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馨 《美与时代》2016,(10):62-63
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1936-),是当代西方具象绘画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深植于西方绘画传统,又明显属于20世纪。就洛佩兹对传统的态度方面结合后现代意识形态进行更加深入地梳理,并着重考察他对现代、后现代思潮作出的回应,及他与自己所处时代的关系在作品中的反映。他对待传统与20世纪艺术潮流的去个人中心主义态度值得我们思考,他的看法对今日我们思考艺术传统与时代性的关系问题,甚至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米勒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他的整个艺术发展轨迹也奠定了他突出的艺术成就。关于米勒的绘画,本文以艺术家早期的绘画题材为观赏视角,试图从一个探索的轨迹中发觉艺术家潜在的艺术本质和艺术积淀,通过对肖像画和故事画题材的解读、形势与内容的分析,更深入的呈现出艺术家艺术成就多面性色彩。  相似文献   

3.
田力  赵岚 《中国道教》2012,(4):33-37
20世纪大画家张大千是当代中国最耀眼的艺术家之一,以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屹立于中西画坛。他的作品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审美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技法,开拓了中国画的意境、风格。张大千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全面、传统功力深厚的画家,他自身的艺术修养与美学素养是其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绘画史上,吴冠中的艺术思想与实践成就可谓是举足轻重。他借鉴西方绘画技法,融合中国传统绘画,强调艺术创作要"美",要服务于人的精神与心灵。梳理吴冠中的艺术绘画作品可以发现,形式美一以贯之,但又不失传统,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韵味与情调。文章围绕吴冠中的艺术作品,探究其形式美特点,并就其形成因素展开挖掘。  相似文献   

5.
克里姆特是19世纪下半叶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可以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无论是在艺术理论还是在艺术实践方面,克里姆特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诸大师相继逝世,意大利的艺术开始进入了一个低潮阶段,欧洲绘画陷入重复与矫饰。然而此时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it Caravag-gio,约1573-1610年)出现了,挽救了颓局,他的艺术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并且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是一个艺术运动与艺术思潮层出不穷的时代,各种画派顺势而生,把欧洲艺术的发展推向高潮。霍金·索罗亚是19世纪末西班牙的一位著名画家,他在传统绘画风格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绘画的光色特征,以阳光与海为主题为观众展示大量充满热度与希望的生命力作,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文章以霍金·索罗亚中期阳光与海为主题的外光绘画作品为例对索罗亚的绘画作品进行解析,并探索索罗亚的绘画风格给予人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塞尚是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城市埃克斯的普罗旺斯,后期塞尚来到法国巴黎学习绘画。由于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塞尚的风格逐渐与印象主义者分离,塞尚的绘画逐渐脱离印象主义的流派,他忠于自己的绘画创作方式并取得了相应的艺术成就。塞尚的绘画强调艺术的纯粹性,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塞尚作品中一直保持着一种冷静、平衡、结实的感觉,塞尚专注于对明暗、体积及空间关系的研究。他的绘画中所体现出的立体主义的倾向更是为之后立体派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同时他的绘画也成为了构成形式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国画家,出生于一个波兰的艺术家庭。作为20世纪仍保持欧洲风景画、静物画、主题画和肖像画传统的具象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作品的风格把东方和西方的绘画艺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套绘画风格体系。  相似文献   

