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我们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我们所绘画的是什么,所表现的又是什么?这是在学习绘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学会表现自己"是许许多多的当代青年踏上艺术之旅的过程中都会听到的一句话,也因此,我们都致力于学习并创作出带有自己独特气息的作品。要如何学会表现自己的感情?如何择一切手段,表达视觉美感以及独特的情思,产生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把自己的感情很好地传达给别人,打动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艺  相似文献   

2.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入了边塞诗的历险主题,通过导入一种独特的恐惧情绪,使山水意象首次作为崇高的审美对象在诗歌中出现。《蜀道难》中崇高山水意象的出现源自唐朝政治环境下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也与李白率直天真的性格和惊绝卓越的才华密切相关。《蜀道难》中所表现的心理历程实际上便是诗人个性的确立、膨胀直至被压碎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心归故园     
孩子的心啊!在故园…… 你美丽的景色令人向往,让孩儿回首扶额,你斑斓的乐园是人间寻求归宿的依赖。当芬芳的圣殿响彻生命深处最欢动的呼声,赞美的歌声就翻动远离故园的思索回归的心事。不由午夜披衣打坐眺望经堂上空生生不息的流星群,聆听天乡慈母为我守侯已久  相似文献   

4.
李白与道士之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表白过自己:“上探玄古,中观人世,下察交道。海内豪俊,想识如浮云。”(《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七《送戴十五归衡岳序》1275页。以下只注篇名及页数)的确,结交豪雄是李白一生行状的一大特色。他交道广泛,在所交豪俊中,有文人学士,也有地方官吏,还有不少是道士或隐士。李白与道士之交往,乃其创作生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个问题是李白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于此可窥见唐代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对李白的出生地进行了论证。他认为,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郭老写道: “唐代诗人李白,以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出生于中央亚细亚碎叶城。 出处见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文》(唐代宗初年曾任命李白为左拾遗, 于时李白已死)。新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在李白死后五十五年。其文有云: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  相似文献   

6.
唐帝国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与几代人的辛勤经营,于玄宗开元年间达到鼎盛阶段.此时"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国力如日中天,百姓物质丰厚富足,精神超拔腾跃.丰富的物质滋养着唐人的情感世界;任侠的社会风气鼓舞着个人发挥才识能力;频繁的边塞战事给个人提供建功扬名的机会;对个人主体性的尊重,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宇宙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宽容、积极的文化政策吸引了多方人士的到来,使得多种外来思想在国内自由传播,并为儒、释、道等各种思想提供了共同发展的平台;尊贵、雄浑的大国气象坚挺着唐人意气飞扬、天真烂漫的青春理想……这些都奠定了文坛高亢激昂、超迈明朗的基调.雄奇、豪放、热烈的情思蒸腾奔涌,在血气方刚的盛唐时代,诸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之类的豪情层出不穷,随处可见.诗人抒写的豪迈气概与激昂情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如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此诗气势贯穿,纵横驰骋,莫能阻挡,可以看作是盛唐文人豪气与时代精神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一门有着浓郁的东方情调的民族艺术,它把造化与心灵相融合,变具象为抽象,化物态为情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和思想感情,成为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学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性情的陶冶,意志的锤炼和精神文明的培育过程,因而,书法教育有极好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白一生与仙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立身行事及诗歌创作深受其影响.无论是在蜀中还是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漫游途中,他都乐于游名山探仙道,并结识了不少有名望的道士,如司马承祯、吴筠、元丹丘、胡紫阳等.李白的诗中多有神仙、紫霞、天宫楼阙、琼阁仙山等仙境的描述,足见李白对道教之倾心和道教对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想象瑰丽奇特,比喻新奇大胆,开一代浪漫主义之先河,无愧“诗仙”之称。也许少有人注意到李白的诗歌中有一个值得研究的地方,那就是大量动物意象的使用。这些意象有以下特点:其一,李白喜欢在动物前面加上色彩明丽的形容颜色的词;其二,在动物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及情怀,尤爱鹿、大鹏、马等动物。下文将就以上两点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李白开博     
翻开历史这本书卷,在唐代这一章节上,最显眼的莫过于诗仙李白了。李白在唐朝某个网站上开通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博客。同样是开博,为什么李白他老人家的博客就可以红遍大江南北,流传千古?时至今日,笔者罗列其文,断章取义,以博君一笑:  相似文献   

