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思想。用漆器之"器"载文化之"道"也成为了漆器制作的核心理念。考察分析漆器的工艺特性和生存现状,以及传统的"道""器"观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新的变化,对我们找到适合当代漆器产品设计的创新方式和发展方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天玄地黄",以玄(黑)色为天,在中国文化里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春秋战国时大思想家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老子的道家学说,对黑色也是倍加推崇.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即缤纷的色彩只能使人目眩,故而,老子非常推崇无色相的玄(黑)色和(素)白色.今天崇拜黑色的思想,便转化为尚墨的意识,这便是传统中国画中重墨的根源.在黑白版画家的眼里,浩若烟海的万千物像皆为黑白组成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齐国是古代漆器的重要产地之一。从已出土的大量考古资料证实,齐国的漆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器物种类丰富,制作工艺亦比较先进,尤其是战国时期出现的以平脱工艺为代表的复合工艺,属于当时漆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在漆器的装饰技法上除了与各地共有的时代特征外,还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临淄郎家庄东周墓出土的漆盘,开创了我国漆画艺术的先河。齐国漆器中的夹纻胎漆器,因制作工序复杂,技艺精湛,属于比较珍贵的奢侈品,仅有少数级别较高的上层贵族才能享用。  相似文献   

4.
正色彩在工笔花鸟画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在社会大环境下,受儒家"以色明礼"思想的影响,以"礼"为标准的色彩观念使其共性多于个性。在《礼记》卷二十九"衣正色,裳间色",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不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紫、骝黄是也。"五色"同时也成为中国画最早的色彩体系。受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在《淮南子·精神训》"五色乱目,使目不明……此四者天下之所养性也,  相似文献   

5.
刘璇 《美与时代》2014,(9):17-17
城市色彩是该城市特有的特色。土地、植被等的自然环境,经过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的设计,赋予了该城市的所属色和专有特色。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被其该有的公共生活空间的文化色彩,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增加其神秘性。许多城市有其代表的颜色。比如巴黎的色彩代表为奶酪色,罗马城市颜色代表即为橙色。因为城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色彩是被人们所感知,感受到的。所以城市色彩设计是城市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城市以其特有的特色,外貌,文化,给人不同的感受。武汉是百湖城市,以东湖为最。武汉的租界,有着两洋的文化特征。青山的红钢城,有着古老苏联的居民居住特色。这是最好的城市,也是最坏的城市。这是武汉。  相似文献   

6.
杜妍洁 《中国宗教》2023,(10):86-87
一漆艺是以“生漆”(由产自漆树的天然汁液加工而成)为主要制作原料的一种传统工艺,主要包括漆器、漆塑、漆画。中国是最早认识和使用漆的国家(因此“生漆”又被称为“国漆”);漆艺就是使用漆制作用品或者进行装饰(称为“饰”)。明代黄成撰有《饰录》一书,专门叙述各种漆器的做法。漆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两个金鱼缸     
有两个金鱼缸。左边一个养了八条红金鱼。右边一个养了一条黑金鱼。红金鱼们望着黑金鱼发呆,想:黑金鱼住的地方多么宽敞。黑金鱼望着红金鱼们也发呆。想:红金鱼们住的地方多么热闹。于是。红金鱼们纷纷往黑金鱼的缸里跳,黑金鱼也急切地往红金鱼缸里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考察了黑、白两种VDT背景颜色对视觉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VDT背景颜色列视觉工效有影响,其影响由VDT的字符色和背景色间的颜色对比和背景效应等因素决定。较高的浅白色背景亮度导致视疲劳增加。VDT黑色背景显示的视觉工效优于白色背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灰、白10种单色,研究美术专业人员(117名)和非美术专业人员(447名)的颜色爱好特点的异同.采用物体图和抽象图形两类图形共7种,其中又按颜色特性分为记忆色和任意色两类.结果表明:两类人员都具有偏好记忆色的共同倾向,但偏好程度有显着差异;对任意色的爱好,美术专业人员与非美术专业人员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前者明显地偏重爱好无彩色灰黑白颜色.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生产的第一台电扇是黑色的,以后代代相袭形成了一种惯例,随便那一家企业生产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似乎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人们的大脑中也就形成电扇是黑色的这一概念。1952年,日本东芝电气公司积压了大量的电扇销售不出去。公司7万多职工为了打开销路想尽了一切办法,可惜进展仍然不大,最后公司的董事长石坂先生宣布,谁能够让公司走出困境打开销路,就把公司10%的股份给他。这时,一个最基层的小职员向石坂先生提出,为什么我们的电扇不可以是其它颜色的呢?石坂先生特别重视这位小职员的建议,特别为小职员这个建议召开了…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109名吊车工人进行了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等八种颜色的深度知觉阈限的测定.结果发现:在白色背景条件下,绿蓝两色为最佳深度色,最易辨别深度差异;黑紫红三色为二级深度色;橙黄两色为三级深度色;白色为四级深度色.易于深度辨别的颜色.,平均阈值小,分布较集中;不易深度辨别的颜色,平均阈值大,分布较分散.建议吊车设计部门,在吊钩臂部位的黄色背景上,涂上黑色条子.使吊车的吊钧本身具有颜色对比,少受作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照明性质对辨认色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低亮度的四种色温白光和四种单色光下11种色标的绝对辨认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光下的辨色效果优于色光。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红光的辨色效果最差。白光中高色温白光比低色温白光的辨色效果好。11种色标在辨认难度上存在差异,红、橙、橙黄、紫四种色标的辨认效果最好,白与黄、黑与深蓝最容易互相混淆。  相似文献   

