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言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一些有名专家们认为:竞赛是运动员的智慧、意志、情感、身体训练和技术水平的较量。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于竞赛时技术水平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现代的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被国际上公认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进行有效的心理控制,必须了解各项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2.
心理训练是科学训练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能力、技术战术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因此,心理训练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要在运动实践中,广泛地运用心理训练,还需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心理训练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研究。近年来,竞技体操明显地向年轻化方向发展,为了参加重大的国际比赛,男孩从8—10岁,女孩从7—9岁开始训练。少年是我国体操运动攀登世界高峰的生力军。不过他们开始训练必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协  相似文献   

3.
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力为  丁雪琴 《心理学报》1994,27(3):324-330
简要回顾了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指出,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实践是在竞技领域对优秀运动员进行心理特征的评定和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心理选材,针对训练和竞赛中的问题开展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以及对教练员进行培训。今后,中国运动心理学需要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发展适合中国体育运动特点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并注意汲取其它学科如认知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张力为 《心理科学》2013,36(3):515-523
摘要 运动员大赛最佳竞技表现的核心是良好的自我控制。本文介绍了解释自我控制与竞技表现关系的6个理论的核心要点和实证研究,包括自动执行假说(Baumeister, 1984)、加工效能理论(Eysenck & Calvo, 1992)、注意控制理论(Eysenck, Derakshan, Santos, & Calvo, 2007)、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Baumeister, Bratslavsky, Muraven, & Tice, 1998; Baumeister, Vohs , & Tice, 2007)、心理控制的逆过程理论(Wegner, 1994)和流畅状态理论(Csikszentmihalyi, 1990);还介绍了通过心理训练以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的4个理论,包括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刘淑慧,1998,2001)、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姒刚彦,2006,2007)、心理技能训练模型(Vealey, 2007)和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张凯,张力为,2011)。本文讨论了这两类10个理论的异同及在运动员自我控制研究中的意义;最后指出,对不同的自我控制理论同时进行检验和比较的研究或许具有潜在价值。 关键词 自我控制,心理训练,运动员,比赛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心理应激对不同性别、训练年限以及不同焦虑特质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特质一状态焦虑量表(STAI)测定运动员的状态及特质焦虑;用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G、A、M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结果①心理应激后IgM的含量显示性别差异,女运动员的IgM浓度高于男运动员。②心理应激后表现为训练年限少的运动员TCD4^ 细胞数量明显少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③心理应激后表现为高低状态焦虑组运动员IgA含量差异,高焦虑组IgA浓度明显低于低焦虑组.心理应激后高低特质焦虑组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男运动员、训练年限少及高状态焦虑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后免疫抑制现象更严重,这是HPA轴及HPG轴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在全球的发展也尤为迅猛,并逐渐形成为一种制度化、体系化的活动,这种活动多表现为不同种类的竞赛。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不断提高运动员成绩就是竞技体育的最高目标。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如自身素质、训练方法、临场发挥能力、心理状态等等。近年来,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比赛成绩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也随之诞生了运动心理学这门学科。总体来说,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象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竞技心理和锻炼心理,本文所涉及的心理健  相似文献   

7.
篮球是一项高强度、高对抗的运动,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对比赛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保证运动员技战术的正常发挥;反之,心理素质不稳定会导致运动员发挥失常。所以,在现代篮球的发展中不仅要培养运动员的技战术,同时要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通过在日常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自信心的培养、坚强意志的训练以及模拟训练来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以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实现高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体文对心理训练实践中教练和运动员各自应有的不同角色作了综述,并就成功特征和组合方式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在参与和沟通的前提下对教练和运动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近些年来,心理训练在国内外的运动训练中日益发展起来,并引起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学工作者的极大注意.如今心理准备训练已经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恢复训练、智能训练,以及思想教育共同组成完整的训练体系.一些专家认为,心理训练在整个运动训练中的比重应占30%左右.从国内一些重大比赛的情况来看,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据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失常的各种原因中,80%以上是心理因素(如过度紧张、过度兴奋、缺乏信心、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运动员6项心理技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标准化《运动心理技能问卷》并结合其它测试数据,对151名中国优秀运动员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优秀运动员已初步掌握了焦虑控制(AX)、集中注意力(CC)、提高自信心(CF)、提高动机水平(MV)和加强集体意识(TM)的心理技能,他们在自信心和集体意识方面表现非常突出,而在心理准备(MP)方面则表现欠缺;2.除运动动机方面外,中国优秀运动页未表现出心理技能的差异性;3.运动等级(技术水平)不同,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有差别;4.根据中国优秀运动员心理技能可以把他们分成4种类型,它们是心理技能发展水平较低的心理准备型和自信心型;心理技能发展水平较高的自信心——集体意识型和自信心——集中注意力型。  相似文献   

