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医生职业道德,是医生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患者及同事同行、对待社会的一种特定的态度与行为。经过"预防接种",增强医生职业道德态度的"免疫力",可使医生在职业活动中坚持道德自律。因社会及个人双重原因,当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态度必须进行"预防接种",具体策略在于:第一步告知社会转型期医德失范不可避免;第二步以医疗行业典型负面道德事件为"疫苗"给予轻微攻击;第三步引导医学生进行主动反击。  相似文献   

2.
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运动的演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陌生人社会得以正式生成。从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的社会结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结构的转变客观上要求与之相匹配的道德基础作为支撑。当下中国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困境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陌生人社会发展不足尤其是生人伦理建构不足的客观表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尤为需要加强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建设。以奉献为核心的雷锋精神,是重塑陌生人社会信任的正能量,更是陌生人社会道德建设的起点和选择,可以弥补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真空。加强陌生人社会道德建设,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以匡正道德失范、修复社会断裂、弥合社会裂痕、平衡社会心理与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情感问题事关人生幸福,情感问题也是现当代中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值得高度重视。道德情感是复杂的,其核心是"仁爱"。从维度看,仁爱可划分为"邻人之爱"和"环境之爱";从强度看,仁爱可划分为"道德柔情"与"道德激情"。道德情感包含了荣辱感、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公正感等态度。这些道德的态度融合在一起就构了人的良心,良心是道德情感的重要标志。构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情感体系除了要充分认识构建的必要性、紧迫性之外,还要加强情感问题的理论学术研究,营造有助于人们形成美好感情和道德感情的社会氛围,增强学生培养道德情感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人们将仁爱修养与智慧修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基于物联网生成的后熟人社会是陌生人社会的道德资源,它使道德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有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后熟人社会具有和传统熟人社会相似的道德价值,通过明确道德对象、持续社会舆论、连接道德与生活重启"德-得"相通的道德运行机制,恢复道德监督功能,激励人们向上向善。网络的自发性、技术宰制等问题引发后熟人社会道德监督功能实现中出现隐私侵犯、力量滥用的倾向,提高个体责任意识、实现德法共治是问题防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道德简单说来就是指公共生活中的道德.由于中西文化在公私问题上都曾存在的政治维度和社会维度的混合问题,因而对公共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的理解和研究也就变得异常困难.制度伦理研究制度的正义问题,是我们研究公共道德的第一个基本理论维度;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公民道德则包括日常生活中公民对制度规则应承担的道德责任以及对他者(陌生人)应有的态度、行为两个基本的层面,是我们研究公共道德的第二个基本理论维度.道德理论研究的这两个维度,也是我们推进伴随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道德文化建设的两条基本路径.我们有必要把道德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公共道德的培育上来.  相似文献   

6.
诚信既是一个价值范畴,也是一个道德范畴,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系统中有着独特的道德价值。在我国现阶段,产生于"熟人社会"的诚信道德面临缺失的困境,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陌生人社会"交往原则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竞争原则。要实现诚信道德重构,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加强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诚信文化涵育,建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虽非核心问题,但并未被完全忽略,对它的回应主要体现为常识道德中的"好人"观念。"好人"指向的是不具有任何特殊义务关系的陌生人之间交往的伦理状态,其精义不在于"老吾老""幼吾幼",而在于"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其间"推己及人"的过程正是"好人"成为"好人"的关键。在私人交往、职业交往与公民交往尚未获得明确区分的情况下,"好人"观念构成了对陌生人交往一种总体性的伦理指导。它与"好心""好事""好报"等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相融洽的观念群,从而使自身得到道义论和功利论的双重支撑,在总体上提供了对"陌生人问题"的一种可能回应。  相似文献   

8.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我们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论断:苏格拉底的"定义"指向事物普遍本质的内涵,这和柏拉图的"理型"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定义"是"理型"的思想来源。但在康德道德哲学的视域中,这个论断很难成立。"定义"指向作为感官之物的自然知识领地,"理型"则指向作为超感官之物的道德知识领地。在苏格拉底哲学中,道德知识领地的正面断定是通过"精灵"(■)完成的,"定义"仅仅通过其消极性产生警醒作用。"精灵"才是柏拉图"理型"的真正思想来源,而两者都是在道德哲学的背景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市场与企业道德行为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人命题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物学竞争理论为道德和市场的二元分裂提供了理论支持,从而在经济领域形成了一个企业活动非道德性的神话。经济实践活动面临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彰显企业非道德神话的谬误。鲍曼认为当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道德的市场",企业作为道德人士比作为自利的"经济人"更能理想地实现自己的效用;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企业的道德性行为也是合乎理性的。当代市场活动对伦理道德的需求,宣告了企业非道德性神话的破灭。  相似文献   

10.
选取259名4~7岁儿童,考察了其在不同道德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发展状况.结果显示:情境类型对儿童对行为者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履行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失败情境中,存在与反社会及亲社会情境中不同的情绪判断模式.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归因模式的发展是以"结果定向--道德定向"为主线并整合多种定向,不履行亲社会行为情境中出现了责任定向,反社会及反社会行为失败情境中出现了弥补和掩饰定向.  相似文献   

