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手机逐步成为每个人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终端设备。而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大量的信息使得人们精神疲惫,因而产生了简单、自然、安宁的精神需求。极简主义风格作为一种拥有简洁的设计语言,单纯的表现形式,并能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的设计风格应运而生。极简主义风格在移动端UI设计中图标的扁平化、文字及色彩的简化等相关应用,进而对极简主义风格在UI设计中的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能够以给用户带来更为简洁、高效、便捷而舒适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环境艺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艺术和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的需求意识也逐渐增强。其中"场景化"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新兴起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现实艺术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1]。现通过对"场景化"概念的具体陈述,从社会大环境与心理压力角度以及受极简主义与现代派风格的影响分析营造"场景化"环境艺术的必要性。从室外景观室内化法、煽情怀旧法、特定场景设计法、风土人情体验法以及影视、文学情景再现法等五大设计方法分析场景化环境艺术的设计方法,将有限的空间设计成别具一格的无限的空间环境感。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 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 对极简主义的结构进行了探索,并编制了极简主义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 极简主义由摒弃多余、食物天然、社交简单、物质实用等七个维度构成, 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同时还使用所编量表, 进一步探索了极简主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 一股消费“清流”——极简主义消费愈来愈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极简主义消费是人们出于社会意识或个人理念而自发采取的一种“从简”式消费行为, 覆盖个人、社会和自然各个层面。受人口变量、心理特质、情境线索和宗教文化等因素驱动, 极简主义消费对个体心理健康与行为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基本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是认识和理解极简主义消费形成路径与影响机制的重要理论视角。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厘清极简主义消费的构念与维度内涵, 采用科学流程开发测量工具, 深化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 并从多元理论视角, 综合运用不同实证方法, 深入探索其前因后效、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5.
极简主义作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设计理念与思潮,成为当代设计的一种重要风格,从生活层面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与此相契合,在中国古代绘画、工艺美术与园林建筑之中,同样有着对于简约之美的追求与艺术表达,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简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简约文化的追问与探索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与发展,它的存在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对于简约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西方极简主义园林设计是设计师们在对西方古典园林深入研究过程中,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创造出来的、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艺术设计。其以简洁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彼得·沃克的泰纳喷泉、911纪念广场、西萨·佩里的广场大厦等西方极简主义设计代表所包涵的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梵我合一等禅宗思想,为中国传统造园设计融入禅宗思想提供借鉴。并让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在当代景观设计中重新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7.
宋代艺术以崇尚"平淡"著称,不论绘画、雕刻、书法,还是瓷器、漆器、服饰等工艺美术都呈现出不同于唐代的审美程式,在艺术史上形成独树一帜的素雅清冷、沉稳简素、心物化一的极简风格。宋代艺术的极简风格与当时崇文轻武与尚俭抑奢的社会现实状况和崇尚理性的社会思想风气等历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这种极简风格在绘画、雕刻、书法、瓷器这四大门艺术门类中有缤纷的表现,既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淡美"观的影响,也体现了宋人追求平淡自然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提倡"极简主义"。有人认为,"极简主义"就是物质生活简单一些,少些奢华的享受,生活中多一些朴素的味道。但我觉得,物质简单虽是"极简主义"内涵的一部分,但心灵简单才是真的简单。心灵简单,就能拥有孩子般的纯真,拥有最本质的幸福。有这样一个段子,孩子问父亲:"为什么小孩子不能喝酒呢?"父亲回答:"因为小孩子不喝酒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时间线索的变化发展描写了笔者绘画理念的转变过程。在笔者绘画理念的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几种比较常见的绘画风格,包括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极简主义。笔者的绘画理念在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不断迎合了当前中国以及西方绘画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简单的生活方式。体现"化繁为简"理念的品牌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追捧。简约纯粹的品牌态度迎合现代人的追求,品牌内涵中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追捧,极简的生活哲学为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带来了积极影响。