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4,(2)
<正>韦卓民: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宗教学家(1888—1976)韦卓民是全国基督教反帝爱国、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领导人之一。这位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的老校长通晓古今,学贯中西。他早年留学美国,在哈佛获硕士学位。后又留英,在霍布豪斯门下就读,遍历欧洲著名的伦敦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深造,历时数年,得博士学位。这位勤奋的学者仅外语就精通英、德、法、俄、拉丁文等。他一生潜心学术,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近百种遗著,约八百万字。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处境,随后探讨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和教会实践,最后总结概括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重要意义。本文指出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想和实践既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珍贵神学素材,同时他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思索和实践方法也颇富启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有一位闻名中外的社会活动家,学识渊博的教会领袖,他的名字叫韦卓民,是教会里卓有声望的老前辈,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宣言的发起人之一。自从1957年反右运动中,他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后,几乎被我们大家都遗忘了。如今,他离世已近20年,当年对他的不合理政治处分也早已被改正。  相似文献   

4.
赵鑫 《天风》2014,(10):38-39
卡尔· 巴特(Karl Barth,1886-1968),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他在生前就已经广受推崇,被视为现代教会之父,他的名字也常与奥古斯丁、阿奎那、路德、加尔文、施莱尔马赫并列,他的著作甚多,见解独到,对神学贡献卓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位神学巨匠.  相似文献   

5.
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韦卓民认为,不同的文化信念体系虽然背景不同,但仍有可能产生相似的观念。这就需要用一种"认同的眼光"和"欣赏的心境"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实质融合。韦卓民关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异质融通"观可在罗尔斯的"重叠共识"主张和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主张中找到共通点。自我和他者可以"以同志般的精神"、"为着共同的志趣"一起开展"精神性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6.
米开朗基罗     
众所周知艺术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183;波那洛提(MichelangeloBuonarroti),是一位性格暴躁,生活邋遢,脾气败坏甚至居高自傲的雕塑家,但是他对于艺术的领悟力和与旁人不同的独到见解却令人望尘莫及。他给世人所留下的印象大多如此。但是我对于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他应是“孤独的平凡,平凡的伟大”。  相似文献   

7.
徐伟 《中国宗教》2017,(7):54-55
一1922年,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1876-1958)来到中国。这位擅长雕塑、深谙艺术史、倡导天主教"本土化"的枢机主教,对于天主教绘画艺术的中国化做出了诸多贡献。在他看来,"一个本籍艺术家,应该深明宗教画像学的内容,然后用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按照他本国的形象语言,把自己的主题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读者来说,杰夫·贝佐斯(JeffreyBe-ZOS)的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要是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马逊书店(Amazon)的创建者,就会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位古巴移民的后裔凭借超人的胆识和敏锐的目光,在短短4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使亚马逊公司成...  相似文献   

9.
图中这位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荣誉证书的人就是199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坦利&#183;布鲁希纳(Stanley Prusiner)教授。他的功绩是发现了蛋白感染素(朊蛋白),成为解释感染的一种新的生物学理论,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引起人类脑神经退化而成痴呆的古兹菲德一雅各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在寻找病原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朊蛋白(PRION即普里昂),从而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这位有着哲人气质与深邃眼神的人叫莫诺(Monod jacpues Lucien),他是法国生物化学家。1910年2月9日生于巴黎,1976年5月31日卒于戛纳。年轻时曾经办过乐队.甚至萌生过专心从事音乐的念头(一不小心有可能成为音乐大师)。1928年入巴黎大学,还是选择了生物系,华业后留任巴黎大学动物学助教(1934),从事原生动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刘徽孙永旺刘徽,三国时代魏国临淄人(现属淄博市)。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佚甚多,因而关于他的身世履历、生卒年月目前尚无详考。从他留下来的著作可知,这位在齐文化沃土中成长起来的数学家,作为我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不仅对我国古...  相似文献   

12.
包兆会 《天风》2017,(7):54-55
他是明末耶稣会汉籍中的重要作者,是中国外国文学翻译的先驱者,先后与金尼阁、艾儒略合作翻译中文本伊索寓言《况义》(1625年)、中译第一首“英”诗《圣梦歌》(1637年)。他是福建儒学世家子弟,长期担任中下级官员、地方长官。他也是晚明中国比较重要的天主教徒,是福建地区最重要的开教者之一。在他的推动下,福建成了当时天主教传教的又一中心。他就是张赓。  相似文献   