1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人们对李白的身世、遭遇以及他的身世、遭遇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却知之甚少。在此,笔者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点看法。或许对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有所裨益。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无论是盛唐诗歌的神韵,情韵,还是气韵,都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李白是继屈原以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们称之为“诗仙”。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道士李白所属道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社会中,李白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因为从小学课本开始,李白的诗歌就成为少年们认字习文的范本。为什么他能够写出千古传颂的佳作?对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但有一点却是不能回避的,这就是他的诗歌作品蕴涵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所以,研究李白与道教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准确理解李白作品思想内涵的不可缺少的环节。鉴于此,学术界早已有人写出专论,例如李刚教授在《宗教学研究》1988年2-3期合刊本上发表的《李白与道士之交往》一文就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此后,还有一些学者陆续发表文章探讨这个问题。从现有文章来看,学…  相似文献   

13.
酒语     
中国人最爱酒的是李白。李白行于酒亦眠于酒,思于酒亦梦于酒,生于酒亦死于酒。我常征想,如果没有酒,不知还有没有李白?  相似文献   

14.
漫说谪仙     
黄景春 《中国道教》2006,373(2):28-31
说起谪仙,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其实谪仙这个名称并非从李白开始,也不专指李白。谪仙从哪里来谪仙之说是我国古代神仙信仰的产物。神仙包括神和仙两种崇拜对象。神是先天存在的,是各民族文化中所共有的;仙,也叫仙人,是人经过修炼之后,获得长生不  相似文献   

15.
酒语     
一中国人最爱酒的是李白。李白行于酒亦眠于酒,思于酒亦梦于酒,生于酒亦死于酒。我常在想,如果没有酒,不知还有没有李白?唐朝的月亮,从李白的酒杯中升起;唐朝的风,似乎都带着点儿酒味;唐朝的诗歌,似乎都被酒浸泡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诗中写到酒的诗就有千余首,李白现存千余首诗中涉及酒的达170首。他常常把酒溶入诗中,把诗泡在酒中。酒  相似文献   

16.
坦荡真诚的人格美——李白赠内诗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一生写了许多妇女题材的诗歌,特别是创作了大量的赠内诗,这些诗篇充分反映出李白坦荡真诚的个性和平等进步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正> 音乐是最易引起心弦共鸣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令人情思绵延,或热血澎湃,甚至能诱人情不自禁地击节顿足,翩翩起舞。佛教音乐,古雅、清净、庄严、静穆,曲调优美深沉,有著独特的宗教氛围,使人沉浸于光明祥瑞、清净安宁、庄严肃穆的感染之中,收摄浮躁涣散的心神,从而引发出潜移默化的宗教体验。佛教把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乃梵语音译,为"堪忍"之义),娑婆  相似文献   

18.
关于谭处端"斗是"的含义,有较大分歧。本文从谭处端心性修炼的基础出发,分析了言志之后谭处端心性修炼的特点,指出"是"指心中的情思杂念,"斗是"指"斗战无明",以道心化解情思旧欲。要求时时觉察心中所生之念,无明心一旦出现,即以空灵真性克服、化解,直至心地灿烂灵明,合道达真。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画写生是画者将自己的情思与客观物象结合在一起形成“胸中之竹”,然后运用绘画语言将“胸中之竹”表现出来,只是在这整个过程中,画者需做到在定心静观、抓住物象的“质”后再加以表现,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物象的“真”、“意”、“趣”.  相似文献   

20.
在不发达地区,城镇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依托该区域的地域性文化。目前,城市景观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景观不仅要用形式表达,更需要用独特的历史文化来表达。地域文化是区别不同地域的关键,受自然地域及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及乡镇的分布特征复杂多变,产生了不同的景观,这种区域性的景观标志着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相辅相成,形成独特文脉和特色人文的景观。热贡地区,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该区域拥有多民族和谐共存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大自然创造的独特自然风貌。通过对热贡地区聚落分布的原因及特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区域独特的自然风貌、宗教文化及民风民俗对县域、城镇、乡镇、村庄等范围的聚落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