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滨州剪纸为例,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滨州剪纸与数字媒体的融合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滨州剪纸文化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针对滨州剪纸与数字媒体的融合提出四点建议:即建立专业性数据库、滨州剪纸与网络直播相结合、滨州剪纸与网络游戏相结合、滨州剪纸与当地高校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对库淑兰剪纸艺术作了简要的分析,从库淑兰剪纸艺术的艺术性开始介绍,阐述了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美学特征,对库淑兰剪纸艺术的社会美、自然美、寓意美和创意美一一介绍,对剪纸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情感进行分析,在最后又对剪纸的色彩和造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丰宁满族剪纸从内容上可分为吉祥剪纸,花鸟鱼虫剪纸,山水风光剪纸,人物、盆篮碟盘瓶、瓜果、动物、花字剪纸等类。由表现形式看,它包括单色剪纸(红、白、黑等)、点染剪纸、填色剪纸、复色组合剪纸等品种。丰宁地区(乃至全承德地区)无霜期短,秋、冬、春三季长时间无绿色、无花果,色彩单调、景色荒枯,创出剪纸窗花人为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花开四季,有生有色。  相似文献   

4.
南沟剪纸题材丰富,造型独特,风格特征多变。南沟剪纸艺术有比较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南沟剪纸在造型上夸张写神、简练精细,善用比喻、吉祥美好的寓意。另外,南沟剪纸技艺还传男不传女、剪纸颜色尚黑色、家家户户忙剪纸、边剪纸来边唱歌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山西河津地区的剪纸艺术是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毅从小受黄河文化熏陶,积年累月对剪纸的创作和收集受到研究民俗剪纸的专家认可,也受到了各阶层人们的喜爱。文章选取他的民俗系列作品"河东信俗"之上大梁从构图、造型、色彩等艺术特征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的作品继承了朴素的民俗剪纸传统,更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一面,他为传统民俗剪纸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民俗剪纸在他手中传承发展并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6.
张京峰 《美与时代》2013,(12):44-45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剪纸艺术以节目民俗剪纸为主要形式,与当时的设计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影扇、印染、刺绣等艺术领域中。宋代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剪纸艺术得以应用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
传统剪纸艺术的应用,不仅为我国现代动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其开辟全新的艺术风格创造了有利基础。本文在对陕北传统剪纸中独有的艺术元素进行梳理的前提下,通过对陕北传统剪纸艺术的表现题材、造型特征、色彩语言、图形寓意在现代动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为促进陕北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动画的共同发展提供力量。  相似文献   

8.
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扬州剪纸风格独特,可谓是中国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扬州剪纸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并以其精美绝伦的技艺获得了世人的赞许,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张永寿、张秀芳、熊崇荣等剪纸大师们多次赴海外进行剪纸教学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上广泛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代表。"国际剪纸班"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扬州剪纸的海外教学。扬州剪纸在海外的成功传播和教学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豫西民间剪纸是中原较为知名的一种艺术形态,是中原艺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豫西民间剪纸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已成为业界的共识。MG动画具有"短、平、快""风趣幽默、节奏感强"等特点。利用MG动画可实现豫西民间剪纸的数字化永久保存、视频影像网络传播、科普动画教育传承等,对豫西民间剪纸保护与传承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扬州剪纸经过汉前的孕育、汉后的产生、唐代的发展,至宋元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的繁荣。由于纸质极难保存故缺少实物考证,加之文献记载缺乏,因此研究扬州剪纸难度很大。宋元时期的扬州剪纸艺术,除了是社会的进步外,主要归功于纸质的发展和剪艺水平的提高;而明清时期彩灯、刺绣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又有力地促进了剪纸的发展,清代出现了专业的剪纸艺人,而文人及画家又开始加入了剪纸的行列,三者相得益彰使得扬州剪纸艺术走向繁荣的鼎盛时期。借助于民俗、文献、考古、传说、图像、艺术等来佐证和探讨扬州剪纸孕育、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状况。  相似文献   

