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微信上有个特别火的"乖巧宝宝"表情包,不要小看这个表情包,光靠打赏就让发明者赚了50万元。而发明者就是20岁出头的钟超能。钟超能在大学学的是动画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在广州一家设计公司工作。一天,他在微信群里聊天时,发现大家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表情包,什么金馆长、嗷大喵,层出不穷,这些表  相似文献   

2.
意雯 《天风》2016,(12)
正[中国经济网]最近,"葛优躺"、"熊猫瘫"等表情包走红网络,随之出现的是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开来的一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这些散发着绝望特质的话语,配上生动的表情包,成了新聊天形式的流行内容。[随感]这种自嘲、颓废、麻木的"丧文化"流行,与年轻人本应有的朝气蓬勃的特征格格不入,如此现象,值得警觉和深思。现代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试论网络文化的心理代偿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玫 《心理学探新》2004,24(4):17-19,61
e时代,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网络文化的狂欢性角度,探讨了网络文化在心理代偿机制中的独特性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时代下,如何弘扬地域文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探讨广西地域文化,通过广西地域元素与微信表情包地融合,呈现微信表情包中的文化内涵。以便于人们在日常沟通中记起乡愁,不忘家乡的地域文化,并不断地将这种文化价值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们在制作、收藏和传播表情包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快乐和满足,所以如果把制作表情包作为课堂的内容,就易于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主动探求的意愿,同时还能达到"学用"结合和"学创"合一的教学目的。如能真正融入到研究和制作过程,其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并且还会因为个体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求知氛围中提高核心素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网络表情形象设计是以图形、文字为基本元素而构成的网络社交符号。信息时代,通讯软件的进步带动了网络表情的设计和创新,网络表情符号通过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语言信息形式弥补了文字交流的不足之处,使线上交流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7.
在人与人交往中,认识他人是很重要的,而我们要认识一个人,除了观察其言行和外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观察其表情。表情是一个人內心情绪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个人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它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交流作用。 一个人的表情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可分为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体态表情。  相似文献   

8.
惊讶表情因其没有明确的效价信息在六种基本情绪中较为特殊,有关惊讶表情效价识别的研究一般使用静态的面孔材料且实验范式相对简单。研究发现惊讶表情具有默认的负性解释偏向,且情境信息可影响其效价识别。同时,惊讶表情效价识别在年龄、加工方式及人格特质均存在稳定的个体差异。未来的研究需提高面孔材料的效度,并将实验结果推广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抬火轿作为一种民间舞蹈,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性和约束性舞蹈。它在规则与释放、约束与发泄之间隐匿自身的狂欢表达,从里到外抒发的都是人们闹春节的喜庆和丰收的喜悦。结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和表演理论,可以从口头表演、"躯体"、表演等角度所包含的对立面中,揭开高抬火轿在口头文本和表演内容中显现和折射出的狂欢性的人性释放。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了个体悲伤表情识别能力对其疼痛共情的影响。先以表情分界测验将被试分为高、低悲伤表情识别力组,之后让两组被试接受疼痛共情脑电测试。结果显示:在ERP成分N2、P3上,悲伤表情高识别力组观看疼痛与非疼痛图片时的波幅差异比低识别力组的更大。结果表明:悲伤表情识别能力会影响个体疼痛共情;悲伤表情高识别力个体在疼痛共情的早期自发加工以及晚期有意识认知评价之上,均强于悲伤表情低识别力个体。  相似文献   

