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什么是主观映象?列宁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本身的主观映象。”①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知觉、表象、概念、推理等等也都是不同层次的主观映象。列宁所说的感觉,是包括知觉在内的广义感觉。从概念来源上看,主观映象本是一个哲学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同时,还主张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主张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2.
油画意象已经在当代形成了一个大众熟知的汉语词汇,并且已经开始在一些文化语境中使用。这是一个国家用来表达绘画的语言。那所谓的"意象"究竟是什么呢?一些名画家给出的回答是:它既不是纯粹客观地对自然对象的描述,也不是单纯的主观假设,而是一种结合作者的主观感受去表达充分观察和理解客观的自然世界。油画意象不是一种可以创造的客观的具体对象,而是一种可以抓住却不可以创造的感觉,这种感觉需要品味。  相似文献   

3.
意义的来源     
在洛克的意义理论中,意义是心中观念的标记,语词通过对观念的表达而获得意义。这一理论明确了人对意识中的那个被建构起来的表象的可感性特征的语言陈述及逻辑演绎,然而它也预设了那些恰恰需要我们对之进行解释的心理意象。20世纪对此进路的质疑与反思显示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语言使用者所诉诸的所有证据的联合产物,并由制约着各种表达式的共同规则所给予。尽管如此,语言借助意向传达出意义,而意向是被众多心理状态以及非表征能力共同决定的;言说的意义与"理解"和"解释"能力紧密相连,而解释又是一种信念的赋予。  相似文献   

4.
"意象"这个词最初产生于《易传》"立象以尽意"这一说法,它的形成对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艺术中的意象通常是指"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一种感觉。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变得愈加丰富,其中"意象"作为传播符号,可以更加完善地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因此意象呈现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意境,指作者在积聚情感时,借助自然、生活景致,通过诱发读者的思维和想象从而达到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衡量诗歌优劣的重要标准,又是情与景的交融和形与神的奇妙结合后的一幅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能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意境创造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一个由"表象"到"意象"再到"意境"的审美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6.
语言伴随性手势是人类语言交流的一个普遍的特征, 它可以发挥信息交流的功能。依据产生目的以及适用范围的不同, 手势可以分成表象性手势和非表象性手势。多数研究者认为, 语言和手势动作是“近亲”, 具有“家族相似性”。来自语言发展、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均表明, 手势和语言共享同一个交流系统。当手势动作和发音单词意义相同时, 手势动作受到单词发音的干扰, 同时引发发音共振峰2 (F2)的放大。手势和言语之间遵循互相作用理论, 它们作用的基础是语义一致性, 镜像神经系统完成了两者语义一致性的传递。由于语言伴随性手势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和行为结合良好的特例, 因此, 对语言伴随性手势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人类心智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语义悖论是逻辑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语义悖论的研究是人们获得逻辑和语言新观念的丰富源泉。语言分层论就是基于对语义悖论的深入分析所获得的崭新成果。它的主要思想是,为了正确使用和了解语言,必须区别语言的不同层次,语义悖论就是由于语言在语义上混淆层次而产生的。 1.语义悖论何谓悖论?何谓语义悖论?简单地说,悖论是一种逻辑矛盾,其中含有一个命题,由它的肯定可以推出其否定,而由它的否定又可以推出其肯定。语义悖论则是指一种与真假、意义等语义学的概念有关的悖论。例如,著名的说谎者悖论:说谎者说:“我在说谎”。试问他是在说真话,还是在说假话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主体的认识结构问题是当代认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主体的认识结构,就是附着在脑结构与脑机能之上,能加工、整合信息,形成人的经验、表象,观念和知识的多级机能系统。它具有一系列显著的基本特性。这个多级机能层的认识结构由反映系统、操作系统和驱动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主体的认识分感性、知性与理性三个机能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上都有反映、操作和驱动三个子系统的功能。任何认识过程,都是这三个子系统及不同机能层对信息共同作用与协作加工的结果。主体的这种认识结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与西式绘画的抽象手法或具象刻画不同,中国画注重意象的表现。意象的形成是通过意象思维形成、以意象造型手法得以表现的。意象思维是指以客观物象为构思基础,却由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特点,而赋予创作主体自身的思想和感情色彩,形成的既能包含写实属性、又能富含情感思维色彩的艺术形象。而意象造型手法则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艺术造型手法。总结起来,意象造型包含了线条、空间和墨色等多种手法,可以对意象进行全方位刻画。  相似文献   