13.
扬州漆器自古以来享有盛名,它发轫于战国,兴盛于汉唐,鼎盛于明清,这种优秀传统工艺已经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却日趋缓慢,市场更是日益萧条。原因在于它未能很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今天,为振兴扬州漆器,有关部门和各个企业应转变观念,重视其潜在市场的开发,改良工艺,多种渠道提高大众对扬州漆器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4.
黑、白、灰关系与素描关系是油画里面的两种关系,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油画中是必不可少的。黑、白、灰伴随着其他色彩呈现在画面中,且每一种颜色的色相、色性、色质都与色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黑、白、灰关系主要解决的是色块布局的问题。素描关系是指物体的光学五要素,即高光、亮部灰、明暗交界线、暗部灰和投影,解决的是画面中物象造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作者近年来对中国儿童同色配对、颜色命名和颜色爱好方面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中国儿童在同色配对中,到2.5岁阶段表现出一种“飞跃”现象,正确配对率达95.8%。中国儿童对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沿着如下规律,先是对红色能正确命名,然后是白和黑,再后是黄和绿,最后是蓝、橙和紫。对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汉族、朝鲜族、维族或是壮族儿童在学前期阶段均倾向于以暖色调及鲜艳色调(如红、橙、黄色调)为喜爱色,而不怎么喜欢冷色与灰暗色调(如黑、蓝、紫等色调)。  相似文献   

16.
正好友鹏从山里游玩回来,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最瞩目的是一棵树,一棵与众不同的树。树的下半部身子是黑的,如火烧过一般,左上部也是很惹眼的黑,如死了一般地伸展着那些干枯的枝枝丫丫,全没一点生气。右半部却是一大蓬的绿,因左边黑色的陪衬,那些绿便格外惹眼。更奇怪的是绿里还间杂着影影绰绰的红,好像是果实,但看不清是什么果,就那样羞红着脸躲在那浓密的新绿里。照片可能是夕阳将落时站在山下向上仰拍的,所以大团大团似红非灰的流云仿佛都缠绕在那树的身上,给人流光溢彩但又诡异非常的感觉。问鹏这是棵什么树,他说当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以留白在书法艺术中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从书法中的线条、单字和章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留白”在书法艺术中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只有重视书法创作中的“黑”和“白”的和谐统一,创造包含创作者思想情感的意境,才能真正给予欣赏者以美的享受。一、书法艺术中留白的美学价值我国的书法艺术,在黑与白两种色调之间。书家挥毫落纸,不仅生成了黑色部分,也诞生了白色部分。“黑”即是书家用墨的结果,此“白”即古人对空白的处理也叫作“留白”。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代可以通过服装色彩来表达当时的风格特性,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色受到青睐和崇尚,因为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是从黑色的寓意,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的功能,中国传统服装中"黑"的影响,现代社会对服装中"黑"的设计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汉,蒙,壮,维族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我国汉、蒙、壮、维族3—6岁儿童的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水平及差异.采用8种常见色片:红、橙、黄、绿、蓝、紫、黑及白作为本实验用色样。结果表明:4个民族学前儿童的颜色正确命名率均随年龄而提高;汉族及蒙族儿童的颜色命名正确率高于同年龄的壮族及维族儿童;不同颜色命名正确率的次序为红色;黑色和白色;黄色、绿色和蓝色;橙色和紫色。4个不同民族儿童都表现了一致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黄幸平 《天风》2011,(3):I0001-I000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上没有绝对无病的人,也没有绝对无罪的人。“虽说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一旦人的眼睛红了,心就黑了。”嫉妒恼恨,尔虞我诈,上瞒下骗,畏强欺弱,欲壑难填。圣经说,罪的工价就是死。人有罪,人有死,谁能救自己脱离那极大的死亡?人类终日思想,上下求索。天苍苍野茫茫,天地之间,寂静无声。寻找寻不见,祈求得不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