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资源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石,主要由学校建设,但又不仅是学校层面,也包括课程教学的主体,区域文化、行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人、物、财力资源整合。通过分析手机与课程的关系、高职学前教育《绘画》课程资源,探讨当下将手机引入课程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从而为高职院校"课堂无手机"制度制定与完善提供一个参考个案,也给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生需要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加强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住宅空间设计"既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又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行业状况,制定符合现状的教学内容和模式。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住宅空间设计"课程存在课程设置陈旧、教学管理缺乏柔性、教学资源投入不足、教师教学缺乏沟通、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必须紧跟前沿技术,改善教学设置,进行以赛代练,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搞好校企合作,加强教师协同教学,使授课方式多元化,这样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能更好更快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3.
当前美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实践活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草率、师资力量匮乏、课程教材有限、地方特色文化未能与美育课程结合等方面。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主要通过顶层设计突出"大美育",重视马克思主义美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美育发展规律、利用地方区域文化,打造特色美育课程等。新时代加强高校美育课程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层次的美术教育专业为培养基础美术教育师资提供保障,为了适应新时期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高职高专层次的美术教育专业建设要不断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完善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习实训内容、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更新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特色的美术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群。  相似文献   

5.
从通识教育来看中国古典文学类课程,存在着两大问题:第一,从教学内容维度看,当前中国古典文学类课程大都还是中文专业教育的概论版或精简版,对如何吸引大学生与修习者更有兴趣接触和阅读古典文学原著的创新不足;第二,从教学资源维度看,尽管一些课程尤其是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MOOC"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由于平台限制,多为碎片化,对现代艺术传播资源利用不够。通过四门大学艺术慕课对比,提出中国古典文学通识课程内容编制与教学资源由近及远的传播理念,从孔子"兴、观、群、怨"审美之维,将现代艺术传播资源融入中国古典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逐步探索建立适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但很多院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盲目效仿本科院校,专业发展不能以当地项目为依托;有的课程设置与工作室教学关系处理不好;有的师资不足,经费投入不够。要保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的良好运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整合社会多方资源,深化、完善工作室的教学条件,引入项目教学,采用"传统教学+工作室教学"的模式,加强工作室团队建设,和企业技术人员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一起参加工作室教学,加强工作室的管理机制以及教学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7.
目前所有高校都在进行学校课程的改革与优化,为了探索出一套适合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的课程计划,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资料,专家访谈法了解课程设置标准,综合分析法归纳研究内容。针对河南省体育选修课中存在教学管理不完善、学校场地与硬件设施不齐全、考核制度死板、某些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缺乏、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与学生重视程度低等问题,对河南省体育选修课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线开放课程以其便捷、直观、高效等特点逐渐进入各大高校的教学领域,在其背景之下,高校公共美育教学课程改革也刻不容缓。高校公共美育视频微课教学模式内容短小精悍,课程结构紧凑,设置时间短少,能够更好的分解课程教学内容,直接明了的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各大高校所接纳,成为高校公共美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9.
试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冀学锋 《道德与文明》2002,(1):56-58,69
高校传统德育课程设置与学生育德实践表明 ,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构建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应纳入隐性课程理念。构建这一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四类内容 :即知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隐蔽性德育课程和渗透性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大倡议,目的是要联合周边的国家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广西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前沿阵地,在与东南亚的经济往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广西要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进行自我的优势发展,必须要抓住机遇。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要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人才是创新的主要力量,所以说创新的加强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力量的强化。就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来看,"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全面启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西高校强化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现实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1.
华侨大学的境外生指的是在校就读的国外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境外学生选读华侨大学的美术学、艺术设计专业,考前不加试素描、色彩专业实践课程,但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基础。但是,境内外学生采用同一的课程设置、学时设置、评分标准,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往往是境内生、境外生"一刀切"的简单模式,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华侨高校境外生美术专业新的培养模式应该从课程要求、授课形式、教学方法、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觉有效地利用所学知识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2.
魏巍 《美与时代》2014,(6):59-60
教学资源也称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益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多科化和综合化已成为独立建制普通本科医药院校"集体"发展演进趋势,专业设置"泛化"问题日趋严重。阐述了独立建制普通本科医药院校专业设置"泛化"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导致在这些院校专业设置"泛化"的主要成因与其不良后果;从与医学(药学)学科的相关性和互补性、非医学类专业与医学类专业的教育资源共享性、医学类专业特色建设、严控非医学(药学)类专业布点范围、转变高校发展理念等方面,阐述了独立建制普通本科医药院校专业结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校美术教学的科学合理性是教师工作者的长期探索的方向。近年来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微课这一具有网络信息时代特征的教学资源的涌入,在西藏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掀起一股热浪。微课平台的建设与运用将在西藏高校美术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效地提高高校美术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绘画专业是艺术学的基础,其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而随着国家新文科建设的推进,高校绘画专业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绘画专业要根据地方特色和时代的要求进行调整。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绘画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和跨界融合,以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体系改革。当前地方高校绘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缺少多样性、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团队需要提高专业素质、缺乏行业连接和职业规划等,阐述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绘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的意义,如更贴合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推动文化交流和突破传统局限等,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代画院推动了宋代绘画的蓬勃发展,其教育理念对当代高校通识美术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阐释宋代画院发展的原因和背景,分析宋代画院教育与当下教育的相似点,结合当今高校通识美术教育存在的考核制度过于简单、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弊端,探讨宋代画院课程设置对当代通识美术教育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部分医学院校合并前后人文课程设置的比较,发现合并高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较合并前趋于完善与优化,通过比较,发现合并高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中还存在随意性大、与医学结合不强等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资源是高中美术课程开发的基础条件。我国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内容丰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我们可以借鉴不同区域之间的美术教育资源来进行相应的校本开发,形成地方教学特色,同时加强区域之间的美术教学研讨活动,实现美术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充分结合美育和德育的要求,以便于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从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及其基础课程的本质特点入手,分析"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在高校中传统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对比分析部分国内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建设性地提出以燕京理工学院在进行改革中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改革措施,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设计思维与方法"教学涉及多个艺术创新领域,应该注重文化产业中不同领域、不同项目的现代艺术流派在设计思维上的应用,以突破传统设计与绘画表现为视角,以开发学生设计思维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提出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创新构想,提升高校培养具有设计思维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作为艺术设计课程创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9,(6):213-216
网络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思政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招生宣传、心理健康方面,都遇到新的挑战。本组笔谈聚焦新媒体、大数据对当代中国高校的影响。史国君用调查数据表明,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认知总体正确、政治认同度较高、政治实践参与较积极,但政治信仰教育、网络政治信仰教育方式等方面还亟待创新,建议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多方位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赵亮等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动因和依据,尝试在课程体系方面促成二者的融合;石沁禾认为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下,要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高等教育亟须探求"商能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唐玉生认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克服传统粗放型招生宣传模式的不足,而基于历史数据及动态数据分析的招生宣传模式,为精准化招生提供了可能性,为高校高质量招生宣传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季海菊关注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认为教育理念的落伍、数据素养的欠缺以及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不足,都弱化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力、感召力和控制力,构建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确立大数据理念,整合教育团队,开发数据平台,加强子体系建设,将大数据技术有效地运用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而提升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