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式化视域”和“图式化体貌”这两个词在茵迦登那里都是同义词。按照茵迦登的看法,一件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他把文学作品分成几个层次:(一)字音之建立在字音基础上的语音结构层;(二)各种等级的意义单元层;(三)图式化视域或图式化体貌(Ansichten)及其连续系列层;(四)各种再现的客体及其变化层。这种层次差异使整个作品不是一种单一系统(montonic formation),而是一种复调  相似文献   

2.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是元代著名文人山水画家,同时也是"元四家"之一,其绘画师承董源、巨然。他提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和"自娱"的理论主张,开创了"一河两岸"元代文人画的图式风格。文章对倪瓒的《虞山林壑图》作品中笔墨、图式、题款的文人画特征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作为一个从商州走出来的作家,他的文学轨迹有一个"寻根乡土——转型之痛——文化反省"的过程。其"商州系列"作品从文学地理角度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作品(如《白朗》、《我是农民》)以寻根为主题,中期作品(《废都》、《秦腔》)折射痛苦的文化反省、悲壮的社会转型,后期作品(《古炉》)则超越了新的"文革"叙事,体现内在乡土文学的价值系统,并且在写作手法上有极大的创新。这一过程的转变,体现了贾平凹对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反省,深层次剖析人与人之间群体关系的变异,从而折向人与自然的回归。相信今后,贾平凹的作品会以更深层次触及灵魂的方式剖析人与自然,回归自然,回归到"无"。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徽派建筑装饰艺术代表的徽州砖雕艺术,表现题材多来源于徽州地区民俗、民间文化,是徽州地区民俗、民间文化的具体物化,同时折射出徽州人民古朴素雅之家风。徽州砖雕作品中有不同的"图式"主题,对"图式"主题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解读,在分析徽州砖雕"图式"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基础之上,重点诠释徽州砖雕"图式"内容与徽州家风传承之关系,并探讨其在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象征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动画艺术也毫不例外。动画艺术作为一门特殊的综合性艺术,其象征性就体现在动画作品的一个个镜头之中。在成功的动画作品中,一方面,镜头的象征性不追求单纯的明朗,另一方面,镜头的象征性运用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应该是普通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把情调或感性表示出来的,展现作品深层次的艺术效果和更深层次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油画艺术家的生活境遇往往可以联系到其作品图式的多元形式和个性,画家自身具有的作品风格和表现方式反映了艺术家不同的油画意识形态。?在艺术以及绘画美学的演变历程以及发展脉络的时间与空间的二维演变过程中,不同的绘画格调,由不同侧重的构图、色调、造型以及风格等影响因素与处理手法来组成了画面最终的呈现格调。在油画创作的众多图式语言当中,简约的、不复杂的或者说单纯的、纯粹的美学绘画格调成为美学图式的一个重要而独具风格的形式与法则。  相似文献   

7.
正在蓬勃发展的内蒙古水彩画创作不论在文化形态、审美意识,还是绘画的图式、语言符号及题材等方面都深刻地受到内蒙古草原"地域文脉"的影响,在形成了自己集体面貌的同时,也制约了内蒙古水彩画的多元化发展。我们应摒弃"小画种"意识,拓宽材料局限,构建审美自觉,突破作品中客观性美学特质占主导的集体面貌,让内蒙古水彩画更具地区特色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8.
海琳 《美与时代》2015,(4):25-27
想象是艺术创作构思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思维活动,是一件美好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艺术思想形态所拥有的超越性及神秘感等特征无不体现于一件完美的作品之上,更是让艺术品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让人们印象深刻。同样,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也是离不开想象的,可以说正是想象的力量让陶瓷艺术创作者的思绪飞扬,为人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陶艺作品。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人的本质,卡西尔在其《人论》一书中指出,"人是什么?人是创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没有符号系统,人的生活就一定会像柏拉图著名比喻中那洞穴中的囚徒,人的生活就会被限定在他的生物需要和实际利益的范围内,就会找不到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个理想世界是由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为他开放的。"卡西尔从  相似文献   

10.
<易传>所谓"道",其存在形式为"形而上",其内在规定性为"阴阳",其主要功能为"变"与"生"."形而上",指<周易>古经中的卦爻画所蕴含的阴阳变易法则.<易传>透过卦爻符号的独特结构形式,将这一变易法则"演绎"为天地人三才统一的宇宙图式,同时又借助于这一符号系统,彰显出"生生不息"的宇宙本质.  相似文献   

