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科学,还没有严格的定义。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认识论辞典》认为,它是研究思维问题的许多学科的总称,其中有认识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和算法学等。这可称为广义的思维科学。而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说法,思维科学并不研究思维的内容,是一门研究人的有意识思维的规律、方法和应用的科学。这可称为狭义的思维科学。作为人脑的机能和产物的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活动,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和对主观世界进行反思的能动过程。广义的思维科学是新旧兼容的庞大无比的学科群,而狭义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题目:《教育思维学概论》 研究内容: 一、思维科学简介 二、几种思维形式与方法 三、关于教育思维 四、教育思维视角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张浩先生的《思维发生学》在1994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后,被学术界誉为思维科学研究的新成果。2005年6月,该书应学术界的同仁和广大思维科学爱好者的要求修订再版,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和珍贵的插图,把思维科学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学界开始了探索思维科学的征程。20年来,思维科学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思维科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基础学科,即抽象(逻辑)思维学、形象(直感)思维学、灵感(顿悟)思维学和社会思维学。然而,张浩先生另辟蹊径,从认识论的角度,从自然史和人类史关系的视域,根据古人类学、古神经生理…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独特且新颖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发散与聚合思维是两种常见的类型。体育运动对发散与聚合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受到运动强度、方式、时长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调节。目前解释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有情绪假说、执行功能假说与身心隐喻理论。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进一步重视研究规范性的基础上,加强神经科学研究并拓宽群体覆盖面,关注体育运动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为开具创造性思维运动处方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刘奎林 《美与时代》2007,3(2):33-35
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培养创造型人材.而创造型人材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是创新、设计、创造、创作的主导因素.钱学森院士认为人类的思维规律除抽象思维外,还有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社会思维.  相似文献   

6.
钱学森院士是思维科学的倡导者、开拓者,他不仅看到思维科学对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思维科学对于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钱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过教育思维学研究的一些看法。他90年代以来提出的“大成智慧工程”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人类两性分别在创造性思维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和神经活动差异。在发散思维方面, 女性优势相对明显; 但在聚合思维方面, 男性具有一定优势。两性在不同类型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相对优势与大脑两半球的加工优势有密切联系, 且受到包括性别作用等因素的调节。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并就当前研究不足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神经生理学及心理学的研究没有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资料,所以,对这种高度复杂的思维的研究,除了对科学家们的思维十分关注外,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尽管如此,创造性思维却没有被冷落,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学者在钱学森教授倡导下,开始了思维科学及其体系的研究工作,创造性思维也因此倍受重视。本文试将近年来国内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王传旭、邱章乐新出版的《思维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评估的科学,是在广泛吸收心理学、思维科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测试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一门学问。它虽是从心理计量学脱胎而出的,但由于借助了我国近20年来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等许多先进技术,故它的起点要高于传统的心理测量学,成为相对独立的一门新兴科学,是我国思维科学系统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上、技术上和操作层面上分析介绍了这部130余万字的恢宏巨作在思维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田运教授是一个优秀的思维科学研究组织,他与张光鉴教授、刘奎林教授、戴汝为教授等为中国思维科学研究事业作出了可贵的努力。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着思维科学通讯这份刊物的出版,为思维科学研究保留了一份难得的园田,利用这块园田,思维科学工作得以交流,思维研究的部分成果得以发表,这对中国思维科学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许多研究者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创造性思维问题的复杂性和已有研究的多角度性,尽管以往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取得一定成果,但实际上离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规律距离尚远。诸如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结构、年龄特点等,尤其是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界大脑生理学界对最近一例裂脑人思维状态做了新的探讨,重新认识裂脑人思维、左右半脑的意识关系,据称是人类在新世纪探索大脑奥秘的重大进展,但对裂脑人心理活动却无法解释。本文以思维科学理论进一步作出解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科学是需要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脑科学、人类学、自然辩证法、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进行协同研究的。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四化”建设服务有着重要意义。这里仅从心理学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角度,谈谈关于创造性思维问题的一些思考,以就教于各方面的同志。  相似文献   

14.
现代管理思维是一门新近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他把思维科学的研究延伸到管理领域,从而走出了一条把思维科学与管理科学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新路。本作认为,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思维这一新兴理论,对于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适逢思维科学的提出和倡导钱学森90诞辰之际,全国各地的思维科学工作会聚哈尔滨,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很有意义。钱学森是我国功勋卓、名扬四海的科学家,他以锐敏的眼光看到了思维对于人类生活的极其重大的意义,在21年前提出了建立思维科学,并对思维科学的体系进行了反复的探讨,在他的倡导与关怀下,中国掀起了一个持续不衰的思维科学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16.
自我挑错     
1.“从反映角度亦即从思维科学观点上来观察思维,思维的基础性规律在我看来就是上述三个。而脑科学则会从物质运动的角度上,并且在微观粒子水平上揭示出与此不同的思维规律,这可能是更深层次的基础思维规律。”(《思维论》第15页)改为:“从思维科学角度上来  相似文献   

17.
思维风格与创造性倾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运用斯腾伯格编制的思维风格问卷与威廉斯编制王木荣等修订的创造性倾向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量 ,比较了不同思维风格创造性倾向的高低 ,以及思维风格对创造性倾向的预测。发现可以从思维风格这种认知方式的角度对创造力作定性、定量的阐述 ,高创造性倾向者在某些风格上显著高于低创造性倾向者。本研究还探讨了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点 ,比较了不同专业及性别在思维风格上的差异 ,为了解我国大学生思维风格特点提供了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8.
思维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近年来,国内对它的研究有较大的发展。1980年起,钱学森在《哲学研究》、《自然》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述思维科学研究的文章,对思维科学的意义、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此后,不少作者在《自然信息》、《潜科学》等刊中对思维科学进行了较多的讨论。1984年8月,国防科工委主持召开了全国首届思维科学学术讨论会,会上,钱学森回顾了几年来思维科学的研究状况,强调了思维科学研究的迫切意义,并对思维科学的基础学科作了进一步阐述。会议代表中有人工智能、心理学、哲学、美学、文学、数学和语言学工作者。代表们对思维科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思维科学通讯》2004,(1):16-23
(一)思维。对思维的经验理在解就是“想”和“算”。思维是理性意识活动,即具有意识的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本质属性、内即规律性的自觉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又是发生在人脑中的信息变换。思维是在特定物质结构(人脑,思维机器,或许还有某些动物的脑)中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认知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是人类智能的高级表现, 创新思维则是个体创造性的核心过程。我们以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顿悟过程为研究对象, 提出并验证了创新思维中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理论构想; 综合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的技术优势, 初步揭示了原型激活促发顿悟的大脑机制。具体表现为, 楔前叶的激活可能与原型激活和关键信息提取有关; 左侧额下回/额中回的激活可能与与思维定势打破和新异联结形成有关; 同时研究也表明大脑的特定准备状态(额中回/扣带前回的激活)对顿悟的产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