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雪 《思维与智慧》2023,(12):40-41
<正>临摹碑帖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定武版《兰亭序》后跋:“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书法艺术体系中,此种法度之迹可在书法碑帖经典中寻觅。这些法帖的共性是中华书家在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上不断积累经验、反复提炼得来的。  相似文献   

2.
美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学科,但现在的美术院校和综合院校中美术学专业培养学生还是从师范生方面来培养,要求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绘画技能广而不精。因此,就美术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设计方向课程的开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作一定的论述,把美术学中设计方向和设计学中的设计作对比,提出了美术学教育设计方向课程设置方案,为推进我国美术学专业中设计方向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18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书法练习指导教学用书将使用分别由欧阳中石、曹宝麟等编著的十一套教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人的楷书碑帖是其主要临摹范本。通过对比四家书法,从技法上看,柳体更适合小学生学习;从版本上看,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頫《三门记》更有优势;从字数上看,颜真卿《多宝塔碑》占有可供临摹学习的字数上之优势;从字体大小上看,首选范本应该是颜真卿《颜勤礼碑》。综合多个层面,柳体书法更加适合作为小学书法学习范本。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文书法创作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作为艺术存在,必有其艺术上的创造性。阿拉伯文书法创作,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需要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临摹前人碑帖,掌握了传统的书写技法以后,就应该学习掌握阿拉伯文书法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进入创作的学习和练习。阿拉伯先民们在阿拉伯文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伊斯兰教传播后,阿拉伯文书法艺术经过人们的长期实践和总结,结合阿拉伯人民的书写习惯及审美心理,逐步归纳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作品书写形式和方法。初学阿拉伯文书法创作,必须先熟悉了解阿拉伯文书法创作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刘佳 《美与时代》2023,(3):114-116
文字是书法产生的基础,书法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书法教育不仅可以文化育人,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高校书法教育形成了包含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等书法院校主要归为三类:一类是综合类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书法人才;第二类是师范类院校,重视理论、技法、教育教学法、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能够开展书法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专门型人才;第三类是艺术类院校,意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型艺术人才。高校逐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书法人才的重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蔡欣 《思维与智慧》2023,(12):16-18
<正>篆刻课程是高校本科书法学专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又包括篆刻临摹与篆刻创作课程,目标皆指向提高书法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篆刻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篆刻临摹课程作为基础的核心课程,是高校学生接触篆刻的必经之路,本文在简要概括高校篆刻临摹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策略角度提出应学习篆刻史,培养学生的鉴赏以及识篆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学生临摹经典的篆刻作品,其间做好过程性考核,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反思与举措,  相似文献   

7.
临摹是学习书法和绘画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驱使学习者自觉地反复推敲其技法和用意,继而获得有助于专业成长的法则,提升专业技能。尤其要取法乎上,临摹传统经典作品,避免盲目探索,少走弯路。对于工笔花鸟的初学者而言,宋人小品中的《枇杷山鸟图》即为绝佳的范本。当然,在临摹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甚至产生错误的想法和做法,给学习带来一些阻碍。为此,要敢于探索,在不断试错中寻找方法,以此习得精湛的技法。  相似文献   

8.
毕业创作是师范类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四年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一个总结与检验,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实现从学习理论到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现在国内各大高校的美术学专业的毕业创作课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矛盾,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等,导致学生的毕业创作水平较低,刚需综合素质能力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让毕业创作与学生职业需求有较好的衔接与过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工笔花鸟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工笔花鸟教学要立足中国文化,认识传统的工笔花鸟画;抓住造型,重视工笔花鸟画的临摹和写生;注重诗文书法金石的辅助,向创作迈进。  相似文献   

10.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在现代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是书法教学的前提,基本功的训练是书法教学的基础,指导学生临帖则是书法教学的最佳途径。但作为一个书法教学工作者,必须指导学生大胆创作。创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学习书法的真正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高校书法专业的草书临创学习,是众多学子心中公认的难点所在。“世间无物非草书”,草书多变的特征意味着它更难以掌握。下面,笔者将结合大学书法本科专业草书学习,对草书临创过程及要点进行分析与反思。一、草书临摹的展开“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草书亦是如此,通过临摹,认识草书表现形式,学习书写“法则”,体悟线条的外在美和作品内在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无论是在东方或是在西方,临摹在绘画艺术的传承和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临摹曾一度是绘画学习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手段,对于偏重理性的素描的基础教学来说,临摹的重要性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水彩画是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其特殊的艺术语言与技法表现效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而且对其他课程学习也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高校美术学水彩画教学中,专业教师要紧随教育发展形势,积极改革传统水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有效开展创意思维训练,使其能够和其他课程模块进行衔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的毕业生是中小学美术师资力量的主要来源,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也为了适应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调整课程设置,合理设置课程,使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和符合当前社会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美术学这门艺术学科不仅具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还具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作为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和专业性的学科,美术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既要注重技能的传授,又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高校美术学的教育与教学理念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高校美术学学科五育并举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美术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加强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技术与专业素养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简述了我国美术专业生专业素养的现状,在综合类院校以及美术专业院校的机制下,从综合类院校与专业院校共同建立课程、管理机制、教学评价系统等方面出发探讨了美术教育专业与专业素养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赵琳 《思维与智慧》2023,(24):32-33
<正>清末民国时期的教材审定制度,给予了地方教育部门自主选择或编选教科书的权限。清末时期的小学书法习字帖大部分是由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编写,由当时书法家手书,直接选用古代名家碑帖的情况较少。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初等小学堂习字帖》,由当时书法家张元济、唐驼、汪洵、纽家鲁、何维朴、严复等书写习字帖。民国成立至壬戌学制大都延续使用清末小学习字帖。总体来说,民国时期小学书法字帖编选是以古代名家碑帖作为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书法在很多艺术设计院校里并不被重视,被大多艺术设计院校拒之门外,这在如今强调民族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无疑是一种讽刺。它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代表中国特色流传海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集中展示。我们如果一味地吸收外国的美学思想或设计教育,对中国学生的学习并非是最好的示范。本文就是基于此观点通过具体案例解析书法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作为艺术设计类的院校书法课怎样上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传统文化的价值,为日后专业课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历代艺术大师都是文化学养深厚之人。自宋元文人画成熟并自成体系以来,文化学养更是从事书画创作之人最为重视的积累。近现代以来,新的美术学院教育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书画家,他们逐渐成为当代画坛创作的主流力量,苏金成博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从学习的经历来看,苏金成让我尤为羡慕。他自幼受家庭熏陶,随父学习书法,对书法诸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书法的临摹及书学理论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他大学的专业是美术教育,因此,他受过学院专业的国画、油画、版画与雕塑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纯艺术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在教学中,临摹是高职院校国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的必由之路。但是,如何临摹是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的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专业的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梳理和反思以往的工笔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