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红 《世界哲学》2004,(2):109-112
应英国埃塞克斯(Essex)大学哲学系主任Simon Crithley教授和牛津大学Andrew Moore博士的邀请,由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资助,我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先后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2.
《世界哲学》2012,(3):162
<正>2012年7月23日-8月12日中国·长春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通过聘请英国、美国以及其他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  相似文献   

3.
(2 0 0 2年 7月 2 9-8月 17日·中国·成都 )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和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教学机构。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的宗旨是 :通过聘请英国和澳大利亚当代著名的哲  相似文献   

4.
, 《天风》2012,(11):I0001-I0001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安东尼·弗卢(Antony Flew)1923年2月11日出生在英国巴斯镇,他的父亲是英国卫理公会的牧师,从小就向他灌输宗教思想,希望他长大之后继承父业成为神学家。但是,他从15岁那年开始,就对宗教彻底反叛,喜欢研究哲学和历史。他曾在牛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攻读哲学,194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且获得了英国大学哲学奖。  相似文献   

5.
1、宗旨:中英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教学机构.从1994年开始,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和人文科学院也参加主办,因而改名为: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其宗旨是:通过聘请英国和澳大利亚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来华教学和进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能系统而深入地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促进中英澳学术交流和三国哲学家的相互理解.继1988年第一期、1990年研讨会和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6.
荆其诚 《心理学报》1981,14(4):88-92
我于1981年4月7日代表潘菽所长赴英国吉尔福德参加英国心理学会1981年年会,受到英国心理学会主席K.Connolly的招待,在大会上宣读了潘菽所长的贺信,并作了学术报告。会前会后访问了伦敦大学、贝德福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谢菲尔德大学、艾克斯特大学等心理学单位。在英期间会见了英国皇家学会副秘书长P.T.Warren、艾克斯特大学副校长H.Kay。  相似文献   

7.
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1910—)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是逻辑实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也是逻辑实证主义在英国的头一个传播者。三十年代初,他大学毕业后去维也纳,结识了石里克和维也纳学派的其他成员,参加他们的哲学讨论,深受他们的思想的影响。回国后在牛津任教,1945年任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研究员,1946年任伦敦大学精神哲学和逻辑学教授,1959年回到牛津任逻辑学教授,1970年被封为爵士,1978年退休、目前任国际哲学学会联合会名誉副主席。其主要著作有《语言、真理与逻辑》(1936)、《经验  相似文献   

8.
英国科学哲学家、英国学士院院士、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副院长乔纳森·科恩,曾任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会长和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会长、秘书长多年,在他任期内,由于他的努力,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逻辑学会组成中国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委员会,正式参加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会长和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在1989年他率领英国哲学家代表团前来我国考察访问,做出了继续与中国进行哲学学术交流、继续进行中英暑期哲学学院项目的决定。现特摘译了JonathanAdler发表在《卫报》上的一篇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的哀思。  相似文献   

9.
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四期招生(现代认识论)中英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教学机构。学院名誉院长为汝信教授和爵士斯特劳森教授,院长为邢贲思教授,中方委员会主席为邱仁宗教授,英方委员会主席为布宁博士。1993年7月19日一8月6日,本院将办第四期讨论班,拟招收正式学员40名,旁听学员20名。凡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哲学专业研究生或本科生,以及对本期内容感兴趣的其他人员,均可报名入学。正式学员须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听英方教师授课,用英语参加讨论,用英文撰写结业论文,因此学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旁听学员仅参加听课或辅导课。正式学员可领到学院提供的若干本英文原版教材。学员完成学业、结业考试及格,可获结业证书。少数成绩突出者经超选可获赴英国研究访问三、四个月的奖学金。1993年第四期的主题为“现代认识论”。教师和课程为:(1)牛津大学戴·佩尔斯教授:“休漠的《人性论》”;(2)基尔大学乔·丹西教授:“知识和辩护”;(3)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安·格雷林博士:“认识论和模态”;(4)圣·安德鲁斯大学约·斯科鲁普斯基教授:“怀疑论和意义”。本期地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至2008年,我在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做了一年访问学者,此事导致了《知识及其限度》①一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我的访问邀请人和联系导师就是本书作者蒂莫西·威廉姆森(Timothy Williamson,1955—),他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都在牛津大学度过,198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都柏林三一学院哲学讲师、爱丁堡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现任牛津大学威克汉姆  相似文献   

11.
万玮  吴耶乐 《天风》2006,(21):18-21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戚廉姆斯博士(Rowan Douglas Williams):1950年6月14日生于英固斯旺西。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基督教学院,主修神学,后在牛津大学研究俄罗斯基督教。1977年以来,他差不多用了9年时间,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区工作。1986年至1992年,他任牛津大学神学院教授。1992年选为英固威尔士蒙默思那的主教。2000年选为威尔士的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撰写了大量的神学和灵性书籍,并出版了神学和布道文集及两本诗集。他兴趣包括音乐、小说等,1981年,威廉姆斯博士与太太希拉里·简·威廉姆斯结婚,并育有一子一女。他于2002年7月23日当选为坎特伯雷大主教,2002年12月2日在伦敦圣公会保罗大教堂得到确立;2005年2月27日成为第104任坎特伯雷大主教。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7月20日~8月9日中国·厦门中英关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是:通过聘请英、关等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华教学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深入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促进中英美学术交流和各国哲学家的相互了解。截至目前,暑期学院已举办过1 8期高级研讨班和6期高级读书班。  相似文献   

13.
《哲学动态》2015,(2):114
<正>2015年7月20日~8月9日中国·厦门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是:通过聘请英、美等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华教学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深入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7月25日-8月12日中国·深圳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是:通过聘请英、美等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华教学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深入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7月25日—8月12日中国·深圳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是:通过聘请英、美等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华教学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深入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  相似文献   

16.
《哲学研究》2012,(4):130
2012年7月23日-8月12日中国·长春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20日~8月9日中国·厦门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是:通过聘请英、关等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华教学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深入了解英关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7月22日—8月8日中国·上海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是:通过聘请英、美等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华教学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深入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7月25日-8月12日中国·深圳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于1988年共同创立的非盈利性教学机构。学院宗旨是:通过聘请英、美等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华教学和交流,使中国的中青年哲学工作者能深入了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哲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  相似文献   

20.
中英暑期哲学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教学机构。学院名誉院长为汝信教授和爵士斯特劳森教授,院长为邢贲思教授,中方委员会主席为邱仁宗教授,英方委员会主席为布宁博士。本学院继1988年第一期、1990年研讨会和专题讨论会、1991年第二期以及1992年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