11.
现代"陌生人伦理"反映的是学者们审视社会的现代性视角,其研究的角度不一。实际上,现代人际关系由主体的"自我心理距离测量"来定,而这与个体道德认知心理的成熟度有关。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规则+情感期、情境+理性期、良心+综合期。由于医患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医务人员处在患者"自我心理距离测量"的盲区。又因为不可避免的利益关系,使得患者常常过分地局限于"我"的范围而无法做出客观理性的道德判断。医患交往中的"陌生人伦理"及其产生的种种不良心理正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从孔子定义的四种学习境界、三个典范人物的行为特征,以及《论语》中孔子师生的其他论述进行系统性分析,可以看到,孔子眼中的"好学"指治学者立志成为君子、谋求礼治仁政之道而表现出的对学问与德性的热爱和追求,态度上表现为真心爱学、恒久乐学、刻苦勤敏、谦虚老实,行为上体现在学、问、思、辨、行紧密结合、深钻细研、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还要不断反思、总结。在现代社会道德迷失的背景下,要积极利用孔子"好学"的积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志向高远、以德为基、克服困难、乐学善学的态度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进化揭露论证"是一种通过为人类道德判断给出进化论解释来降低健全道德实在论地位的论证方式。乔伊斯的谱系学揭露论证和斯特里特的"达尔文式困境"这两个流行并且重要的进化揭露论证,能够帮助我们来探究这类论证中蕴含的核心挑战。健全道德实在论者为捍卫自己立场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方式是:通过解释消除非循真的道德判断与独立于立场的道德真理之关联中存在的"反事实巧合"。  相似文献   

14.
"仁"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儒家对群己关系以及家国天下的理解,绝非对个人价值采取轻视的态度,而是强调个人道德追求与共同体内在价值的交汇融合。儒家依"仁"而形成了个体通向共同体的交往方式和规范,这既源于己(个人)的追求,也体现了群(共同体)自身的价值指归。儒家仁学思想中对群己关系的理解,主要从"个人道德完成""共同体价值实现"以及"物和他者之宇宙生命体共存"三个维度展开并相互融摄。进行儒家群己观研究,有益于解决生态危机下的现实冲突和构建新的社会伦理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对康德自然法则公式及其例子的解读向来是争议的焦点。那些声称以康德理论立场为出发点的解读却是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分歧之上,即关于该公式之地位及本质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这个公式首先是为一个系统性的分析论证服务的,在其中起到从普通道德知识向道德形而上学的过渡作用。这种作用既体现在其本质定义中的"好像",也体现在其具体应用。只有首先从方法论上采取康德本人所主张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整体论视角,解读才有望在理论上与之相符。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的尊"我"思想既有一个形成的历史过程,也有一个隐然成形的内在逻辑结构。在存在论层面,王夫之论证了肉身性之"我"在尽孝、尽忠的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在道德领域中他激烈地批判历史上诸种"无我"论,要求挺立个体之"我"作为道德承担者与实践者的主体性地位,殷切呼唤豪杰精神,号召个体具有承担"大公至理"的道德担当意识。在认识论及社会历史领域,其尊"我"思想表现为重视"我"的认识能力与认识主体的地位,在"变化日新"的历史过程中对"明日之吾"(即未来之我)充满着期待。王夫之的尊"我"思想是对阳明心学重视道德主体性思想的正面继承与发展,初步体现了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重视个体精神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偶然的吗?道德偶然性理论何以可能?回答它们需要回应"道德的偶然性""道德内偶然性"与"道德间偶然性"三个基本问题。"道德的偶然性"通过对道德与偶然性关系的历史梳理,呈现人类道德认识中的偶然性谱系,揭示道德偶然性世界观的出场;"道德内偶然性",在道德偶然性世界观中,阐释道德偶在、道德偶性与道德偶然的道德哲学范畴,探究道德偶然性理论话语体系;"道德间偶然性",说明道德成为偶然之后,个体的道德行动与社会的伦理准则如何可能,回答道德偶然性的实践问题。道德偶然性理论将为后现代语境中的道德认知、道德行动与道德治理敞开全新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代美德伦理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道德心理问题的地位日益凸显.只有恰当的道德心理设计,才能支持道德理论的规范性要求.因此,伦理学的关键在于论证足以支撑道德要求、促使行为者采取正确行动的心理基础和心理资源.在当代美德伦理学看来,规则伦理以"义务感"为基本的道德心理,具有盲目性和单调性.对此,美德伦理学认为,应当充分意识到道德心理的多样性,意识到行为主体的个人因素的扰动作用,意识到道德心理其实与行为者的生活处境和生活追求密切相关.恰当运用各种心理资源以应对不同的道德情形,正是美德伦理学在道德心理问题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智能机器的责任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智能机器不具备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因此不是道德能动者。从责任的他者视角出发对智能机器道德自主性与意向性的质疑,并不能否认其具有道德责任能力。从他者期望型道德责任的角度看,智能机器由于人们的期望偏见、智能偏见和地位偏见而不被承认具有道德责任能力。如果智能机器想要在现代技术社会的责任网络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就需要我们如实地期望智能机器人的道德责任,摒弃事后立场、语境不匹配、人类中心主义等经典责任伦理面临的问题,从而生成新的他者期望型道德能动者。  相似文献   

20.
理性主义认为,"道德能力"概念本质上是一种以认知、推理和判断为核心特征的理性能力,是理性能动性在道德实践中的发挥和运用。受罗尔斯等康德主义者的影响,这种理解在当代英美道德-政治哲学中占据着支配性地位,并且也似乎能够获得经验证据的证明。然而,最近的一些经验科学证据表明,支持理性主义理解的经验证据是存在问题的,建基于其上的哲学理解因而也值得质疑。通过分析新证据,重新理解"道德能力"概念,有助于重新认识情感能力在人类"道德能力"构成中所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