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总能见到一位鹤发童颜、和蔼可亲的长者在散步。偶尔有同学看到他走来,便迎上去,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问题,或是神学问题,或是音乐问题,或是外语问题,向他请教。无论是高年级的研究生,还是刚刚入学的本科一年级同学,他总是耐心、细致地给予答复、解释……他的外表、他的细致和爱心,一点都没有给人一个大神学家的印象,学生们倒觉得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爷爷。这位亲和慈爱的长者,就是中国基督教著名的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和音乐家——陈泽民博士。缘结金陵陈泽民191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一个基督徒家庭。他的祖父…  相似文献   

2.
赵紫宸(1888-1979)是20世纪中国基督教一位杰出的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徒作家、诗人、圣诗作者和著名的教会领袖。他学贯中西,一生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致力于创建中国的基督教神学。他的神学是其在自己的文化、社会、政治处境中信仰寻求相关性解释的产物。另一方面,在其处境神学的思考中,他又努力寻求基督教的独特性。在其构建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努力中,他清楚自己中国基督徒的身份认同,他是基督徒,更是中国人。他竭力要说明的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应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因此多一个基督徒,并不会少一个中国人。基督与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神与人、宗教与伦理是其神学运思的两个焦点,通过这样的神学思考,他试图构建一个为人生为社会的基督教。他的这种努力也表明一个真正的中国基督徒可以也应该有双重的效忠。  相似文献   

3.
包兆会 《天风》2016,(2):44-45
正赵紫宸(1888-1979),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著名的神学家、教育家、作家、诗人;历任东吴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曾为1948年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立大会的6位主席之一;在教会的本色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系统神学等方面洞见颇深。他是中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之一,历任东吴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博士,曾为1948年世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陈泽民博士百岁生日到来之时所写。陈泽民博士作为一名中国神学院的教授、教会的牧师,他服务中国教会和神学院的时间长达70年。1952年华东13所神学院合并成为金陵协和神学院之前,他已经开始在原金陵神学院任教,一直到2010年正式退修。陈泽民是一位有睿见、心胸宽广的神学家,他常怀喜乐的心,这一方面源自信仰而呈现出来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传统中国儒家君子精神力量。如其人格一样,他的神学研究的前提是广泛涉猎西方各个神学流派,却不是简单复制,而是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所处的处境中的反省与对话。他的声乐研究的成果也表现出文化融入的特色。陈泽民1995年-1996年在美国期间所写的《系统神学》一书由于种种的原因,目前仍然没有刊印。研究者未能得看他自己的"系统的神学"。当年选编《求索与见证——陈泽民文选》的时候就是以系统神学各个"焦点"来编排的。该书某种程度上能够呈现出陈泽民"和好神学"这一系统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陈永涛 《天风》2023,(4):11-13
<正>赵紫宸(1888—1979),浙江德清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杰出的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徒作家、诗人、圣诗作者、著名的教会领袖。他积极参与和推动普世教会运动,在国际基督教界享有较高声誉。他被誉为“向东方心灵诠释基督教信仰的首席学者”“近代中国一位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  相似文献   

6.
郑敏 《天风》2010,(9):30-31
在没有看到人世间还有这么多的苦难前,我永远不相信自己会成为一名基督徒。1985年的夏天,在南京图书馆,我认识了一位神学博士,他第一次把我带到了金陵协和神学院,那是一场神学硕士的毕业典礼,老实说,我从没有听过那样的布道,当时的我很受震撼,一次次偷偷抹去脸上的泪水。典礼后,我和那位神学博士有了通信,他给了我九本(《教材》,并定期给我寄《金陵协和神学志》,我一次次问他为什么信仰基督教,但得到的答案却总是让我既困惑又神圣,我只是被他信里展示的才华和渊博的知识所折服,加上我学的是马列哲学,专业要求我从一开始就用质疑的眼光去看待基督教。大学毕业时,  相似文献   

7.
唐柯三先生是我国现代穆斯林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名爱国人士。今年是他归真六十周年,我们特刊出两篇纪念文章对他表示深切的缅怀。  相似文献   

8.
游士丁     
游士丁是第二世纪的希腊教父。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护教家和殉道者。在教会历史上,传统称其为“殉道者游士丁”(Justin martyr)。他是使徒后时期用希腊哲学思想阐述基督教信仰的先驱,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位引导西方“博士”来朝拜耶稣的伯利恒之星。同时他又是一位杰出的反异端战士。他的神学著述和护教作品对后世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教会的宝贵文献。  相似文献   

9.
在没有看到人世间还有这么多的苦难前,我永远不相信自己会成为一名基督徒.1985年的夏天,在南京图书馆,我认识了一位神学博士,他第一次把我带到了金陵协和神学院,那是一场神学硕士的毕业典礼,老实说,我从没有听过那样的布道,当时的我很受震撼,一次次偷偷抹去脸上的泪水.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是13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其学说在1879年被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定为天主教的官方神学和哲学,他本人被尊为“天使博士”。对于托马斯这样一位在哲学史和神学史上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人物,面对他所留下的卷帙浩繁的著作,后世学者倾注了大量心力,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一中国大陆对托马斯·阿奎那研究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也可称为三个角度:其一是有关著作的翻译;其二是中世纪哲学神学研究中包含的阿奎那研究;其三是单独对阿奎那本人的研究。1 有关著作的翻译中国人最早认识托马斯·阿奎那得益于来华传教士对…  相似文献   

