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皎钦 《天风》2003,(4):61-61
笔者于去年12月末的一天早晨到农贸市场买菜时,看到一卖鲜姜的摊位上按堆卖,上前问业主“多少钱一堆”? “五毛钱”,我不由自主地说:“这么多,真便宜。”突然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妇回过头来对我说:“你信耶稣吧,”我立刻亲切地告诉她:“我就是基督徒。”她高兴地喊了一声:“哈里路亚!”转过头去又向业主说:“你也信耶稣吧。”老汉很尴尬地随口应合“我信,我信”。同时,  相似文献   

2.
一碟花生,一瓶白酒,我与文君相对而坐。文君一改往日的沉稳神态,兴奋、激动、焦虑、矛盾的心态被几两白酒浇得一览无余。他满脸通红,语无伦次,急于向我这位当记者的老同学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得慢慢劝他冷静下来。问他遇到了什么难处。文君猛地喝了一口酒,突然问:“你还记得沈蔓吗?”我想了想:“沈蔓,不是当年和你有一段交往的那位女军官  相似文献   

3.
《天风》编辑同工主内平安: 我村有个姊妹礼拜天去聚会,回来时因车祸亡命,家人很伤心。那些世人有的说:“信主的还会轧死?神怎么不保护她?”有的说:“信耶稣不会死,能永生,怎么还会轧死呢?”还有的说:“她如果不信主,不去聚会,这怎么会死呢?看你还信主不?”……这一事故发生,对我教会有很大  相似文献   

4.
[一片石] 一片石头,后专指碑碣。唐《朝野佥载》卷七:“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庚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唐李白《襄阳歌》:“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偶尔看了场外国电影,大部分情节都记不清了,而其中一个对整体并不重要的片段,却像钩子似的钩住了我。女主角是新闻记者。陪随她的男朋友一边走一问她:“你信不信上帝?”她笑了一笑,回答说:“有时信,有时不信。” 有时信,有时不信,这只是代表当今西方中产阶级,普通知识分子的心态,还是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呢?到今天为止,我越来越倾向后一看法。在理论上有唯心、唯物,有神论、无神论,教徒、非教徒的划分,  相似文献   

6.
小芳 《天风》2007,(6):41
圣经上是说过“上帝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19:6下),上帝设立婚姻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离婚,乃是要人为他生育敬虔的后代,享受亲情之乐,享受爱的生活。但是总有离了婚的人,若一概地给他们贴上一个违背神圣盟约的标签,未免太浅薄了。某大城市的郊县有一位信主的姊妹名叫徐元元,她和丈夫育有两个女儿,女儿们都上中学了。徐姊妹信主之前为人泼辣,丈夫一向迁就她;信主之后,她经常听道,懂得了不少圣经道理,晓得做妻子的应当  相似文献   

7.
景舜逸,一位了得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法理论家。所担虚名、所行壮举、所著大书、所得高徒,此处一律不述,但只摘得一句名家言。启功先生在书法上一言九鼎,启老说:“清代石鼓文写得最好的是吴昌硕,当代写石鼓文最好的是景舜逸!”信亦哉!  相似文献   

8.
校园幽默     
剪裁得体老师表扬了小莉的作文,说她这篇作文剪裁得体,要同学们好好学习。小强不服气地说道:“有什么稀奇,要不是他爸爸帮她,她也写不了这样好。”老师问:“她爸爸是做什么的?”“裁缝!”小强回答。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30日,北京市纪凯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宁给批评“超浅水船”为伪科学的同志一封信,信中道:“我们受‘超浅水船’的发明人周锦宇的委托, 写此信给你。你在互联网上发表文章批判伪科学,将‘超浅水  相似文献   

10.
求雨与带伞 一位女信徒见天已经两个多月没下雨了,就学着以利亚先知的祷告,跪在那里向神求雨:“神啊!我求你今天中午降下大雨……我信你能。” 祷告完了,临近中午,她起身要外出办事。走到门口,她的女儿喊着:“妈,你出门忘带东西了。”  相似文献   

11.
请教妻子     
这不是天方夜谭是在我怀疑自己能不能“管好”妻子的时候发生了那件事。那天下班回家,我打开了门口的信箱,取出了几乎装满一箱的报纸、杂志和信。我对一大叠信中的一封产生了怀疑。这是一封没留寄信人地址的信。字写得刚劲有力,很流畅,我一眼认定了是出自一个男人之手。看了看邮戳,我“湖南武冈”字样。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响:这不是妻子老  相似文献   