10.
皮亚杰否定了传统哲学的公设,提出了主体建立客体的前提,阐明了动作与逻辑的关系,最后指出,逻辑运算图式不是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的逐级上升过程产生的,而是由动作图式内化而成。由动作内化而成的系列,称之为图式系列,又称形式系列。知觉、表象、记忆则属于另外一个系列。知觉由图式及理性活动控制下的知觉活动和场效应产生,表象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词素和整词启动范式,考察对汉语人格特质词的识别。发现:(1)汉语人格特质词有表象和语言双重表征。表象表征在SOA=157ms时就激活了,在SOA=314ms时继续保持。(2)词素和整词在心理表征中处于同一层次,它们之间的联结有不对称性:由词素到整词联结强度强,激活扩散容易;由整词到词素联结强度弱,激活扩散稍难。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5)
正中国人的思维活动是以表象为基础,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任何字母文字都不具备的象思维模式。《易经》作为象思维之大成,为中国人的象思维模式的形成起了定格作用~1。而圣经中充满了"意象化"的特殊表达方式,即从客观的"物象"或"表象"来传递象征体的本义。那些看似林林总总、杂乱无章的叙事,通过这种"象"背后的世界观形成了其神学意义上的逻辑,成为井然有序、源于耶和华的启示。汪维藩教授认为,对于中国基督徒而言,中国传统思维更有助于揣摩上帝的性情与智慧,更有助于寻觅上帝的踪迹与作为。象思维圣经诠释理论,是汪维  相似文献   

13.
平面设计中负空间作品总是能够引起受众的好奇与关注,原因在于负空间作品的意象具有多重性、矛盾性、动态性、整体性。基于这种独特意象,使得受众在欣赏负空间作品时冲破了先在的期待视野,到达高级审美阶段。正是这种矛盾、多重的意象在动态中打破了受众的艺术心理定势,使受众在二次艺术通感的作用下,整合并自建新意象,从而获得了更大程度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14.
分析意象绘画中的心理元素不仅对绘画风格流派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意象绘画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不同的艺术主张的意象绘画中,观念、审美和心理元素在不同的风格流派画面中的运用和表现各有偏重。心理意象绘画就是把主观的认知、情感经验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绘画。心理意象绘画可以大概分两类:"我想"与"我感觉"。"我想"主要体现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我感觉"主要体现在表现主义绘画中。  相似文献   

15.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情感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是情感的诱发,审美表象才升华为审美意象.在审美感知时,情感就会诱发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以及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在体验生活、再现生活及作品欣赏中都离不开情感体现.  相似文献   

16.
Truth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逻辑学的一个关键性概念。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把它译为“真理”。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与逻辑学所研究的truth与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意义下的“真理”,两者的涵义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意义下的“真理”主要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性认识,它在一般意义上不是指某一个单独的真命题或语句,而是倾向于指某一个理论体系,即由一些命题组成的系统;而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与逻辑学所研究的truth主要指真命题或语句,即其值为真的东西。鉴于这种…  相似文献   

17.
语言逻辑研究所谓自然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又被称作日常语言。世界上各国的语言例如汉语、英语、俄语、日语等等都是自然语言。与自然语言相对应的是人工语言,它是由人们特意制定的人工符号所形成的系统,例如数学语言以及某一具体学科中的特制的符号。我们一般所说的语言是指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相比,自然语言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点,那就是它的灵活性。自然语言丰富多彩、曲尽幽微,使用起来往往妙趣横生。同一个意思,神  相似文献   

18.
意象油画是中国艺术家们对艺术问题的不断深入思考和实践的必然产物,意象油画以西方绘画材料为媒介结合了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和地域文化特征,是对西方艺术语言的一种转换。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意象"及"意象油画"的涵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着重对意象油画中意境、造型、色彩和表现手法"意象性"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对欧洋意象油画风格的独特性进行个案探究,使我们认识到在当今全球文化整合的大环境中,意象油画对油画这一外来画种本土化的意义,同时认识到意象油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意象油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中国传统艺术油画讲究的是意象,我国的艺术精神是意象油画形式表达的来源。意象油画的表现形式以及在语言方式上的表达,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气质。通过对意象油画的形式以及语言表现进行分析探究,使得我国对意象油画的文化价值与意义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帮助我国绘画拓展新思路,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对意象油画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外部关系义是相对于内部关系义而言,王振昆先生在《汉语的内部关系义和外部关系义》一文中指出:内部关系义指语言内部各语言成分本身(主要是词和词组)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复杂系统意义;外部关系义拍的是语言成分(词或句子)同语言外部世界关系所形成的意义,我们理解,王先生的外部关系义实际是各语言成分在交际中受言语环境的影响,以其概念意义为基础所表现出的内涵意义,可以概括分为感情意义(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或态度);联想意义(能引起听者或读者联想的意义);风格意义(使用于不同场合、层次所表现出的不同意义);搭配意义、(适用于在某一个上下文中的意义)等.这些意义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广告的成败,广告是一门艺术,它追求以尽可能短小的形式表达尽可能丰富的蕴涵,在运用上根植于审美的角度,越来越注意技巧,以打动消费者,刺激他们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购买商品.要达到此目的,就需在语言的外部关系义上下功夫. 一、挣脱日常语言的樊篱,在感情义和搭配义上求新广告的生命力就在于与众不同,显示其不拘一格的个性,这主要是靠改变固定格式和搭配,显示新颖奇特的感情意义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