13.
众说纷纭话1997年诺贝尔医学奖(待续)(二)起步艰难的普鲁西纳禹宽平傅杰青一、首先遭到攻击的也是这个新术语在前文中我们阐述了普氏提出新术语“感染性蛋白子”(prion)的学术贡献。其实在他获诺奖前10年,他遭受学术上反对派攻击最激烈的内容之一,也正...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的话:莱维纳斯(1906-1995),这位首先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引入法国,从而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法国思想,而且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的哲学家,已经受到汉语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莱维纳斯生于立陶宛考那斯一个犹太家庭。1923年移居法国,就学于斯特拉斯堡哲学系。1928至1929年间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1930年回到法国,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哲学著作:《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直观理论》。1932年,他发表了法国第一篇研究海德格尔的文章:《马丁&;#183;海德格尔与存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维纳斯成为德国战俘。在集中营期间(1940-1945),他构思了《从存在到存在者》一书。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起,莱维纳斯开始系统地表述他自己的哲学思想。在60年代和70年代,他出版了他的两部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总体与无限》(1961)与《异于存在或在本质之外》(1974)(我们这里译为《异于去是或在是其之所是之外》,理由见译文中的注释)。此后直至逝世,莱维纳斯以文章、讲课和访谈等方式继续不懈地阐发和总结他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吕小飞 《天风》2014,(7):49-51,53
2011年年初,由张国立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养父》播出之后感动了无数观众,被评价为最感人的开年剧目.2010年12月16日,《养父》在沈阳举行了首映式.在首映仪式上,邀请到一位特殊的父亲,这位父亲15年间收养了73名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儿,给他们提供了温暖的家庭和如山般的父爱.在邀请这位父亲和他的孩子们上台后,张国立亲手为他献上了鲜花,亲自给孩子们分发了礼物,并动情地说:“我之所以将《养父》的首映地选在沈阳,就是因为我知道在这里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69个孩子的幸福(现在已经有73个孩子),请容许我向这位父亲表示我的敬意.”  相似文献   

16.
继而,这位聪明的内学派朋友对我说:请首先为我说明对称天平( )中的大天平,并说明对称( )、伴随( )、互斥( )以及大、中、小等名称的意义,因为这的确是一些罕见的名称,其中肯定有详细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的家教观周兴春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清朝山东范县(今属河南)、潍县(今潍坊)知县。他为“扬州八怪”之一,是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郑燮不但善于理政研文,而且也善于治家教子。他的家教现在今天看来...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宗旨,是阐述梅洛-庞蒂的历史观。对于这位现代现象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来说,历史领域对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而始终受到他的关注。 1942年,梅洛-庞蒂的哲学著作发表之后,立  相似文献   

19.
包兆会 《天风》2017,(10):54-55
他与清代海上画派的开创者任伯年交往密切,在土山湾画馆存世百余年中,他是其中在位主持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他是天主教修士,是画馆内部培养出来的著名画家,是中国早期油画和水彩画的最重要开拓者之一。他就是刘德斋(1843-1912)。  相似文献   

20.
文化盛世中的巴赫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M.巴赫金(1895—1975)这位哲学家、美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化学家,如今已驰名全世界。他是人文科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人文科学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在研究他的创作。定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各种刊物专辑,巴赫金友人协会及其一本本专著,这些集中反映了西方人文科学家研究巴赫金遗产的情况。西方正出版和再版他的著作。日本已出版了8卷本的巴赫金文集。我国的巴赫金研究却大为逊色。巴赫金的某些著作已成为图书珍本。很少有人了解作为哲学家和独特的哲学美学创始人的巴赫金。 1989年10月在萨兰斯克市(该市“收容”了这位昔日的流放犯25年,并准许他担任教师——先是在师范学院,后来在莫尔多瓦国立大学)举办的巴赫金讲座是填补这项空白的最初尝试之一。1990年5月,中央电视台放映了影片《20世纪的预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