如若许你一个超常的视野,你希望一眼把自己的人生看到尽头,还是愿意看到人生之路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呢?答案不言而喻。精彩的人生永远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被誉为"现代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的白石老人,虽然以画著称,但事实上他是一个诗、画、印、雕皆通的全才。老人精神健旺,在艺术的追求上从来没有"安  相似文献   

16.
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艺术与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一样扮演着中坚力量的角色.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副科"的时代即将结束.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它总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正如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一样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式离婚》这部电视剧中,有一句对白颇刺耳地锤击了我的神经,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反省:40岁的女人除了婚姻已经一无所有。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成年后没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实在不能说是一种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道教认为人、人类社会、自然都是由"道"产生的,因而"物化"在道教思想中被看成是宇宙普遍存在的一种转化现象。随着道教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道教围绕"道化"、"仙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物化"思想体系,其本质在于人与"道"的对立统一,体现的是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道教"物化"思想的审美性在于:"道"的审美需要、"虚静"的审美态度、"与道为一"的审美体验、"无我"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19.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背景下,女性总是以男性附庸的方式出现。电视剧《我是余欢水》剧中的三位女性:余欢水前妻甘虹、女上司梁安妮、女志愿者栾冰然在剧中与男主角余欢水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大众传播语境下对《我是余欢水》中的女性角色研究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身份背后的角色特定性,透过社会化和扭曲化两大要素,从人物身份、性格、行为等表象剖析剧中的女性人物塑造角色刻板化、扁平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前些日子是杨绛女士逝世一周年,许多人又忆起那些充满人生大智慧的话语:"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老人的"淡定"和"知足常乐",受到不少人激赏,大有"相知恨晚"和"人生顿悟"之感。亦有人云:"杨先生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