11.
人际互动中表情抑制会有怎样的社会心理效应?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设计两位陌生被试讨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令一方抑制情绪表达,另一方自然表达。结果显示,表情抑制组正情绪和自我真实感降低,对同伴负面看法和人际隔阂感增强,交谈融洽度下降。另外,表情抑制习惯缓解了表情抑制所引起的自我真实感降低。研究表明,社会互动中表情抑制将引起系列社会心理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自闭症儿童在识别低强度(10%,30%)、中强度(40%,60%)和高强度(70%,90%)的愤怒和开心面部表情时,识别情绪类型的既有能力和差异。采用表情标签范式,用E-prime软件在电脑上呈现不同强度的3D合成面部表情刺激,分别对10名自闭症儿童、10名正常发育儿童和10名智障儿童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在低强度表情时具有面部表情识别障碍,其对不同强度面部表情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智障儿童和正常发育儿童;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正确率与面部表情强度呈正相关,面部表情强度越大,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越高;自闭症儿童对低强度面部表情识别时,对开心表情的识别正确率高于愤怒表情,但是,在中强度和高强度面部表情识别时,存在显著的愤怒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框架效应和共情–助人行为假说,以82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探讨了网络募捐中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意愿的影响,并考察了目标框架的调节作用以及共情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目标框架调节了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影响。在积极框架下,消极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积极影响显著高于积极面部表情;而在消极框架下,两种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了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共情在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目标框架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14.
表情是人类心灵的映像,是一个人内在情绪的外在表现,是反映一个人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的一个“窗口”。作为担当着幼儿启蒙教育神圣使命的幼儿教师,其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将会对幼儿情绪、情感乃至心理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丰富的,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和对事物的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Young编制的IAT量表从382名青少年中筛选出网络成瘾倾向者15名,非网络成瘾控制组被试18名,利用视觉搜索范式比较了两组被试对真人面孔和卡通面孔表情的注意偏向差异。结果表明:(1)在注意快速定向阶段,当要求被试快速准确地从中性面孔矩阵中搜索高兴或者愤怒面孔时,相较于控制组被试,网络成瘾倾向者搜索愤怒面孔更迅速,尤其表现为对卡通愤怒面孔的快速定向优势;(2)在注意的维持和脱离阶段,当在愤怒或高兴面孔矩阵中搜索中性面孔时,相较于控制组被试,网络成瘾倾向者在更具威胁性的真人愤怒面孔矩阵中最难脱离。结论:网络成瘾倾向者具有负性注意偏向特点,表现为对负性表情具有快速定向和解脱困难。且相较于控制组被试,网络成瘾倾向者对卡通面孔注意定向更快而更难从真人愤怒面孔矩阵中脱离,也说明了其注意偏向主要为对负性信息的注意解除困难。  相似文献   

16.
以193名儿童为被试,采用表情识别范式,考察5岁、6岁及8岁儿童的基本表情识别能力和混合表情识别能力,探讨了儿童在这一年龄段中混合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基本表情识别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本表情识别能力在5岁时已发展良好,混合表情识别能力在8岁时仍需完善,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同时还包含对多种表情进行辨认的能力;两种表情识别能力构成了更加完整的表情识别图景。  相似文献   

17.
探讨情绪性面孔的知觉和表象过程中,不同类型线索表情的启动效应,并关注不同类型表情表象难易的差异。选取NimStim数据库中20位演员的愉快、愤怒和中性表情作为启动刺激,随后呈现同一演员不同表情的图片,或通过颜色提示被试对不同表情进行表象,并同时进行表情类型判断。研究发现,情绪性面孔知觉与表象任务中均存在启动效应,之前呈现的线索面孔将会对接下来呈现的相同效价的面孔产生启动效应,对相反效价及中性面孔产生抑制; 在平衡不同类型面孔可能存在的启动效应后,正性、负性及中性表情是同样易于表象的。  相似文献   

18.
那天,我的中学同学从海外归来,为了接这个大海龟,所有同学都往北京饭店跑。提前说好了,老同学让穿盛装出场,因为发了财的同学包了最大的场子,准备了华衣美食让我们狂欢,一桌饭就要1万块。他说,春天来了,桃花开了,让我们拼却一醉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卡通形象通过网络开始流传并走红,为卡通动漫玩具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无论基于产品本身形象,还是透过"网络表情"走红的网络卡通形象,其最终获得的是网民们的情感认同.其衍生玩具也正是其情感认同的重要延伸部分,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正新时代教师要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即兴表演,是对文本的再加工,是一次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能促进师生合作,通过主观想象对故事进行即兴创造,将有效提升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中意义深远。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即兴戏剧表演,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肢体语言,创造性的艺术加工,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兴戏剧在语文课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