11.
张凯 《心理科学》2013,36(3):524-531
传统中国哲学的目的在于理想人格塑造,人的心灵提升,其核心是身心调节与控制。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在于,不仅拥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更有与之相应的践行方式,既有见地的开悟,又有修为的精进,在系统阐述人生境地的同时,拥有成熟的修为方法。近15年,国内外关于中国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研究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但在竞技体育领域却鲜见运动员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引入传统文化思想和技术的相关研究。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国际心理学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竞技体育制度特征,都诱发了对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本土化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于中国文化与心理训练的契合,总结提炼能够为运动队心理训练服务所借鉴的传统修为技术与方法。这些方法包括1)改变思想态度的撰写日记以内省、读书以养浩然之气;2)控制妄想杂念的静坐、数息、站桩;3)调节情绪心境的正念训练、琴棋书画等。将中国文化的思想与方法引入运动员心理训练尚面临困境,包括1)中国文化独特的神秘特性导致其缺乏可操作性,诸多概念难以精确测量,修为效果尚待实证检验;2)研究人员严重不足,潜心钻研的学者匮乏;3)研究深度缺乏,挖掘整理系统性不足;4)对传统文化存在错误认知,难以保证心理训练技术顺利进入运动队。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和测验对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①了解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现状。②采用国内外几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为短跑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可以参考的心理指标和方法。我们选取了两组实验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1984年5月参加全国短跑集训的11个  相似文献   

13.
值得运动心理学家探索的6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力为 《心理学报》2004,36(1):116-126
长期以来,运动心理学在竞技运动领域面对的6个问题包括:1)哪些心理学指标可以标志和预测训练型和比赛型运动员?2)如何界定、监测和控制长时期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疲劳?3)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必要心理条件是什么?4)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时大脑的工作情况有哪些特征? 5)运动员精英与其他领域精英的自我发展有何异同?6)有运动智力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6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同时指出,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将有助于运动心理学为母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现代运动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张力为  任未多 《心理学报》1995,28(4):386-394
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现代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分析了运动员个性、唤醒水平与运动成绩、焦虑与运动成绩、心理技能训练和运动动机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倾向,指出:认知运动心理学仍是研究的主流,各类研究都在尽量追求更明确的理论导向和更好的生态学效度,试图综合性地探讨运动行为,并且更加注重在描述和预测的基础上解释和控制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冬季两项运动员赛前情绪、心理唤醒与流畅状态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我国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我国30名冬季两项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1)冬季两项运动员自我意识丧失得分较低,男运动员挑战—技能平衡、自我意识丧失、身体/情绪状况和流畅状态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女运动员,高龄组运动员身体/情绪状况得分显著高于低龄组运动员,国家队运动员正性心理唤醒得分显著高于非国家队运动员,非国家队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国家队运动员;(2)自信心、正性唤醒与流畅状态显著相关,正性唤醒在自信心和流畅状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信心和正性唤醒是冬季两项运动员流畅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心理训练对小学生整体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璋明  桑标  虞纪忠 《心理科学》2000,23(1):105-106
1问题 进行素质是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我们认为:心理训练是对心理素质的提高和智能开发最为直接的途径,以“心理训练”为突破口的学生发展实验研究,能使学校教育有具体的抓手;深入、有效地开展心理训练并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能推动学校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主要是以下三方面:1.1教育与训练对个体的心智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智能在个体成长中发展。我们认为,智力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智能在个体成长中发展与…  相似文献   

17.
过去二十年内,体育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已得到大家的承认,这个新领域叫做运动心理学,它研究:影响运动和训练的心理因素,也研究运动和训练的心理效应。运动心理学家对运动员的动机、人格、攻击和捣乱行为、领导行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思想与情感,以及在体育活动中产生的其他问题感兴趣。他们在大学里教运动心理学课,搞研究,或者在运动队与运动员、教练员合作,以提高他们的技能与运动成绩。在运动心理学这门科学出现之前,教练们已经对运动竞赛的心理问题感兴趣了。例如,本世纪二十年代,好斗的爱尔兰圣母马利亚队教练奴特·陆克纳(Knute Rockne)就将鼓气讲话作为他的教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是描述对一名奥运选手L在奥运会前一年中进行的心理干预,以改变其“低挫折容忍度”的过程,以及评价这一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心理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干预的效果。在不同的时间点采用各种评估方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采用目标获得评价表进行的运动员L自我评估和教练员评估,运动员L、教练员、及搭档的“阶段性总结”评价,以及对L比赛行为的录像资料分析。通过各种评估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证明了该干预方法在改变运动员的问题行为方面是有效的。通过对运动员L的问题行为的改变,提升了他在比赛中的运动表现,该运动员与其搭档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项目上获得了银牌  相似文献   

19.
彭立勋教授是我国新时期审美经验研究领域代表性美学家之一,他提出更新审美经验研究思维方式、创新审美经验研究理论框架、建构审美学完整学科体系、推动中西审美学融合创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审美学等学术观点,对审美学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审美经验特殊心理结构方式和发生机制、西方审美学发展演变和评价、中国传统审美学思想特点和创造性转化等问题提出一系列独特见解,为审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构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训练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训练,通常是指应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和提高,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必须采用特殊心理训练方法才能完成,而心理训练的方法与实施运用过程都离不开现代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科学规范与指导。第二,心理训练的直接目的,是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大学生形成某些新的心理品质,其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