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1994,(12):51-55
祝新年快乐·································……沈承恩(1) .贵革地上为教会求平安··········.’’’·················……张冠儒(1)岁岁平安谢神恩···························……孔祥锦(l)“必”得的恩惠······························……残灯(1)“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一王三元董国范(2)古人的警戒·································……李铭约(2)一个女商…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研究》1991,(4):48-48
宗教研究新时期宗教略谈·····,····一阎瑜民(2.3) 佛学研究宗密禅教一致说的实质…孰·张春波(1.3) 《华严经》的构成和思想···…… ···……(日)镰田茂雄著 黄玉雄节译·················,……(1.5)试论佛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刘斌(1.11)《华严经》的构成和思想(续) ···……(日)镰田茂雄著 黄玉雄节译··················……(2.9)一指禅······················一善文(2.15)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史旺…  相似文献   

3.
<老子>五千言的思想源自殷易<坤乾>(即<归藏>),不是源自<周易>.理由有三一、<老子>书中不见首乾次坤的思想,倒是首坤的思想明显居多;二、<老子>的辩证思维模式属于与<周易>古经不同的另一类;三、关于宇宙生成问题,<老子>的主张也与<周易>古经不是一路.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研究》1992,(4):48-48
宗教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宗孜观的宣传教育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 自由政策················,·,··…张伟达(1 .3)论‘五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 坚持和发展···············……俞朝卿(2 .3)宗孜与社会主义相协调问题 孔宪毅乔玉文(3.3)马克思论宗教掌握世界的方式 宋百成(4 .3) 佛学研究佛教中道思想之研究··,·····、···……崔曦春( 1 .1。)梁漱溟佛学思想简论:···,······……高振农(1.巧)禅宗语录两大集解读·······,····……陈士强〔2.9)略论佛骨舍利····…  相似文献   

5.
李尚信 《孔子研究》2011,(1):127-128
众所周知,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极为珍贵的易学文献.在六篇<易传>--<二三子>、<系辞>、<衷>、<要>、<缪和>、<昭力>中,<要>篇较为短小,但价值却十分重大.<要>篇记载的孔子与弟子谈论<周易>的资料,是目前所见最详细、最全面的孔子论<易>文献,极大地弥补了传世文献的...  相似文献   

6.
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论文探讨了王家台秦简<归藏>和传世本<归藏>的一些问题,认为秦简<归藏>应当是<归藏>易的<郑母经>,"郑母"即"莫母",即"尊母"、"帝母",以母为尊,以母为主;豫,秦简<归藏>作介,说明<周易>豫卦的本义当为大;秦简<归藏>的规卦相当于<周易>的随卦;传本<归藏>以"(兴)"或"奭"为坤卦的卦名,是错把卦辞当作了卦名;秦简<归藏>的"天目"当为"天曰"之讹;秦简<归藏>的卦名与今本<周易>同者更多于帛书<易经>;秦简<归藏>以∧表示阴爻,表明∧是阴爻的一种别写,而不是性质不同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隋书·经籍志>首次明确著录<墨子>书中有目录一卷,其后各种史志目录中均不见记载.<墨子>古本"目录"面貌如何,一直是墨学界聚讼不已、悬而未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墨子>目录出现较晚,大约亡佚于隋末唐初之际.西汉末年刘向校定<墨子>成书后,所撰写叙录并未单独成篇.近人蒋维乔等学者的学术观点,<汉书·艺文志>所载"<墨子>七十一篇"包括目录一篇,是不成立的.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作者以新出土的<归藏>为主要根据,又征引出土阜阳汉简<周易>、马王堆帛书<周易>和其它文照献资料,对易学界长期争讼不休的问题进行检讨考辨,再次印证了传本<归藏>不伪、<归藏>早于<周易>、文王演易不是重卦、<周易>原为卜筮之书等论断.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研究》1990,(4):48-48
、.2、、j‘、.1、j、‘工J.二产aOJZ、、2、、j 学术交流广结盛谊深入研究·········……郭裕怀(35)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综述······························……本刊编辑部(33) 佛学研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三)................……‘.··.·········……王世安(13)佛教医药学浅谈···············……史旺成(18)唐代三教中的佛教············……任继愈(39)《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四).................................··.……王世安(3 1…  相似文献   

10.
在由秦入汉的学术转折中,陆贾<新语>是不容忽视的.<新语>折射了不少经学信息,其中包括易学.由其用<系辞>文字的特点即可见<系辞>在汉以前流传颇广;陆贾以"仁义"说<易>,显示了较为独特的视角;其易学重义理,首开汉初学者以义理说<易>的风气,在孔门易学中居承前启后地位.  相似文献   

11.
<太玄>是模仿<周易>而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太玄>的模仿痕迹都很明显.从性质上看,<太玄>像孟、京易学一样,是一种天人之学.<太玄>的独创性在于体例上采用"三、九"系统;赞辞以生动形象的比喻直接说明事理;<太玄数>所说的筮法仅是扬雄的一个小把戏,没什么实际用途,而他又把五刑、律吕、月令等方面的内容引入<太玄>,以使其也具有"以卜筮者尚其占"的功用.  相似文献   

