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丰盛 《天风》2014,(2):40-41
一位从事婚姻家庭辅导的牧者,最初在教会开始辅导时,受到不少同工与弟兄姊妹的冷眼相看。一次,一些未婚的青年人,建议教会牧者在查经班里传讲婚前问题,被教会负责人拒绝了。后来,教会中有传言说:"某某传道人,居然去教青年人恋爱。"此事不禁使我想到——恋爱需要教吗?提到恋爱,情窦初开的男女会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恋爱呢?"在电视、网络发达的时代,与爱情相关的影视剧作品垂手可得。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4,(2):5-7
编者按:"目前,中国教会每年受洗人数不断增加,但同时,在不同地区也出现了教会信徒日益流失的现象。几多欢喜几多愁,"羊儿"为何离开牧场?牧者如何面对一个个转身的背影?本期话题邀请了五位牧者来谈论这一问题,希望能够查找原因,找出方法,堵住破口,把守住教会的"后门",  相似文献   

3.
恩敏 《天风》2011,(5):52-55
今日教会中男女信徒比例悬殊,形成了"阴盛阳衰"的格局。而一般基智徒青年都会选择信仰相同的人作为自己恋爱的条件之一,不少教会牧者也是这样要求的。可是,现实却让不少青年姊妹陷入了婚恋困境,因为教会没有相应的弟兄供她们选择。究竟信与未信的可否恋爱结婚呢?对此,教会中一直有不同的意见和做法,本期中,我们就此问题进行讨论,作者的言论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社会压力大,心理疾病也更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其中"抑郁症"又最为常见。正确认识心理疾病并及时有效地治疗对于病情的抑制与康复极其重要,在患者治疗、康复期间,教会牧者应当如何进行正确的指导与关怀也尤为关键。面对抑郁症信徒,牧者可以做些什么呢?1.通过教牧辅导帮助抑郁症信徒当有人来教会寻求有关抑郁症的帮助时,在积极提供教牧辅导之前要对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做一个合理的评估。教牧辅导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层次: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1,(9):52-53
“乃役于人”的包装 笔者接触各地教会之后,发现同在中国教会,管理体制差异甚远。有些教会以自由著称,实践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有的则以专制震慑教会。家族式管理一手遮天。各地教会牧者的形象也是大相径庭。有牧者为教会复兴忙得不亦乐乎:有传道专心教务,忠心耿耿。有的教牧则为名利奔波。可谓苦心孤诣:有的牧者讲内外形势、讲人情世故滔滔不绝,但讲起圣经却一知半解。让听众昏昏欲睡:有圣职人员在基督教两会办公,  相似文献   

6.
徐勇斌 《天风》2022,(6):34-35
<正>人才培养,是历代教会最重视的工作之一,耶稣在世,就分层次开展门徒培训工作。湖南圣经学校是湖南教牧人员成长的摇篮,湖南教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如何塑造?我的思考是:拓眼界,培养具时代精神的牧者;重见识,培养具深邃思想的学者;有胸怀,培养具高尚品格的仁者。一、具时代精神的牧者政治上靠得住,是党和政府对宗教界人士的一项重要要求。丁光训主教有两句话我铭刻在心:一是神学是更精细的政治;二是神学院不是世外桃源。作为神学生,要有开阔视野、政治洞见与济世情怀,初期教会如此,现在的中国教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郭玲 《天风》2024,(3):53-55
<正>教牧人员通常是教会内负责牧养的牧者,自蒙召奉献开始,他们就担负起牧养、关怀和辅导基督群羊的责任,而教牧人员自身是否需要被牧养、关怀和辅导呢?如果需要,谁来牧养、关怀和辅导他们呢?教牧人员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承接着超越身体的灵性生命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也会出现灵性低潮受伤(spiritual low tide injury)的经历,并且比普通信徒受到的影响更深。因此,教牧人员的灵性低潮受伤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现象,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8.
包智敏 《天风》2010,(4):60-61
<正>《服侍可以不流泪》定价:15元教会进书可享折扣网上订书www.ccctspmbook.org作为教会的牧者和传道人,一生都在牧养和辅导他人,但是谁来牧养他们?其实他们也需要关怀,他们是一批活在巨大压力之下的人——如果他们没有在圣灵中得安息的话!  相似文献   

