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监考,偶然发现学生把“怂恿”都答成贬义词。究其因,原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知识短文中,编者在《词的不同色彩》中写道: 有些词表示的概念虽然相同或相近,但它们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2.
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或相对,词性相同的词。一对意义相反的反义词,它们所表示的是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如“正确”与“错误”。一对意义相对的反义词,它们所表示的是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如“前进”与“后退”。但是,我们首先需要指出,有些表示概念的词却没有与其意义相反的反义词。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董燕萍  袁媛 《心理科学》2008,31(1):192-194
启动实验的有效条件之一是,控制组和实验组的目标词在基线反应时上相同,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研究没有收集基线反应时,只是确保了两组目标词在频率上相同.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于母语而言,如果词频很高,相同频率的词得到相同反应时的机率很大;相反,机率就比较低;对于外语而言,这种机率相对更低.实验说明,相同词频的词不一定能得到相同的反应时,因此收集基线反应时是启动实验不可或缺的步骤.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标准的 Stroop任务中引入中文双字颜色词 ,结果发现 :1无论是单字词还是双字词都产生了显著的 Stroop干扰效应和促进效应 ,双字词的反应时模式同单字词相同。这表明语言学意义上的中文词是一个知觉加工单元 ,无论它由一个字组成或由两个字组成。 2无论是单字词还是双字词 ,Stroop促进效应和干扰效应相同 ,相对于控制条件呈一种对称关系。这一结果同国外的有关发现不同 ,表明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同西方拼音文字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特点。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书法史上先后出现的库法体、纳斯赫体、波斯体、三一体、迪瓦尼体、卢格阿体等种种书体,虽然都是由原始的象形、象意文字逐渐演变、繁衍出来的,形貌也不无相通之处,但是它们毕竟各自具有突出的特点、很强的个性,在不了解它们“家世族谱”的人看,是很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师徒关系的。正是由于各种书体之间既有相通又多有不同之处,所以在学习某一种书体的时候,就既要弄明白它与别的书体的联系,又要懂得它独有的结词、运笔及布局等特点。我们认为,结词章法、运笔技巧和结构布局,是构成阿拉伯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这些要素,不仅是书家进行创…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个对偶学习实验探讨了对偶材料的意义性对两种类型的迁移效果的影响 ,即刺激相同、反应不同的迁移类型和刺激不同、反应相同的迁移类型。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低年级随机选出 5 6名大学生 ,采取组内设计 ,自变量分无意义词对、抽象词对、具体词对三种水平 ;要求每名被试依次完成三种水平全部学习。依据前后学习成绩之差 ,考察三种水平下迁移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对偶材料意义性逐渐增大时 ,在刺激相同、反应不同的条件下 ,产生负迁移的程度逐渐增大 ;在刺激不同、反应相同的条件下 ,产生迁移的效果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靡”与“糜、縻”、“脍”与“哙、烩”,这两组词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人们在使用时如果不能在意义和用法上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特别容易搞错,造成误用。先说“靡”与“糜、縻”: ①如果长时间地出汗,就会有害于身体……使人食欲减退,精神萎糜,浑身无力……(1983、8、21、《光明日报》:《出汗与健康》) ②她五十年代曾风糜全国,现在  相似文献   

8.
"邪教"一词,在中国有政治和文化的特定意义。中国境内发育和活动的邪教"谱系"有三个系统:附基督教系统、附佛教系统和附道教系统。它们冒称宗教,以宗教的面目招摇撞骗,中国文化称它们为"邪教",指称它们的邪,而不是它们的"教"。  相似文献   

9.
所谓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例如:公事、工事,它们的读音都是gongshi,但意义却不同,前一个指“公家的事”,后一个指“用来防御的建筑。”同音词既会造成听话人的误解,但有时运用的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看下面实例。借助同音词,拒...  相似文献   

10.
和词的同义关系相对的,是词的反义关系。一般说,语言中具有反义关系的一组词叫反义词。如果我们对反义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它是在词汇意义上既相互矛盾、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关系。具体说,在意义上具有矛盾关系的词,它们所表示的概念彼此之间存在着互不相容、不可调和的关系。例如:  相似文献   