12.
读信的感觉     
读信的确是件意味深长的事。不过,当事人读信与局外人读信是两码事,感受大不相同。 比如,有些信既怪且妙,非知情人休想读懂。 且听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外出经商的丈夫,十分思念他的妻子,曾写了一封满纸相思的信,不料忙中出乱居然错寄回一张白纸,更不料妻子见到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写诗回赠:“碧纱窗下启君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想是郎君怀别恨,相思尽在不言中。”显然,多情的妻子认定这是一封“此处无字胜有字”的最好的信。  相似文献   

13.
岳母自从退休后,就迷信上了。全家其他人没有人信那一套。尤其是我,在圈内是个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可岳母依然热衷得很,不断向我们介绍说"局长、"总经理是他们的同道,似乎回敬我们:“连这些大人物都信,你们才是异类。”我的儿子即将面临中考。岳母三番五次对我妻子说,她要带“仙人”来我家看看,测测我儿子的中考前途,以及我们夫妻俩的“前世今生”。说这个“仙人”说得如何如何准,因为日程排得很满,所以别人花巨资都请不动,是她好不容易才请来的,对我们唯一的要求是要我到时候“闭嘴”。妻子因为也不信那一套,好几次捎信都被妻子“贪污…  相似文献   

14.
耳闻教会一位唱诗班的教唱者,被“东方闪电”迷惑去了,当时我有点震惊和疑虑:一位信主十六年的姊妹,灵命不能说不长,她的丈夫也是教会的负责人和讲道者,怎么会一下子被异端邪说掳去。她曾对丈夫说:“你放我走,我要跟姊妹们外出跑天路,闯荡江湖。”弄得她的丈夫日夜守住她,教会里也无心去讲道了。其实圣经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  相似文献   

15.
1950年11月1日,教会庄重地宣告下面一端信理:“无玷卒世童贞玛利亚,天主的母亲,一结束了尘世生活,她的肉身与灵魂便一同被提升到天国的荣耀里去”1。至此,“圣母升天”  相似文献   

16.
在要求女儿写日记之后,开始时她蛮听话的,坚持按我的要求来写。可才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她就变成“油条”了,学会应付了事,写的是起床——上学——放学——吃午饭——睡午休——上学这样的流水帐,常常只需几分钟即把当天的“日记”搞定,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出门玩去了。我先是耐心教育,大谈日记的好处,可她竟不当回事,无奈,我严厉批评了她,效果依然不大。望女成“凤心切的我对此倍感焦急。因为提高写作能力对学好功课大有帮助,促使全面发展。有人向一位作家请教写作经验时,这位作家说:写吧写吧,只有天天坚持写点东西,你就会写,而要天天坚持写,最…  相似文献   

17.
(一) 小丽是一名初一年级的女生。一次,我听她们班的思想政治课坐在她的旁边,我们随便聊了几句,就这样认识了。第二天,她写了封短信交给了我。信中写道:“我现在应该是一个快快乐乐的女孩,可我的心中充满了痛苦。我想找一个朋友诉说心事,可没有一个同学让我十分相信,我无法对她们说,只有让那重重心事藏在心底,希望您能帮我分担忧愁,成为我的朋友。我就是您在校刊说的那种过早品尝爱的苦涩的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早恋’。关于我的背景,有一段长长的历史,在信中也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时代的“电脑算命”浙江杭州市的刘先生,发现自己上初二的女儿迷上了算命。她每天晚上不看书,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把班里同学的名字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写上星座、生肖、血型等信息,看哪个男生和哪个女生“比较配”。经过询问,刘先生才知道这是女儿从一家星座预测网站上学来的。女儿告诉刘先生,时下,这种  相似文献   

19.
巧妙的约会     
一次是小刘让我捎条给小李。我说不怕我看条子吗?他说尽管看。我一看那条子上写的是:“黄昏后,一点前去,洒水尽于奇木之上。”看过条子,我就想,“黄昏后”“一点前去”这不矛盾吗?“洒水尽于奇木之上”,这又是哪呢?可当我把条子给了小李,她一看,先对我说声“谢谢!”然后就会心的笑了。并说,这条子上写的是小刘与她约会的时间、方位和地点。还有一次是小李托我给小刘捎字条。那条子更绝,上边仅写一个“燕”字,我看后真如坠云里雾中,一片茫然。可谁知一入小刘眼里,人家就明白了。他也高兴地向我道谢,并说这是小李约他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的《妇女之友》杂志上,曾刊登一篇文章:一位信主的姊妹,嫁了一位不信主的丈夫,但丈夫屡有外遇,还多次当众对她施行暴力,两人相处的时候,又对她实施残酷的人性摧残;迫害她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离婚。但这位姊妹因着信仰的缘故,坚持逆来顺受,从不反抗,也不张扬,后来她死于家中。当法医检验她的死因时,发现她身上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