9.
陈丰盛 《天风》2011,(8):54-55
总被"成熟"的无奈"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 2)经文出自保罗对提摩太的劝勉,也是今日教会长辈对年轻传道者的勉励。正面看来,经文道出了属灵长者对初入教会的青年牧者的期望,也成为了历世历代青年牧者的座右铭。然而,由于误解与偏差所带来的尴尬却是今日青年牧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这种误解以及所带来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陈丰盛 《天风》2011,(2):56-57
一、"信徒为本"的危险 将信徒放在服侍的重要地位,是传道者的天职。教会以"牧人"来形容传道人,而将信徒形容为"羊"。身为牧者的传道人,牧养羊群乃是本职所在,但若盲目地将信徒高举,忽略传道者本身应当高举的,则必然面临服侍的危机,也必将教会带到危险的境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驱使下,信徒的需要有时使传道者偏离服侍正道。在民主的原则指导下,信徒的意见左右着传道者的服侍。  相似文献   

11.
王艾明 《天风》2011,(8):38-41
圣职按立既是历代教会的传统,也是今日教会的实际需要,它对于"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身体"大有裨益。可是在当今的教会中,不少信徒甚至一些教牧同工,对"圣职"按立所持有的观念比较模糊。既不合圣经教导,也不符今日教会实际情况。本期我们约请三位牧者从不同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2.
徐淑萍 《天风》2017,(7):18-19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教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知识分子、大学生、白领、私营企业主纷纷进入教会,教会当如何开展青年事工?牧者如何牧养后现代青年?这已经成为当代牧者积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4,(5):5-7
每年春夏之交,就有一批肩负使命的青年神学生完成装备,走进教会禾场。他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遇到什么困惑,而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请听几位已经是"过来人"的牧者同工的分享和劝勉。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4,(5):5-7
每年春夏之交,就有一批肩负使命的青年神学生完成装备,走进教会禾场。他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遇到什么困惑,而他们又将如何面对?请听几位已经是"过来人"的牧者同工的分享和劝勉。  相似文献   

15.
自笔者进入神学院开始,就从神学院老师、教会牧者口中听到教会"青黄不接""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等话语,并以中国教会一位牧师牧养一万人的现状勉励青年传道人兴起。据不完全统计,至2018年底,中国教会有教堂约6万座,圣职人员(牧师、教师、长老)1.4万余人,专职传道员约2.2万人。从发展来说,牧者人数上显然有所增加,但对于教会的需要来说,问题仍然非常严峻,现在大约平均每位牧者需要牧养超过千人,从牧养的压力来说,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吴微 《天风》2011,(5):38-41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是教会的希望,青年牧养事关教会的前途和社会的见证。所以,麦哲恩博士说:"牧者若不重视青年工作,那是对教会的亏欠,对圣工的失职。"本期每月话题讨论的是"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希望能对各地教会牧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陈志华 《天风》2022,(3):13-15
编者按:牧养是教会事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最终必须落实到教会牧养中去。在后疫情时期,教会牧养如何把握时代处境、找准信徒需求,使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各地教会又有什么经验、成果与大家分享?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牧者同工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岳清华 《天风》2021,(1):37-39
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与教会对牧者的生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教会牧者在基本信仰和属灵原则不能更改的前提下,其观念在某些方面必须与时代同步,其理念也不能落伍或偏差.更为重要的是当代牧者当有所为,一个牧者是否合格将直接影响一间教会的兴衰.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思想当代牧者的当"所是"与当"所为".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4,(12):64-64
问:我是一位青年传道人,我发现目前不少青年信徒对本教会缺乏归属感,喜欢做"游民",今天去这堂聚会,明天去另一教会礼拜。似乎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得着,而不太关心对教会是否要尽本分。我曾作过提醒,但他们以"都是主的教会"为由,依然我行我素。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恩敏 《天风》2014,(11):36-37
"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林后1:8) 牧者在繁重的牧养工作中,不时遇到种种挑战和压力。牧者也是人,也会深陷压力、孤独,也会受伤。但是,牧者的困难、软弱、苦痛、委屈、重担,一般不便轻易向人吐露。这样,牧者所要承受的压力可能会比信徒更大。当然,牧者可以向神祈祷,懂得将重担忧虑交托给神。但是,我还是要建议教会弟兄姊妹,要懂得关心、支持你的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