10.
林风眠是提倡"中西合璧"绘画的一代大家,他在20世纪初留学巴黎,现代艺术的浪潮促使他思考中国传统绘画的变革。毕加索的创作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美学形式上都对林风眠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林风眠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寻找表现元素,运用中国画笔墨结合色彩,同时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语言,创作了具有变革性却不失抒情写意的独特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1.
古塔斯夫·克林姆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具个人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从被称为"历史画的继承人"到成为维也纳现代主义艺术的开拓者,其绘画理念的创新性与开放性对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画面以极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性而闻名于世,由于画面中的某些隐喻太过引人深思,也有人称他为象征主义大师。文章分别对克林姆特早、中、晚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进行赏析评论,探讨他在不同阶段创作中个人绘画理念的差异以及绘画风格的演变,以期对他的绘画语言做出更深入、更具有创新性的阐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3.
《思维与智慧》2010,(3):I0001-I0002
米罗(Joan Miro,1895-198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瓷艺术家。绘画单纯有趣,用色极精,限于几种基本色。他多才多艺,一生创作颇丰,不仅在绘画的多种门类(油画、版画、水墨水彩画、壁画)中堪称大师,而且在陶艺、雕塑、服装和舞台布景多方面成就斐然。米罗的艺术体现了对现实的超越:穿过成人的功利观念,找回孩提时代的天真,归于自然而然的原始生命。  相似文献   

14.
作为知名的备受争议的书画家,李老十一直都以其极具个人风格的艺术特点与荒诞、大胆的绘画题材为艺术界所瞩目,他所创作的"残荷"系列与"鬼打架"系列都成为了他极具个人魅力的象征性符号,而他深负戏剧性的艺术生涯也为他的绘画之路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他的悲观厌世、他的不入俗流、他的避世逃脱、他的英年早逝都令人感到唏嘘不已。毫无疑问,李老十的绘画极富艺术表现力与创作张力,在结合传统笔墨的基础之上,融合了个人对待绘画的独特理解和内心中深沉激昂的情感,在画面中呈现了一种具有西方艺术流派"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构成元素,这样一种风格的形成,对于我们研究李老十绘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有很大的指导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正伊斯兰纹饰艺术充满素雅、流畅的艺术魅力,当它们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互相交流、互为借鉴、相互交融之后,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一纹饰艺术是伊斯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斯兰纹饰艺术被广泛使用于建筑、绘画以及各种工艺美术中,它以几何图形、植物花草纹和文字书法为基本素材,  相似文献   

16.
李可染先生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积极倡导中国山水画革新的绘画大师,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李可染的山水画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绘画中的表现形式,把光影效果运用到绘画之中,特别是逆光山水,同时以积墨、泼墨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感而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东尼·塔皮埃斯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西班牙艺术家。塔皮埃斯的艺术语言由两部分组成:主观与客观、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一方面,塔皮埃斯热衷学习和研究东方文化,他创作理念的来源也与东方文化有着深深的联系;另一方面,塔皮埃斯一直坚持西方绘画中抽象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言。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塔皮埃斯对东方文化的探索与呈现——对东方哲学的理解、对东方艺术的认识以及对“东方意识”的表现。塔皮埃斯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会将物象进行抽象变形,主要是用来强调物象背后暗含某种哲学性的内在真实。他的创作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东方哲学,同时他在研究东方文化时,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得作品具有一定的东方气质。这对研究塔皮埃斯的绘画作品中的“东方韵味”具有重要的意义。塔皮埃斯就像一位掌舵的船长,促进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艺术领域中的交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艺术呈现多元化,材料与技法手段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格局,表现方式更为自由,审美需求和艺术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绘画也在不断地自我发展和革新,许多从事坦培拉绘画的艺术家对坦培拉绘画的技法、材料、题材等进行探索,转变了坦培拉绘画作为传统绘画在当今艺术领域的尴尬状态。坦培拉绘画中引入综合材料,在丰富绘画材料技法、艺术表现力及对传统绘画的传承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莫迪里阿尼将雕塑美学的特征融入到绘画作品中,成就了其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和"高贵单纯"的美学格调。莫迪里阿尼绘画的雕塑之美具有精神之美和形式之美,其画作的雕塑美学特征在不同绘画时期有具体的表现。年少的经历和审美倾向奠定了莫迪里阿尼绘画中雕塑之美的形成基础,这种雕塑美学特征的形成还受到雕塑家布朗库西以及20世纪初以巴黎为中心的艺术环境的影响。探究他粗狂原始与高贵典雅之美产生的原因,可以更好地理解画家创作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思维与智慧》2008,(4):I0001-I0002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