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大规模运用对生活世界的负面影响,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反复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他们不仅从现实层面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大规模运用造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而且还从理论层面揭示了技术理性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并形成了系统的科技伦理价值观,对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科技-生态批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西方人并没有因此走向自由和解放,反而陷入更加全面的…  相似文献   

2.
人所未知的最大历史秘密之一是: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是中国和西方种种成分的独特综合而成的。“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创造发明和发现可能有多一半来自中国。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为什么? 中国人自己和西方人一样也不知道这一事实。17世纪以来,中国人一度忘记了他们自己的重大成就,日益为欧洲的科技发展而目眩。当耶稣会传教士给中国人看机械制的钟时,他们充满敬畏。他们竟忘记了第一个发明机制钟的是他们自己。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感到十分惊奇,原来现代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应用伦理以对"科学技术合理性"问题的追问为逻辑起点,围绕科学技术与哲学、科学技术与生态、科学技术与消费关系的探讨,形成了系统的科技伦理、生态伦理和消费伦理。他们不同于一般应用伦理探讨现实问题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而是立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一本体论角度探讨上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种伦理价值观,其应用伦理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毫不夸张地说,当今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在宗教、道德和社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除有自身想获得自由、渴望进步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崇拜和迷恋西方文明的结果。尽管这是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社会问题的根源,但许多学者却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反而一味地对一些枝节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当他们中的有些人,已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关注并致力解决这一问题时,仍然没有摆脱西方思想的束缚,或许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仍以追随西方为目的,以西方文明为轴心。二首先就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崇拜、迷恋西方文明的原因做扼要说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陷入崇拜…  相似文献   

5.
我想到希腊来的愿望终于在这么多年之后完全出乎意料地实现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有机会在雅典的尼克斯山(the Hill of the Pnyx)作公开演讲。作为一个已成为物理学家的人,我完全意识到希腊人给予我的恩惠,正是他们开创了把深藏在自然界中的真理揭示出来的伟大事业。当然我也跟其他演讲人一样享受到了这种恩惠。不过,对我来说还存在一种特别的情况。我所出生、成长和受教育的那个国家离西方世界是如此之远,以致于直到约在一百年前才受到希腊哲学、科学、和艺术的影响,当时我们的前辈曾专心致志向西方世界学习科学技术。这对我们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我这一代中的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我们前辈从上几代人手中继承过来的东方古典学说。然而,在我大约刚满五岁时,我的祖父和  相似文献   

6.
(一)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其人道化问题。当代科学技术的作用比以往时代大得无可比拟。它一方面增强了人的创造力,另方面又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这样,科学技术的人道化问题便成了当代人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如象科学技术的本性问题,它起作用的方式问题,它和社会文化进步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它在何种条件下就会造成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等等,都是当今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估价问题。这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是,近现代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战争给个人存在带来的影响。它向人们提出了个人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个人能否选择和支配自己的命运,他在当代的存在状况如何等等问题。这个问题在西方首先是由存在主义作为其主题加以研究的。以后,它几乎成为西方各种文献都予以阐述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7.
关于释迦牟尼佛乔答摩的传记故事,国内已经有了多种,但我们多半见到的都是以汉文史料为来源的作品。这里我们想介绍另外一类主要以南传佛教史料为依据的作品。西方人研究佛教只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由于近代的世界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发展史的特点,西方人最先注意到的还是南传佛教。以李斯大卫夫妇为中坚的一大批学者,在上座部佛教的研究领域内辛苦地耕耘,他们在经典的整理和出版,在对西文世界介绍佛教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贾琼 《中国天主教》2008,(5):25-26,27
明清时期,中国实行的是非常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但其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断绝,这都要归功于西方传教士。传教士来到中国最初是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然而这种初衷却对当时的中欧文化交流.尤其是科技交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教士向当时的中国人展示了西方现代科学成果而同时又把中国古老的科学文明带进了西方世界。尽管中国在古代曾有过相当辉煌的科学成就,但到了近代其传统科学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停滞不前了,而传教士的出现及他们向中国传播的西方现代文明则给这个古老国家的科学发展带来了一线生机。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世界的西化问题陈玉龙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不少学者认为:现在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在伊斯兰世界的渗透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的人认为,21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在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下将遭受一场全面西化的浪潮。现在西方国家的某些机构和文化界高层人...  相似文献   

