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峡两岸道教界首次共同举办奉祭大典,表现了两岸同根同源、同心同德、同血同脉的深厚道谊,对筑牢两岸同胞共同精神纽带、深化共同文化认识有着重要意义。一4月21日,首届海峡两岸南宗道教奉祭三清道祖大典暨玉蟾宫落成开光十周年庆典仪式在海南省玉蟾宫举行。本次活动由海南省道教协会、台湾"中华道德文教协会"和台湾"中华道统慈惠协会"共同主办,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应  相似文献   

2.
正2月6日凌晨,台湾南部地区发生6.7级地震,给台湾同胞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两岸道教更是同宗同源。连日来,大陆道教界与全国人民一样,关注着台湾的灾情,对台湾同胞遭受的灾难感同身受。2月12日下午5时,中国道教协会在直属宫观北京白云观为台湾南部地震遇难同胞举行超度法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18日至24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率团参加了在台北、高雄两地举办的“2009两岸三地道教界联合为台湾八八水灾祈福超荐大法会”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内地、香港、台湾道教界的联系交流,展现了大陆道教界良好的道风道貌和传统道教科仪,更体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获得了各界赞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道教以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将两岸信众、两岸同胞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两岸道教界基于相同的血脉、共同的信仰,应当谨遵道祖的垂训,摈除异见,精诚合作,携起手来,共行大道,共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9月17日至24日,应台湾谷关大道院的邀请,我有幸代表中国道教协会,与武当山等宫观道众一道,组成共计28人的道教文化参访团,赴宝岛台湾,参加与为期5天的"八八  相似文献   

5.
本刊 《中国道教》2014,(2):20-21
正两岸道教交流是两岸民间交往的重要内容,是增进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途径。举办两岸道教界新春联谊会,回顾总结过去经验,共谋筹划未来蓝图,是促进两岸道教交流的一个新平台。今后应进一步规模化、常态化、制度化。2月26日,来自台湾21个道教团体、宫庙的约50名高道大德齐聚"有福之州"福州,参加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福建省道教协会承办的2014两岸道教界新春联谊会,共叙两岸道谊,共商交流之策,共谋弘道大计。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福建与台湾的道教文化交流,共同探求两岸道教界在新时期继续开展友好交往的途径与方法,6月14日,福建省道教协会与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共同在厦门举办"闽台道教文化交流座谈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张金涛,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谢荣增,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理事长张柽以及两岸道教界人士与道教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近60人参加了座谈会.福建省民族宗教厅、省台办、厦门市民族宗教局领导应邀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各地宫观     
正各地道教界为昆明"3·01"遇难同胞超度祈福3月1日,云南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各地道教界纷为遇难同胞超度祈福。镇江道教界人士强烈谴责制造恐怖事件的恐怖分子,呼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太原市万柏林区居贤观道院为遇难者超度祈福。青海省道教界人士在西宁北山土楼观为伤亡  相似文献   

8.
访台见闻录     
早听说祖国宝岛台湾物产丰富,景色美丽,久想一睹为快。去年6月,应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的邀请,我们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一行8人首次前往台湾进行道教文化交流,这也是江西省道教界第一次组团访问台湾,故意义非同寻常。我们现将所见所闻留在笔端,以飨读者。我们此次访台以道教文化交流为目的,自然该先说台湾道教。众所周知,海峡两岸,道教同根。台湾道教是宋朝时从福建传过来的。而福建的道教又是从江西龙虎山传过去的。当时,台湾是福建一府,大量移民带着土地神的祖先牌位到台湾谋生,因海峡相隔,交通不便,移民大多信奉道教寄托乡思…  相似文献   

9.
应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和台湾净明忠孝道教会的邀请,西山万寿宫和南昌万寿宫联合组团,对台湾一些道教组织和宫观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访。参访团一行13人,在两宫住持张继禹道长的带领下,于5月30日由南昌启程经由香港至台北,得到了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台湾净明忠道教会台北指南宫等的热  相似文献   