11.
民间剪纸作为民间美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代代的衍传中融入了民间艺人们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在对事物进行直观朴素的理解后,经过心理活动的重构,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出特定的含义,使剪纸的艺术魅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以剪纸艺术的审美活动及民众生活心理和深埋在集体意识中的大众心理为基础,探讨审美心理对剪纸艺术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桂英是江苏省新沂市著名的民间剪纸艺人,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桂英通过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认知和创作风格,使其剪纸艺术成为了一朵奇葩。王桂英的剪纸,既不和南方细腻精致的剪纸相像,又和北方浑厚粗狂的风格有所区别。她的剪纸线条粗犷、造型古拙、构思奇特而不拘泥于传统。她更多地采用了写意手法,不追求形似,以简约的刀法表达了她心目中的生活。她的剪纸没有固定的章法,率性而为。她的作品往往构思巧妙、独到,险中求胜。王桂英剪纸彰显出一种民间艺术的新气息,它不仅反映出王桂英个人的审美思想、生活时代的物质状况及乡村田野的民俗风情,还体现了中国农民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剪纸是我国民间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符号,更是现代艺术可以借鉴传承的不竭源泉。公共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更需要学会怎样挖掘剪纸艺术的深刻内涵,并以此发展公共艺术的新形式、新语言,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传承和发扬,并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当中。文章就现实的一些案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中剪纸艺术形式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新与融合。从现代我国公共艺术发展概况出发,综合剪纸艺术特点和剪纸艺术结合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案例,总结了我国剪纸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上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山西剪纸作为传统民间工艺,伴随着人类文明社会,可谓源远流长。民间剪纸来源于古朴劳动者的手中,他们将自己的美好生活通过自己的双手在纸上表现出来,鹿头花、窑瑄花、长寿图等都是经典的剪纸作品。如今山西剪纸艺术在传承中逐渐出现单一化的趋势,要生存就要创新,传统剪纸的出路可以与现代艺术绘画形式——插画相结合。插画现如今广泛地应用于平面设计中的方方面面,若相叠加于剪纸这一元素,想必也将得到消费者对其的另一番喜爱与追捧。  相似文献   

15.
民间剪纸艺术的外在形式、造型、色彩等元素,内在寓意、审美体现、民俗民风等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学习借鉴?如何体现当代艺术与本土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结合和创新?文章对民间剪纸图案进行了解析,并思考了剪纸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如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之下,中国紧跟时代的发展,习总书记也提出新的指导思想中国梦。中国梦作为新一代人的伟大梦想,是要弘扬中国精神、民族文化,使文化大花园百花齐放。在新时代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一定会带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真正繁荣。扬州剪纸的民族特征为伟大的中国梦奠定文化基础,充实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让中国梦的主题与扬州剪纸艺术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深入地挖掘出扬州剪纸的制作步骤及制作技巧,提升扬州剪纸的文化底蕴,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扬州剪纸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将伟大崇高的中国梦融入剪纸艺术中同时赋予扬州剪纸艺术新的内涵,这是扬州继承与发展的一大出路。扬州剪纸虽然历史悠久,但如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做工精细却缺乏创新性,总是剪一些习惯性的题材,如花卉、人物,极少有中心的意义。2002年中国剪纸博物馆在扬州落成,为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03年政府对其进行了抢救工作,出版了《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剪纸艺术虽然有了转机,但仍然非常的危险。2006年扬州剪纸艺术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加有利于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剪纸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兼流行与民间通俗艺术于一体,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地域民俗交相辉映,成为人们寄托感情抒发情绪的方式。和中国剪纸艺术风格迥然不同的是,野兽派画家之一亨利·马蒂斯在其晚年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剪纸艺术,他通过内心对艺术的感悟和独特的艺术创作,完全改变了剪纸艺术在人们心中的定义,开创了新的剪纸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承载着传统文化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文化,一方面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全新实践探索;另一方面也是在教育体系中渗透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形态。从剪纸艺术本身具备的内在价值入手,通过剪纸艺术所表现出的趣味性与形象夸张性,加深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全面理解。以《剪纸》课程为基础内容去完成教学案例的具体分析,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小学美术教学过程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剪纸的造型具有意象、阴阳、自由时空和联想等四个特点,这些造型特点使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凝练之美、虚实之美、混合之美和寓意之美。民间剪纸的这种特点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审美观念相吻合,将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应用于现代平面当中,不仅能促进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能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思路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剪纸动画起源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后一度销声匿迹。其在造型上讲究概括、简洁,往往夸张地表现角色形象;在色彩上经常使用"浓墨重彩";在动画制作上使用定格拍摄,使得动画动作十分生硬;其在角色表情及动作表现上也"不完美"。如今,新媒体技术颠覆了传统剪纸动画的制作方式,完善了剪纸动画表现角色表情及动作的缺憾,角色动作也更加细腻、完整、流畅。同时,新媒体技术也拓宽了剪纸动画的展示思路。在未来,动画设计师也许只要一台电脑、一部平板、一个手机都能够设计制作出精彩的剪纸动画。剪纸动画艺术还应该走出国门,突破传统束缚以更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断提高剪纸动画的经济效益,推动中国剪纸动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