许多品牌都将"化繁为简"融入到自己的品牌营销中来,最为代表性的便是无印良品,在产品设计,包括公司理念中弥漫着浓郁的极简主义风格,不仅仅是物质表面上元素的削减,感官上的简洁,更是映射出内心的一种宁静致远、空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浅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及其禅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极简主义和极简主义景观设计 极简主义(Minimalism)源于抽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对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简练,形式简练纯净和简单重复,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用纯客观的态度表现所存在的物体,排除创造者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极简主义是个流行词,但是正如"真爱"与"闲暇"一样,被提到的次数越多似乎表明它们越稀少。这时,我们也许可以找几个榜样学学,看看能不能依葫芦画瓢,收一点"刻鹄不成尚类鹜"之功。孔子是提倡极简主义的老祖宗,他曾经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实际生活中他是不是一个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色彩作为标志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必须引起设计师的重视,因此探讨标志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及趋势就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内容。在一些成功的案例中,可以探索新媒体中标志设计的色彩运用及发展趋势。在具象标志中、在拟物化设计以及在扁平化设计中,色彩展现出不同的效果。而标志设计中的色彩趋势是根据标志设计的时代发展而改变,不能仅仅局限在当前标志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要根据标志中色彩设计的趋势,做出更适合这个时代审美需求的标志设计。  相似文献   

14.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几千年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中提炼出来的一个精髓。当"少即是多"从德国的现在建筑巨匠密斯·凡德罗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更多的是德国这个民族所独有的严谨性和理论性。德国自古都是一个有着严格传统、固执的性格和顽强作风的民族。过多的繁琐的结构和浮华与变现的装饰,都被这个民族所淘汰。密斯·凡德罗的现在主义设计也影响了这一种现在装饰精神在欧洲古典装饰密集的地区得以大力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的熏陶下,成就了密斯·凡德罗提出的这种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简的设计风格,同样这也深远地影响着整个德国甚至世界的室内设计。  相似文献   

15.
佛教文化最早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在不断演变中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禅宗。如何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趋势和国际的设计潮流,将禅宗文化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去,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当代家具的设计观念中,"再生设计""极简设计""回归主义"等是禅宗文化中"明心见性""追求本源"的体现。禅宗的家具设计特点,同样主张"天、地、人"的融合关系,主张家具的设计不破坏周边的自然环境,同时能够和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自然界中的"本源"特征,讲究思想境界的回归,强调"天、地、人"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极简主义设计人物彼得·沃克和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玛莎施瓦茨,他们设计元素大部分以规则式几何图形为主,把几何图形运用到极致。但随着近几年来景观设计的发展,一些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在设计师笔下挥洒出来,呈现在大众面前,具有别样的魅力色彩。以不规则弧形为主题,阐述不规则弧形在景观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并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IOS7是从IOS诞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变动,但是如何看待这样的变革才是最重要的。回归了苹果的极简风格,新的设计基于"内敛"的标准,让界面更加凸显内容。从拟物到扁平化的设计过程,也是人机交互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的"大道至简"与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在景观设计上的应用对比进行研究,分析两种哲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异同,论述"大道至简"哲学思想与"少即是多"的美学特征和应用,通过案例对比进行进一步对比阐述,最后将两种设计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同"进行应用创新,结合中国本土文化,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现代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9.
动物图形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拥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及形象的可识别性,并和人类有着特殊的情感关联,是品牌标志设计的重要素材来源。运用图形创意手法及相关的视知觉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成功的标志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自身关于动物图形标志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图形文字化设计、正负图形设计、典型形象符号化设计和插画法设计等设计方法。动物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是标志设计风格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新趋势,探析品牌标志中动物图形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汤箬梅 《法音》2019,(8):60-65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了西方艺术的中心。一时之间,无论是象征着精英文化的抽象艺术,还是标榜大众路线的波普主义都充斥在美国艺术的大潮中,偶发艺术、集合艺术、波普艺术、极简主义、早期概念艺术等多种艺术流派的盛行无不传递出一个核心概念,艺术由偶发性向精神性过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太空人、摇滚乐、嬉皮士、冷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