12.
来稿须知     
《世界哲学》2009,(6):145-145
敬请来稿者注意以下事项:1&#183;著、译者写好提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4个;2&#183;请著者提供篇名的外文,译者提供篇名原文;3&#183;外文著者的国籍、外文的出处要齐全;4&#183;请著者、译者提供工作或学习单位;5&#183;著、译者请勿一稿多投;6&#183;如6个月内未接到编辑部用稿通知,著、译者可自行处理已投稿件;7&#183;请投稿人附上实名及身份证号码。  相似文献   

13.
对<系辞>等传中论及人性及其与天道之关系的文字,古今学者的理解各有心得.作者认为,行<系辞>论性语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了完成和显现.并且认为,<易传>、<中庸>、<孟子>实际都是认为"性自命出,命从天降"的,都是在人性与天道有一致性的意义上肯定人性善的,故否定<易传>有性善论,以为<易>、<庸>、<孟>的人性说致思路数不同的观点,都是不合实际的.作者又认为,将天道赋予人道正义的意义又返而以支撑人道原则,自<易传>已然,宋儒的天道性命学说与此是一脉相承的,故否定理学与先秦儒学的联系也是不合事实的.作者还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宣扬性善论的主题是弘扬理性,强化人们对人道的自觉与自信,其中凝聚的积极善良的正气,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元神.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对<太极图>的作者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首先,本文从比较<太极图>与<太极图说>对"五行"思想的不同表达入手,指出二者所论的"五行"思想分别属于不同的流传系统.其次,本文较深入的比较了这两种"五行"思想的异同之处,进而指出基于这一矛盾可以初步判断,<太极图>与<太极图说>决非一人所做.  相似文献   

15.
胡治洪 《周易研究》2001,26(2):20-29
本文通过对帛书易传<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四篇的分析,认为帛传四篇为孔子<易>论,其中包涵着<论语>、<孔子集语>、传世本<易传>等反映孔子思想的传世文献所隐微罕见的天人道德观念;帛传四篇表现了孔子在涵括三代以至春秋新旧天人观念的基础上对于天人内涵的初步的哲学改造,反映了孔子将传统的主宰之天转化为道德之天、并将传统的主体对于形上存在的外在超越关系转化为内在超越关系的致思取向,从而凸显了孔子作为当时敏锐而深邃的思想家的形象;帛传四篇所涵具的孔子天人道德思想补足了三代天命德政观与思孟天道性命思想之间的逻辑缺环,是经由曾子(<天圆>)而达致<中庸>、郭店儒家简、<孟子>乃至传世本<易传>所体现的天道性命思想高峰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栅朝向分辨任务来探讨视知觉学习中是否存在关于45&#176;对角线对称的镜像迁移现象。训练被试分辨15&#176;或75&#176;朝向3或5d,每天约1h,训练前后测量15&#176;、75&#176;、45&#176;朝向的分辨阈值。通过训练,训练朝向(15&#176;或75&#176;)的阈值下降,该学习效应没有迁移至45&#176;朝向,但基本迁移到关于45&#176;对称的朝向(75&#176;或15&#176;)上。这提示,视知觉学习可能发生在中间视皮层,该皮层同时具有一定的朝向特异性和关于45&#176;对角线对称的镜像迁移性.  相似文献   

17.
此文论述了焦循诠释<周易>的主张及方法.焦循主张,诠释以前,诠释者要泛观博览,汇通析辨百家之学,形成"己之性灵",即先有自己的思想、义理.其诠释方法是必须从分析<周易>语言文字入手,运用"六书"中"假借"去诠释<周易>经、传文,并根据上下文因声求义;以"实测"之法,即全面核对<周易>经、传文、句,诠释<周易>爻象变化规则;以"参伍错综"之法,从整体上对<周易>进行诠释;"依经文而用己之意",采取"或直断,或婉述"等多种诠释方法,对<周易>作出自己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18.
"乘马"是认识周代农民负担乃至整个周代社会变迁的一种重要制度.<管子>与<司马法>所载"乘马"征收标准的差异生动地反映了春秋时代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历史事实.如果对二者的文献解读存在错误,就难以把握历史真相,甚至有可能作出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反对王弼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这一传统观点,因为他除了用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周易>之外,王弼也运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周易>,而且运用儒家思想解释的内容大于运用道家思想解释的内容.本文分析了王弼为何同时运用儒家和道家思想解易的原因,并提出<周易注>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以<易传>的思想和汉代的注易方法来解释<周易>.  相似文献   

20.
简讯一束     
《法音》2006,(1):54-55
2005年8月20日上午.尼泊尔王国向中国五台山中台演教寺赠送文殊菩萨圣像交接仪式在五台山台怀镇电力宾馆隆重举行。山西省人民政府宋北杉副省长、省外事办公室李月娥主任、省宗教事务局武锦福局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根通法师、忻州市耿怀英市长、市宗教事务局杜春林局长、五台山风景区管理局罗荣华局长及五台山僧众40多人。与尼泊尔王国外交大臣拉麦什&#183;纳特&#183;潘迪、尼泊尔驻中国大使拉南德拉&#183;拉吉&#183;潘迪、尼泊尔阿尼哥协会主席拉瓦&#183;库玛尔&#183;塔帕、副主席哈利仕和尼泊尔文殊菩萨舞蹈表演人员27人出席了交接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