10.
儒道在北美     
儒道发源于中国,但其影响早已超出中国本土。而较早介绍儒道给西方思想界的是来华传教士。在今日的北美,儒道的传播一是靠来到西方的华人移民及其个别在美国大学立足的华人学者,但更主要的是靠非华裔美国学者及其他有兴趣的人,特别是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他们主动了解;积极介绍,影响广泛。 在北美,只要一谈起中国宗教,无论是在大学课堂还是公众讲座,都首先要谈到儒和道这两个发源于中国的宗教。虽然中国人一般不把儒家当宗教,但西方人讲世界宗教总少不了讲儒.因为能与西方人所理解的“宗教”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相似文献   

11.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学习西方。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变革,实现近代化,中国近代的变革者们无不向西方寻找真理,引进西学。他们向西方学习是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从开始学习西方的工艺技术发展为学习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从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而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哲学。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那时西方人极力向中国传播的基督教却不感兴趣,甚至拒不接纳。就此而言,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学习西方并不全面。诚然,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排拒是带有普遍性的,从未间断过的“反洋教”斗争便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将在所难免。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渗透将变得更为直接、迅捷、全面,国际上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将愈演愈烈,西方社会价值观依靠其强劲的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的优势必将构成对中华文明特别是价值体系的最大挑战和最大考验。在这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充分吸纳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摆在21世纪中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和严峻挑战。在挑战面前,中…  相似文献   

13.
<正> 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是双向交流的过程。在近现代史上,东西方文化之间实际存在的只是一种单向交流,差不多都是东方人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时至今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西方文化固然导致了科学技术和工业的高度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种种弊端。西方高度工业技术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使西方文化优越论发生了动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西方哲人和有识之士,转而瞩目于东方文化,希望从中寻找救  相似文献   

14.
关于UFO的话题在西方国家已经逐渐被淡忘,但在我国却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前不久在大连召开的世界UFO大会上,就有人号称能够提供外星人存在的确凿证据,并据他们说,UFO在中国的组织成员已经达5000之众,相信的人超过1000万人,且以青少年居多。我们编辑本文并不是要与他们争辩,而是把一些权威的研究、调查结果的真实情况告诉公众,以提高大众的辨识能力。本刊将陆续刊登书中关于UFO的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15.
诞生于阿拉伯本土的伊斯兰苏非,原本不仅指思想,也指涉了行为实践层面。在传入西方现代世界以后,却出现了忽视实践而注重思想的趋势。"ism"是苏非传入西方后被西方人加上的后缀,它被赋予典型的西方内涵,变成了一种"主义"、一种"思想"。与现代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中苏非与正统伊斯兰教相融合的趋势相反,西方"语境化"的苏非主义则凸显了伊斯兰苏非思想中"非伊斯兰"的特质,以适应西方现代文化的需求。它代表了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对一种"可能的世界"的回归,这个世界区别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和理性,代表了前现代、非科学和非理性。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2,(1)
一切伟大宗教皆起源于远古。随着时间的迈进,在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中,每一种宗教之完整性,甚至其生存,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肯定,在古代,至少从公元前四世纪以来,佛教主要通过希腊,对西方宗教传统产生过相当的影响。在当今世界中,越来越多聪慧的西方人归向佛教;这一现象也清楚地表明:佛教对西方宗教传统的影响与日俱增。我们也可以从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他们都不是佛教徒,诸如:Heidegger C.G.Jung.E.Fromm,A.Maslow.F Capra David Bohm等)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当前技术美学研究的三大误区徐恒醇(天津社会科学院300191)技术是调节和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力量,也成为沟通人与社会的中介。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由文化哲学的视角看来,科学技术不仅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而且也构...  相似文献   

18.
人类智力及其概念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智力及其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万明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引吉西方人在早期同非西方社会人们的接触过程中,他们相信,非西方社会中人们的思维与西方的文明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思维模式在西方人眼中是原始的。也有许多人更直接地认为,这些“原始人”的思维与...  相似文献   

19.
近代:响彻人间的天国颂歌——“基督教与西方文学”之三●刘光耀史惠风我们曾长久地在心里追问:当整个西方世界完成了向基督教上帝的皈依之后,那吸引着诗人们不得不凝神关注、不得不作出回答的,究竟是什么?他们为谁而歌吟?他们的灵感从何来?缪斯吗?缪斯曾帮助荷马...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哪个地区,哪个民族没有宗教。宗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宗教,只是他们信奉的宗教的种类不同。由于宗教普遍存在,有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说,信仰宗教出自人类的天性,和人的本能一样,只要有人类,就有宗教。这种看法没有事实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