10.
灵宝派为中国道教三山符箓之一,是道教史上传承绵远的道派,随着道教在台湾的发展演进,灵宝派也传入台湾并逐渐发展。本文梳理台湾灵宝道坛的兴起、分布与传承延续,通过灵宝道教会团体组织在台湾地区的创立与推广历程,道教灵宝派法脉在台湾社会的传承,说明道教有联系大陆、台湾民众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1.
应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和台湾净明忠孝道教会的邀请,西山万寿宫和南昌万寿宫联合组团,对台湾一些道教组织和宫观进行了为期8天的参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海峡两岸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历史悠久.道教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形态,经历了一个产生、形成、传播、衍变的整体历史过程,大约迟至中古以后才经由南方的福建传入台湾.明代以后,随着两岸交流逐渐增多,移民人数的激增与规模的扩大,仅在两百多年的时间之内,道教的传播就迅速扩及台湾全岛.当今的台湾道教,信众广泛,庙堂林立,约有社会各阶层的信众数百万,宫观庙堂数千座,形成台湾规模最大的宗教形态,对台湾地区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民间信仰、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乃至经济生活、政治取向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台湾道教在长期衍变发展的过程之中,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逐渐形成了移民性、宗族性、地域性、民族性、融合性的特征,而此诸多特征对于台湾道教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趋势皆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祖国的大陆与台湾一海相隔,两岸人民都是炎黄的子孙。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固有宗教,在两岸同胞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据史籍所载,台湾古称夷洲。三国时,我们的先辈就已涉猎到这块土地。隋炀帝时,曾派虎贲中郎将陈棱入台,(《隋书·陈棱传》)郑氏曾为建开山宫祀之。明季以来,汉民族多自闽粤地区迁民入台,今之北港就是汉人最早的上岸口和聚居之地。十六世纪,民族英雄郑成功光复台湾,被人们奉之为开台始祖,称之谓开台圣王、王爷,置庙以祀,香火不断。而台湾岛古已有海外神岛仙境之说,认为是道教三神山之一的瀛洲,并传言秦始皇时方士徐福曾求蓬莱仙岛不得,而止于此。(《后汉书·倭国传》)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福清市石竹山道院举办海峡两岸道教圆梦之旅暨第二届石竹山梦文化节活动2010年1月2日至9日,福建福清市石竹山道院举办了海峡两岸道教圆梦之旅暨第二届石竹山梦文化节系列活动。来自台湾无极三清总道院、台湾净明忠孝道教会等台湾宫观和道教团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1月19日,台湾中华道教总会道教文化交流团一行37人在高忠信理事长率领下参访了北京白云观。近年来,两岸交往不断扩大,两岸道教界的交流也日益发展,台湾道教界回大陆参观访问,迎请神像的很多,但是台湾中华道教总会正式组团来访还是第一次。初冬的北京白云观呈现出一派节日景象,山门上悬挂着“热烈欢迎台湾中华道教总会道  相似文献   

16.
石竹 《中国道教》2010,(1):62-62
2010年1月2日至9日,福建福清市石竹山道院举办了“海峡两岸道教圆梦之旅暨第二届石竹山梦文化节”系列活动。来自台湾无极三清总道院、台湾净明忠孝道教会等台湾宫观和道教团体的500余名道教信众,与大陆各地道教信众近千人,共集“中华梦乡”祈梦,梦圆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7日,第四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张金涛,秘书长王哲一,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嘉宾应邀出席。本次论坛是由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和江西省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联合主办,江西省道教协会及台湾各市县道教团体、知名道教宫观等协办,主题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同根同源,服务和谐社会",简称"同源、传承、和谐"。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道教     
台湾的道教张泽洪道教是台湾影响最大的宗教。据1978年出版的(台湾寺庙概览)统计,台湾寺庙总数计5334座,其中有4082座属道教宫观。《人民日报》1983年10月6日报道,台湾的道教宫观有4158座。《北京晚报》1992年1月2日刊载安维芬《台湾庙...  相似文献   

19.
7月26日至8月2日,"第二届玄天上帝信仰与武当文化研讨会"在台湾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及随行人员一行4人于7月27日下午抵台参会,并进行为期6天的道教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了研讨会主办方和台湾各相关道教宫庙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  相似文献   

20.
<正>2月24至28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台湾玄天上帝研究会、江苏昆山天德宫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道教发展座谈会在台湾举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一行5人赴台湾参加了座谈会。本次座谈会议题为道教在当代的发展、道教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