11.
词义相同或相近而词性不同的词能否被确定为同义词,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不同词类的词,只要意义近似,也就可以属于同义词。”(1)还有的学者持截然相反的意见,认为“只有词性相同的词,才有可能在彼此间建立起同义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汉字位置加工是否存在词边界效应,本研究采用掩蔽启动词汇决定任务和眼动追踪技术,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跨词边界和词内汉字转置对词汇识别的影响。实验均以四字词和两个双字词为靶子,对中间两个字进行操纵(转置或保持不变)。结果发现:靶子的注视时间(反应时)在跨词边界转置条件显著长于相同条件,在词内转置条件与相同条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跨词边界汉字转置干扰词汇识别,汉字位置加工存在词边界效应。词切分的开始时间可能早于汉字位置加工,或二者是同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简论现代汉语同音同义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同音词是指意义不同而声音形式相同的词。而同义词则是声音形式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而又微有差别)的词但是据我们不完全的统计,现代汉语中有好几百组词既同音又同义,如“订购—定购”“界限—界线”等等;我们把既具有同音关系,又具有同义关系的一组词称作同音同义词。  相似文献   

14.
听觉呈现条件下汉语双字词语义和语音启动的ERP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词汇决定实验中研究语义启动和语音启动,材料为通过听觉呈现的汉语双字词组成的词对(间隔600ms),记录行为数据和ERP数据,结果发现:(1)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的语义联系可显著改善对目标词的加工,表现为错误率降低、反应时缩短,以及N400波幅降低;(2)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的语音一致对目标词的加工既有干扰作用,又有促进作用。表现为错误率提高,但反应时趋向缩短,N400波幅亦呈下降趋势;(3)启动词与目标词首音相同比尾音相同有更大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使用眼动追踪技术,采用边界范式,考察了三字嵌套词的汉字位置加工是否存在亚词边界效应。实验以三字前嵌套词(如“历史系”)和三字后嵌套词(如“核技术”)为靶子,对次字和尾字进行操纵(相同、转置和替换)。结果发现:对于前嵌套词,靶子的注视时间在替换条件显著长于转置条件,相同条件和转置条件差异不显著;对于后嵌套词,靶子的注视时间在转置条件显著长于相同条件,替换条件和转置条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跨亚词边界汉字转置不影响词汇识别,而亚词首字转置干扰词汇识别。  相似文献   

16.
影响代词加工的语义和语法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缪小春 《心理学报》1996,29(4):352-358
句子的语义、代词与其先行词的语法功能一致性、先行词是否是句子的主语等因素对代词加工有何影响。结果表明,语义是影响代词加工的主要因素。被试基本上根据语义信息确定代词的所指。代词和先行词的语法功能相同只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加速代词的加工。代词加工中的相同功能原则在研究结果中得到部分支持。先行词是否是句子的主语或指首先提及的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先行词的确定和确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短语作为备用单位,是小于句子大于词的独立的语言单位,但作为使用单位,进入句子或组成较复杂的短语时,却相当于一个词,与词的语法功能是相同的,因此,短语一般都具有词类的属性。例如: ①小英买了一支圆珠笔。例①“小英”是一个词,充当句子的主语,“买了一支圆珠笔”是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这时,短语和词一样作句子的某个结构成分,反映出短语的词类属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有大量双音节词。这些双音节词有的语素完全不同,如“健壮”和“衰弱”;“美丽”和“漂亮”。有的语素完全相同,其中语素相同词序又相同的较少,如“杜鹃”(指花)和“杜鹃”(指鸟);“新生”(新的学生)和“新生”(新的生命)。较多的是语素相同而词序相反,称为同素反序词。如“洗刷”和“刷洗”;“力气”和  相似文献   

19.
马欣欣 《世界哲学》2017,(2):102-109
本文意在为索引词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辩护,即量化词词组在句法结构中存在隐藏变量。目前对该观点的批评有:(1)句法规则不足以解释量化词的域限制;(2)隐藏索引词与真正的索引词存在区别;(3)约束论证会导致隐藏索引词的膨胀。本文指出,隐藏索引词与指示词在索引性上具有相同的特征,而仅在句法地位上存在区别。看似与句法相矛盾的规则能够通过对概念的清晰化得到纯句法的解释。用隐藏的可变参数函数取代隐藏索引词,能够在约束关系增加时维护句法结构的稳定。因此,量化词的域限制能够应对现有的批评,仍被视为一条句法规则。  相似文献   

20.
操纵副中央凹词N+2的预视(相同预视、假词预视),比较汉语老年和青年读者的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在词N+1上,两组被试均表现出延迟的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效应大小不存在年龄差异;在词N+2上,青年人表现出显著的预视效应,而老年人有不同的表现,当词N+1被跳读时,表现出与青年人相同的预视效应,词N+1被注视时,预视效应不显著。这表明,汉语老年读者能够获取副中央凹词N+2的预视信息,但是预视效应会受到词N+1注视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