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山水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历史文明的进步与象征。传统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笔墨表现和空间意识形态。山水画的空间意识不仅表现在现实"可行可游可居"的形态下,更多地体现其精神境界的特征,呈现一个充满诗意、有韵律的空间。由于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山水画的空间表现以独有的视角和审美意识呈现虚无的境界,这种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是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一环,其详尽地诠释了中国画所特有的透视方法并从绘画实践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由中西方绘画透视特点的不同为起点,延伸至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三远"透视,简要介绍其不同理解角度及后人对其的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3.
宋明理学与传统山水画的构建研究通过对中国山水画"观念"的深入剖析,结合演变过程中的时代哲学思潮,论述山水画创作的意识观念,系统展现中国传统山水画特有的艺术精神。传统山水画成熟于两宋时期,这一过程似乎与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发展演变同步。从义理分析和部分画论研究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泉煜 《美与时代》2023,(7):123-125
中国山水画与书法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艺术风貌。通过分析书法技法在山水画中的应用,可以发现书法技法不仅在山水画构图、线条和墨色运用上产生影响,还在山水画情感表达与艺术意境的营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简要概述书法技法与中国山水画,从线条的运用、墨色的表现、字体的选用、笔画的变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山水画笔墨中书法技法的体现,并从山水画崇尚书法之美、丰富山水画表现形式、传达山水画情感与意境等方面重点分析书法技法对中国山水画笔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局限性和束缚,使现代山水画具有一种新颖独特的意蕴,这也是山水画艺术构成性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画历史悠久,自人类文明开始时,中国画就开始衍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画是一整套完整而全面的艺术体系,对传统中国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弘扬、发展、创新传统中国文化,并借鉴和吸收西方艺术文化。文章主要阐释西方构成艺术对当代山水画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当代山水画构成形式在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对其创作意义和表现技法进行研究,对构成艺术的借鉴、吸收、包容、继承和创新是发展当代山水画重要途径,采用新技法、新理念、新思想促进山水画的改良,加强和提高当代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黄宾虹是中国现代卓越的艺术大师,是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画家。他的山水画艺术浑厚华滋,笔墨高妙,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极具个人风格的"书写式"创作手法,对其以后的山水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当代"黄宾虹热"的背景、对黄宾虹艺术"书写意识"的界定、书写意识的主要来源、强化过程、在绘画中的体现、书写意识的扩展等方面,试对黄宾虹绘画艺术中的书写意识做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塞尚的感性透视到中国的散点透视,从"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探讨塞尚风景画绘画与中国山水画中西两个美学体系在透视观与自然观中对于"自我"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郑芳 《美与时代》2004,(2):16-17
中国山水画不仅代表着华夏民族的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 同时也传达着对宇宙自然的无止境感悟与 " 天人合一" 式的永恒探索精神。这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识具有运动、开放、多维和无限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画作独特艺术之一,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艺术瑰宝,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将山水画作的特点以及中华韵味彰显出来。中国山水画又称水墨画,其一笔一画都体现着画家的心境以及所传达的情感,其不单单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包含了满满的人文价值。而基于国画"六法"的中国山水画,借助其系统的理论进一步针对画作的内在精神、气氛以及构图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此,有必要就国画"六法"背景下中国山水画的具体艺术表现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主观思想的二维体现,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一幅幅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画卷,可谓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并且在路径的转变、时间的推移中带领我们渐入佳境。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是如何被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呢?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艺术手法和意境传达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艺术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画种,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它在中国艺术乃至世界艺术中都独领风骚。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山水画形成了它别具一格的风貌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山水画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向世人展现了山水画千姿百态的精神面貌,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在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将大自然的纯真景观与中国水墨的特点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中国山水所蕴含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山水画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伴随着历史的演变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山水画中的内涵价值得到了不断的丰富,拓展了各种创作手法以及绘画方式,代表了不同时期文人的精神面貌。文章对山水画符号体系所产生的历史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符号的汇集方式以及创造特点,寻找符号形式在观念和绘画过程当中的共同点。山水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意识,体现出了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3.
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文章从哲学观与绘画空间表现特点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力图发现中西方艺术创造的规律,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华 《美与时代》2006,(8):30-32
形式美是美的重要表现形态。山水画的形式美是形式因素线条、空间、色彩、笔墨的组合美。同时,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艺术门类,其形式美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北宋中后期的郭熙是继五代以来全景山水画创作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前人绘画创作经验和自己的绘画实践后,在理论上创立了"三远论"。它不仅概括了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对空间关系的处理,而且还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空间审美意识。郭熙以其卓越的成就把五代以来相对成熟的山水画论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笔墨是架构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历史积淀之上,有别于西方绘画里的重写实、重透视、重明暗等艺术特点,是中国画高度精炼的审美体现.山水画笔墨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和丰厚的审美情趣,笔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既是画家对自然山水的体悟摹写,也是山水画家人文精神与品格的无限外化.  相似文献   

17.
李可染先生是20世纪中叶以来积极倡导中国山水画革新的绘画大师,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李可染的山水画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绘画中的表现形式,把光影效果运用到绘画之中,特别是逆光山水,同时以积墨、泼墨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感而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愈来愈注重思想和意识领域的丰富和发展,山水画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具有美学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结合的重要特征。山水画的传统精髓在于"道",是中国画之所以具有中国性的要义所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山水画艺术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求在山水画教学中应该进行适时的变革,从而实现山水画精神和艺术造诣的代代相传和精炼提升。当然,当代的山水画教学体制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学校环境下的山水画教学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并且顺承中国传统美学教学思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强化美术功底,形成自我的专业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空间表现来源于对自然宇宙节奏变化的体验,是人的变动不居的心灵,是情绪感染化的空间,其内在意识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音乐化的中国人的宇宙感。讲求物我为一,把人本身理解为自然宇宙的一部分,理解了自然宇宙也就理解了人自身,其经营位置强调的是艺术的需要而不是实体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时期开始发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伴随着时代和思想的变迁,中国山水画逐渐成熟并形成自身的独特魅力。观中国山水画,感叹水墨色彩展现的宁静淡雅之美,同样感叹山水画作的构图所展现的意境之美。中国山水画的构图体现的是画者对于山水画的艺术加工,体现的是对于山水之美的整体把握。观中国山水画作,开境一般用分疆三叠两段的方式,追求自然之美。简要分析中国山水画作的构图技巧与方法,寻求山水画作的形式之美的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构图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