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安徽大学儒学研究中心、香港孔教学院、安庆市皖江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儒学与儒教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安庆举行。会议收到论文40多篇。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山东、陕西、福建、江西、河  相似文献   

2.
刘潇 《中国宗教》2022,(8):92-93
<正>南关清真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著名的清真古寺。南关清真寺是安庆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的基地,是安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一个窗口,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作为安庆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南关清真寺在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坚持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因而文化区域的划分亦应是具象因素和非具象因素的统一;文化区域的边界有软硬之分,而区域文化性格却没有边界;文化区域是历史形成的,但在历史演进中往往被行政区划分割,而分割后的行政区随着历史积淀往往又形成新的文化区域;区域文化性格在文化区域中形成,但它与以地域为载体并具有外部特征的区域文化不同,它作为内化于心的文化要素,以人为载体可向其他文化区域四处流动。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日益开放,就出现了一个在层层嵌套、复合交叉、互渗融会、动态演变的文化区域系统中对不同的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安庆天主堂全称安庆天主教耶稣圣心堂,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孝肃路75号,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由耶稣圣心堂、神父楼、门厅及院落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庆天主教耶稣圣心堂于清同治十年(1871)破土动工,次年(1872)落成。光绪十七年(1891)扩建,光绪十九年(1893)完工,更名为"安庆天主堂",至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历史。该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以山墙面为主要入口,门窗顶部均用半圆形券大屋顶,为中西合璧宫殿式建筑,在安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化是认同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中国化不是本色化。利玛窦、谢扶雅、戴德生等的努力属于本色化,但是中国化不仅仅是穿儒服、建中国式教堂的问题,更不是复古或者文化倒退。文化与历史不可分割,文化在历史中才具有意义,中华五千年文化与历史构成了中华文明史。文化不可能与历史割裂开来,因为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发展、完善的,而且历史赋予文化以内涵和个性。中国文化和历史之所以丰富,  相似文献   

6.
悠久的历史发展及广泛的地域影响是佛教名山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寺院的建设发展来看,作为汉传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佛教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发展,其中又以唐代中晚期、两宋、明中至清中前期三个阶段最为突出。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清代中前期九华佛教形成了以九华街及其附近为核心区、皖江两岸为主要外围传播区、以江浙赣等为边缘传播区的文化圈层格局,这对于九华山成为汉传佛教四大名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魏明云 《美与时代》2014,(7):116-117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厚重河南的一个浓缩,承载着河南乃至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今天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坚实基础,更是河南生长、发展的源泉。了解历史文化资源的功能和效用,缕出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出一系列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淄博地名是淄博地域文化的产物,蕴含丰富的自然地理文化与人文历史文化,如地形、地貌、物产、经济、军事历史等。淄博地名文化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可以再现古代淄博地理风貌,引导“生态淄博”观念。在宣传和谐淄博理念、提高文化认同、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形象总体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名文化传播须尊重历史和文化,遵守各项地名管理法规和条例,尊重历史和文化,不能无中生有,肆意捏造,欺骗旅游消费者;传播规范地名形式和地名用字,不随意更改地名。创造良好传播环境,多媒介、全方位地提高地名文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类学最具“反思”精神,20世纪人类学的总特征是“我”和“他者”之间观察关系的改造.中医药文化的现代研究应当引入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自觉”概念,应当在对中医历史传统回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认同.而文化人类学中“他者”对中医药文化研究提供的是另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包括人的他者、文化的他者和历史的他者.现代中医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自我和他者的理念和方法,思考中医学现代性中的定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建波 《管子学刊》2011,(1):117-122
楹联可记录悠远历史、传承灿烂文化、寄托诗意情怀,阐明万物哲理。楹联文化是璀璨的华夏文化中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化品种,中国楹联文化洋洋大观,可从官场政治权谋的文化透视、经济行业盛衰的文化凸显、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化折射、自然地理风貌的文化建构、事业爱情并重的文化品位、远大理想抱负的文化浸润、品格情操养成的文化熏陶、世事友情感悟的文化底蕴、游戏娱乐文字的文化图景、旷世绝联智慧的文化寻根十个方面管窥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种历史性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扬弃。传统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伦理的基本精神,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对孝文化进行历史的回眸,挖掘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价值,以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其进行重塑,建构当代孝文化,必将会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社会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讲是一个崭新的世纪,大规模的战争杀戮将被和平与发展所替代,意识形态的残酷斗争与搏击将为人类文化的交融与竞争所削弱,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长期竞争将主要凸显各自文化的生命力。有不少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重放光辉、凸现优势的世纪。无论从继承发扬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角度,还是从国家民族伟大复兴、强盛繁荣的角度,普及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都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必然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历史证明,一种宗教如果不与特定的历史文化土壤相适应、相融合,就不可能发展。  相似文献   

14.
段磊 《美与时代》2014,(1):32-32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但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文字”。这正是对苗族服饰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好的定位。正因为文字的缺席,苗族文化传承的历史需求催生了其发达的服饰文化。其中,银饰更是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为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比较哲学的研究范式有多种选择。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可以作为比较哲学的重要研究范式,不仅在于历史与文化是思想与智慧的支撑平台和发展基础,而且在于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历史分析的逻辑、历史哲学与文化环境中的理解与沟通、翻译与转换注定不能分开。  相似文献   

16.
马欢 《美与时代》2023,(5):85-8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最早期的生产活动区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学习黄河文化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黄河督运图》是我国清代对黄河流域风俗民情、街市建筑、人物服饰以及黄河漕运的景致、商业经济的交流等进行细致描绘的史诗级纪实巨幅绘画作品。此图非常直观地反映出我国清朝时期黄河流域的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化历史十分悠久,反映在商业上也形成风格独特的“商业文化”,尤其以诗词、楹联为美。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目的 我们研究武汉教堂的目的是:1)了解武汉历史文化。从而更好的保护古建筑及其文化内涵。2)为城市规划的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和谐的城市文化的形成。3)使当地居民依然能受到古建筑和古历史文化的熏陶,并且热爱这份有历史记忆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其中先秦文化思想的精华是十分宝贵的精神遗产。如整体系统思想、依存互变思想、平衡和谐思想、预测思想、重视人与实践的思想等,对于大学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开阔思路、正确定位和指导工作实践,实现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目标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关于齐文化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开发、利用丰富的齐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齐文化开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齐文化开发意指齐文化旅游开发,而广义的齐文化开发则意指对齐文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