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丰盛 《天风》2018,(7):63-63
1954年7月22日至8月6日,中国基督教第一届全国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被称为"中国信徒在解放后挣脱帝国主义的束缚,为了建设自治、自养、自传的教会而召集的中国基督教第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也是中国基督教历史上空前广泛的一次大团结的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32人,代表全国各地62个教会及团体。会上,吴耀宗先生作了《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四年来的工作报告》,提出"号召全国信徒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号召全国信徒,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2.
倪光道 《天风》2010,(5):30-31
<正>中国教会六十年,是"三自"走向"三好"的发展历程。1950年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实现了中国教会的独立自主;恢复礼拜后,中国教会向"自治要治好,自养要养好,自传要传好"的目标努力;1998年冬季,基督教全国两会作出加强神学思想建设的决议,这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10)
正事实证明,坚持三自的方向,对于中国教会的建设完全有利,且效果显著1950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以下简称"三自")发起,三十年以后,1980年,中国基督教协会(以下简称"基协")成立,从此有了基督教全国两会,分工合作地负责全国基督教的事工。  相似文献   

4.
郇玉峰 《天风》2001,(6):45
从圣经中的“三自”原则到中国教会“三自”道路的实践,中国教会走出了一条充满祝福的道路,成为普世教会一盏明亮的金灯台。为第三世界国家教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总结了经验。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中国教会面对着新的挑战,为更好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积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中国教会积极地开展了神学思想建设,这是深化“三自”,全面实现了“三自”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1998年11月17日23日,中国基督教全国三自第六届、全国基协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山东济南举行。会议集中讲座了神学思想建设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主教、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刘书祥参加了会议。藏,使中国教会牢固地建造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上,并且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1996年9月24—27日“全国基督教秘书长、总干事工作会议(扩大)”在北京怀柔山清水秀、景色旖旎的红螺山召开。来自各省的秘书长、总干事,围绕“如何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题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讨论避免空泛议论,倡导民主、务实的会风,会议开得格外活泼且富有朝气。 与会者认为:今天的中国教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三自原则”不仅要融入中国教会具体实践中,更应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教会的支撑与脊梁。因此,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在巩固、发展按三自原则建设教会的成果与理论时,毫不懈怠地维护中国教会的尊严与形象。在不断完善和发掘“三自”的时代新亮光、新内涵时,从我做起,脚踏实地推进中国教会的建设,回应和解决教会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正如中国基协副会长兼代总干事韩文藻同工在会议中所说,我们要注意“只顾与国际接轨,而不管国内脱轨”的现象,将爱国爱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按三自原则将中国教会办得更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和一个忠心侍奉的好仆人,无愧于时代与教会赋予我们的重托。 为此,本刊选编几位同工的发言,他们从不同侧面阐述自己对今天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看法或建议,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贯彻“三自原则”探索中国的教会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坚持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罗冠宗、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韩文藻访谈录□本刊记者●1997年1月3日,在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后举行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六届一次、中国基督教协会四届一次全体会议上,77岁的罗冠...  相似文献   

8.
<正>1950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中国基督徒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简称《三自宣言》)、以吴耀宗为代表的40位发起人致全国同道的信和首批签名拥护的1527人名单,并配发了题为"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的社论。从首批签名者的统计情况,不难看出三自开展运动之初,中国教会的宗派情形。  相似文献   

9.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10.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11.
季剑虹 《天风》2006,(13):32-35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 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12.
季剑虹 《天风》2006,(7S):32-35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 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13.
季剑虹 《天风》2006,(9S):30-33
三自原则是建设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丰富的教会性。它不是外加于教会的,暂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内在于教会,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的地方性与宇宙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坚持三自原则的中国教会正在神的引领下,逐步成长为满有基督长成身量的荣耀的教会。三自原则是建设好中国教会的基本原则,具有很强的教会性,但少数同工认为三自是政治的,非宗教的,外在于教会,是外加的,暂时的权宜之计,本文以《三自原则与教会建设》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自原则的教会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同工同道们分享和思考,以期在以后的探讨中使三自的理论进一步地深入和完善,使中国教会能始终如一地按三自原则建设好中国教会,坚实地跨出每一步,向荣耀的教会迈进。  相似文献   

14.
思考与实践     
三自原则是中国教会的必然选择。50年来中国教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让许多国外不带任何偏见的朋友也为之赞赏,因为我们走出了一条属自己的路,得蒙了上帝的祝福,也得到了众民的喜爱。为了继续高举三自原则办好教会,那就必须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三自爱国运动必须以神学思想为基础,这样将巩固三自爰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20,(11)
正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年春华秋实。耶和华上帝带领着中国教会告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时代,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引领着中国教会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正路来。泉州基督教将继续沿着三自爱国的正路,在新时代铸就更大的辉煌。1.坚持三自铸就辉煌七十年前,吴耀宗先生等40位基督教界爱国人士发起了《三自宣言》(自治、自养、自传),  相似文献   

16.
包智敏 《天风》1995,(9):8-9
三自教育是伴随三自爱国运动而产生的,作为一个运动,必定带有群众性,如何发动群众参与这场运动?如何使运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都是三自教育所包含的任务和目的。今天,三自教育关系中国教会的将来,关系中国教会的大团结,因此。  相似文献   

17.
王雷 《天风》2016,(9):17-18
一方面我们要改进自身的不足,树亚三自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些恶意诋毁三目者给予有力的驳斥。中国教会自三自运动发起以来,已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三自的施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良好果效。对于三自,教会内外拥护、支持和赞扬之声是主流,但一些批评甚至攻击之声也时有出现。那么,这些批评和攻击究竟来自何方?中国教会应当如何面对这些针对三自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呢?  相似文献   

18.
郭峰 《天风》2001,(9):23-24
三自原则不仅仅是中国教会的宣教策略,还是使基督教会在中国得以更好存在的必要条件,得到教内外广大人士的认同 今日中国教会遵循三自原则,虽也含有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处境相适应的意思,但中国教会并不仅仅将遵循三自原则作为中国教会的宣教策略,是基于对宣教史的反省和对承受在肩的福音使命的认信。 一些对中国教会抱着负责态度的领袖如吴耀宗先生等人对此进行思考。他们认为一个教会如果不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共同语言,那它的福音工作就会困难重重。向人宣扬福音,向人宣告上帝的与众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0,(12)
<正>一、办学方针本院是基督教神学院,培养在政治上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中国教会的"三自"原则;在灵性和神学上有一定造诣,品德优良,身心健康,能在灵命上供应信徒、真道上带领信徒,并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0,(12)
<正>一、办学方针本院是基督教神学院,培养在政治上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中国教会的"三自"原则;在灵性和神学上有一定造诣,品德优良,身心健康,能在灵命上供应信徒、真道上带领信徒,并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