11.
短识.     
《天风》2009,(5):34-35
2009年2月1日,为了表彰在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金陵协和神学院原副院长、资深教授陈泽民博士,国务院向他颁发了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相似文献   

12.
汪维藩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教诗人。生前一直执教于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对学生关爱有加,事必躬亲;也曾参与中国基督教两会的事工,鞠躬尽瘁、仗义执言。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以政治、神学、诗歌为他灵感的来源。他自幼受儒家思想影响,努力推进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连接,提出并倡导“生生神学”。今日中国教会,“基督教中国化”旧题新作,从上至下,大力推进。值此机会,汪维藩老师的神学思想,便能加倍体现出其内在的价值。吾辈应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走神学中国化之路的精神。梳理其爱国情怀,并以其自身经历、学效前辈、中国文化、圣经启示等方面来加以论述,以期共同学习,互相勉励。  相似文献   

13.
汪维藩是当代最重要的中国神学家之一,本文尝试从汪维藩对“中国神学”的理解、汪维藩神学思考的资源、以及汪维藩中国化神学的智慧等三个方面,对其神学中国化的努力作一浅探。笔者认为,在其神学思考中,汪维藩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出发,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相连接,但同时又不失以圣经启示和基督教传统作为其中国神学思考的规范。中国神学要成为一门中国学问,就应是“践履之学”,是“效法基督”、以基督为中心的神学。首先,他认为,以圣经为权威、为规范,应该是在中国做神学的不拔根基。其次,他珍视两千年来的基督教传统,将基督教传统看为中国神学思考的源头之一,任何割断教会传统的中国神学,不会有生命力。再次,对他来说,中国神学家还有自己的思想之井,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能让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相激相荡,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去阐释基督教信仰。复次,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来自中国基督徒信仰群体和个体的信仰经验。汪维藩神学中国化的智慧可以从他的道成肉身的神学中反映出来。道成肉身是他整个神学的起点,而三一信仰则是他整个神学的基石。他以基督为中心的道成肉身的神学是以上帝和人为两个焦点。在中国神学的戏剧中,既不是上帝的独角戏,也不是人的独角戏,而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他的神学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基督为中心的神人共在的神学”。他的神学思考在严肃地对待圣经和传统的同时,又严肃地面对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也是今后的中国教会神学工作者在神学中国化的思考中,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温伟耀博士于2003年9月14-18日到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和哲学系师生发表了大型系列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与基督教的对比"及"宗教经验的探索".温伟耀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副教授,兼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客座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及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他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后来转学哲学,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基督教神学及哲学博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儒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系统神学、中国哲学、灵修学.  相似文献   

15.
赵盼 《宗教学研究》2016,(2):238-242
贾玉铭(1880—1964)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基督教神学家、解经家和神学教育家。在他的圣经诠释中,大量使用了寓意解经的方法。作为一位有着改革宗背景的中国神学家,贾玉铭如何进行寓意解经是本文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追溯寓意解经传统的早期起源,探讨贾玉铭寓意解经的背景;第二部分以贾玉铭对《出埃及记》和《雅歌》的诠释为例,分析他寓意解经的三个重要特点;第三部分评价贾玉铭寓意解经的贡献。通过对贾玉铭寓意解经方法的分析,探讨他作为中国神学家对圣经诠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6,(15)
本刊讯:盛夏之际,中国基督教各神学院校又迎来了毕业典礼,一批经过神学培训的神学生完成学业奔赴禾场,担负牧养群羊、服务教会的神圣使命。本刊为此对各神学院校毕业人数进行了电话采访:金陵协和神学院: 2006年6月30日举行毕业典礼,神学本科40位学生毕业,神学研究科15位学生毕业,其中神学本科36位学生获得神学学士学位、神学研究科15位学生获得神学硕士学位。燕京神学院: 2006年7月10日举行毕业礼,有15位神学本科生毕业。华东神学院: 2006年6月29日举行毕业礼,四年制神学本科33位学生毕业;三年制业余神学科24位学生毕业;二  相似文献   

17.
<正>唐柯三,名仰槐,以字行,山东省邹县邢村人,回族,是我国现代伊斯兰教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名爱国人士。他出生于一个饱读诗书,虔诚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  相似文献   

18.
林志华 《天风》2010,(7):4-5
一位真正有信心的基督徒,他一定相信:当他不为自己考虑什么时,神就会为他什么都考虑了。奉献是一种实践神学,这种神学要求人去身体力行时,才能领会其中的真义。  相似文献   

19.
严锡禹 《天风》2016,(9):26-27
汪维藩老师在《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一书中,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思想引入中国神学,提出了“生生神学”的主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汪老师引用了蒙古人的长生天信仰,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长生天“就其静态来说,是一位‘永存的上帝'(An Ever一lasting God);就其动态来说,是一位‘永远创生的上帝'(An Ever-generat ing God)”(汪维藩,《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7,(21)
本刊讯:应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的邀请,2007年9月27日,全国两会同工季剑虹长老、梅康钧牧师、陈美麟同工、徐晓鸿牧师等,在中国神学研究院原院长周永健博士荣退、余达心博士履新接任院长之际,访问中国神学研究院,受到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季剑虹长老在访问中作了题为"蒙神厚恩的人陆教会"的演讲。季长老全面介绍了大陆教会的蔡本概况,重点则足放在三自原则的讲论二,从三自原则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