11.
挪用法作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创作的主要方法,其本质是对现代主义艺术所推崇的原创性提出质疑和嘲弄。探究西方绘画中"挪用法"的发展历程,西方绘画中的图式"挪用"就是艺术家借用美术史上的名作或者现成的图像经典,根据需要提取到自己的创作中重新组合与改造,使得完成后的作品常常给予观者以熟悉的陌生感。具体分析从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到马奈的《奥林匹亚》维纳斯图式的转化。图式"挪用法"在近现代绘画发展中,其目的不是简单地对传统图式的破坏,而是在这颠覆传统图式的过程中生发出符合当代意义的新图式,新思想,新内涵。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一件设计作品,不仅包含着实用功能,同时也包含其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设计在空间维度中,是一个或多个元素以序列的形式而组合存在的,它给人传达的信息不应该是各元素的信息,而是整体的空间界面。当这种信息传递到人脑中时,它将以一种感受而体现出来,这种感受就是情感,情感在环境设计中起到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环境设计中,情感因素不一定是奢华、富丽的,最好是自然、随性、自发的元素。然而,设计作品传达给人的不同的情感是以不同个性所表达出来的,一张椅子、一面墙、  相似文献   

13.
王磊 《美与时代》2021,(2):96-97
伴随着国民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社会公众越来越追求文化艺术的熏陶,艺术博物馆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发挥着丰富公众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导视系统在艺术博物馆空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在其中已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或者图形,而是梳理繁复冗杂空间环境的纽带,使得公众与艺术品、空间环境都能得到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导视系统其本身就具有独立性和艺术性,可以说是艺术博物馆空间中的一件作品。文章阐述了艺术博物馆兴起的背景,以及导视系统在艺术博物馆空间中所扮演着的重要角色,然后着重分析在艺术博物馆空间中导视系统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对艺术博物馆导视系统的价值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微时代的来临为亚文化的生产设立了时代的坐标,而亚文化的生产既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精神生产,也是对特定群体的社会交往及日常生活方式的形塑。这不仅体现为文化是个体间信息交换的先在性"符号自觉",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一种场景构拟;它同时也是一种"自足"的空间构形,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功能性的场域。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迥异的文化形态,它彰显着一种共时性的"参照意义"和历时性的"绝对意义"。对于亚文化的剖析和批判,同样应该遵循着"价值"与"意义"、"价值"与"事实"的二分。一种文化,亦或是一个时代的来临,都必然伴随着一种随关系而改变所产生的对立面。在此,价值本身也就成为一个值得商榷的悖论体。  相似文献   

15.
马克·路佛德作为美国当代陶艺家,他试图以微观体系来体现一个宏观世界,重新阐释了陶瓷这种创作媒介。他的作品大体分为三个系列:轮盘系列、锥体系列和受体系列。轮盘系列呈圆盘状,中心常出现一个圆孔,从中心延伸出来刚柔并济的抽象线条,表面刻有许多沟壑凹槽,有较强的韵律感。锥体系列和受体系列联系性更强,这两个系列都是生物学范畴,以扩充作品的微观世界。马克·路佛德陶艺作品的艺术语言有很强的代表性,整体造型以及肌理有独特的识别性。在当代陶艺的发展中,思想和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马克·路佛德作品中的造型特征是形态自由度较高与浓重的抽象意味的集合,东西方文化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蔡国强是我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他的火药爆破艺术和装置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而这位在美国长居的艺术家的作品中,无一不包含着中国传统元素的存在。他的代表作是"中国梦"系列的装置作品,如《草船借箭》等都是以中国古典文化元素为基本素材,融入现代的思想,创作出具有新的意味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传承着中国的文化,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推动并强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前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圆∴是方以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其将易学中的太极、两仪与佛学中的∴(伊字三点)相结合成圆∴图式,通过对《周易》中相关思想的重新解读,阐释了圆∴图式"公因反因"、"二虚一实"的哲学内涵。方以智对圆∴图式的理论建构体现了象数和义理并重的易学观,旨在强调实学的重要性,主张中学与西学的互补,以中国的"通几之学"救弊西方的"质测之学"。  相似文献   

18.
每一件艺术作品既是由一定物质材料塑成的一个感性的形象,同时这个物质的感性形象又体现了精神性的东西,即思想、感情、愿望、理想,等等。中国写实画派的作品也是这样。其根本艺术价值就在于它所呈现出的当代社会中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9.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长江面上.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桥,于1968年12月29日竣工.它是我国最大的、最复杂的、最能够代表我国桥梁工程技术水平的一座桥,是新中国建设中的一个举世瞩目的巨大工程.伟大领袖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也可以看成是对南京长江大桥建成的最好评价.时至今日,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桥车流量不断增加,每天都有4万到5万车次通过大桥.它的重大历史意义,已经不能单纯以经济价值来衡量:它见证了中国在当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成功建造大桥的不易,是一笔巨大的工业文化遗产;它的存在是时代的象征,是特定时期"政治符号"和现代"和谐发展观"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霍卓尔·巴日肯"是达斡尔族的祖先神,也是达斡尔人信仰体系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氏族成员无不对之虔诚敬拜,该神灵在增强氏族认同感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其类型系统划分,可以把处于复杂关系之中的各类祖先神纳入一个既定的图式之中,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各类祖先神的来由和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