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历史上政治活动家的政治评价与道德评价的关系如何处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历史人物;政治上有重要贡献,道德情操某些方面却有重大缺陷;或者政治上并无积极的作用,道德情操某些方面却相当高尚。我们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江光荣 《心理学动态》2001,9(3):248-252
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件、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章亦根据此一原则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柏拉图那里,政治与伦理是浑然一体的,若没有灵魂的超验性运动对权力欲的节制,城邦和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腐败;在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二元架构中,真正的德性完全归“上帝之城”所有,一座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地上之城”浮现了出来,使得现代意义上的政治与伦理的冲突具有了可能性;在马基雅维利那里,政治被界定为权力政治,灵魂救赎问题被排除出政治问题之外,放逐到私人领域,从而确立了政治与伦理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文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文章亦根据此一原则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之际,士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从封建束缚中游离出来,开始建构自己的思想学说和体系,诸子百家都希望"以其道易天下",他们以道义为己任,在参与政治及价值追求上都体现出了士人的超越品格,他们秉持"道统",与世俗权力的代表"政统"相制衡,展开了士人处理自身与政治关系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建立健全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的调研和实践中,凝练出掌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规律;宗教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处理好社会管理与民主管理、政治法律教育与佛学思想建设关系等理论思考,勾画了依法管理藏传佛教事务的实践进程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试图从休谟对洛克观念论的批判入手,分析休谟的认识论研究如何逻辑性地预示了他的政治立场,又如何表现出他与洛克等人在伦理政治问题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部分的结尾表达了一个生命政治的后果:资本家昂首前行,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从这一生命政治的结果去追溯《资本论》与生命政治的内在关联,我们会发现:这种规训是通过惩戒肉体和调节生命两种方式实现的,从而造成了对现代社会中雇佣工人这一生命基质的剥夺。生命政治与劳动力概念密不可分。在生命政治的意义上,资本对劳动力的支配权一方面表现为资本家通过纪律对工人的规训和管控;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把劳动力本身由"活劳动"变为"死劳动"。生命政治的两种权力技术在《资本论》中获得了完全的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论》揭示出现代社会的生命政治。  相似文献   

9.
文章讲述了我国美术史的起源与发展,通过对中国美术著作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索出了汉代绘画的特点和其在当时所起到的教化作用和政治作用,研究了汉代写实绘画在物体形象上和绘画技法上的追求,以期能从我国古代美术史的角度来处理汉画的历史叙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美术学,感受我国传统美术中呈现出来的强烈感染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从非价值中立观点看待工程,工程本身包含着复杂的价值和利益关系,因此政治、法律和伦理对工程有着相对的方法论意义。在政治方法论上,公共决策围绕工程表现为政治或资本权力运用、相关利益协调方法和意识形态导向;在法律方法论上,工程主体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定须以工程质量为首要原则,其具体司法实践渗透法律适用、法律解释和法律风险评估等方法;在伦理方法论上,主要体现为工程因素与非工程因素、"工程人"与"道德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与工程相关的政治、法律和伦理方法各有分工,政治方法限于工程决策具有命令性,法律方法对工程活动起到强制性规范作用,伦理方法则在公共道德与公共决策之间扮演桥梁角色。在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方法在不同工程情境下表现为两种典型秩序——从政治方法到法律方法再到伦理方法的自顶向下秩序(适合大型工程项目决策)和从伦理方法到法律方法再到政治方法的自底向上秩序(适合新兴工程发展)。必须要强调,在多数情况下,面对与工程相关的社会冲突甚至政治冲突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政治、法律和伦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葛志毅 《管子学刊》2020,(1):109-117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在思想文化上具有显著特征。如当时认为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乃思想文化上大乱的反映,此显系受到崇重大一统集权理念的支配所致;诸子学说中的内圣外王向往,表现出由修身扩及于天下国家致治理想的政治追求;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思想突破表现得较为温和,其实由于中国古代急切狭隘的政治功利追求,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文化偏颇,乃至具有崇尚专制,反学术文化的极端倾向,这在法家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古典的政治与道德融合关系体现在:政治与道德在内容上互相重合也互相补充,途径上互相推动;二者既有共同目标,也有共同前提。在上述问题上,古典政治与现代政治具有重要区别,二者难以兼容,因此,古典政治的现代意义是受限的,它不能解决现代政治的所有问题。只有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古典政治的部分原则补充到现代政治之中,才能发挥古典政治在维护共同价值秩序、确立政治的优先地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国内的政治文化变迁呈现出明显的右倾化.在社会整体政治意识形态上,和平民主主义思潮被新民族主义思潮所取代;在政党价值规范结构上,保守与革新价值对立的二元格局转向干保守价值全面主导下的单极化格局;在普通民众的国民意识上,政治理性认知与评价能力下降,整体政治意识趋向保守化.因此,可以说日本国内政治文化的全面保守化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4.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国家领袖权威与诸多权力机构相结合,形成庞大的法吉赫体系,成为伊朗政治体制的核心。1989年宪法修订使国家领袖在宗教领域的弱势与政治领域的强势形成对比,引起人民对领袖性质及其职能的质疑。来自教俗两界的压力使领袖干预政治成为必然,其在国内政治斗争中起到的平衡作用,是领袖在处理宗教和政治关系上困境的表现。人民主权和领袖权威之间的矛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伊朗改革的渐进特征。  相似文献   

15.
姜延军 《学海》2008,(1):55-59
后现代政治哲学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国人对它的理解至今还主要停留在后现代主义一般性理论的层面上,政治哲学领域的独特性往往被忽视或淹没.事实上,无论从与传统政治哲学在研究起点、内容、方法、旨趣等方面的不同所规约出的理论视阈,还是从理性反思、合法性论证及日常生活强调等研究路径所反映出的理论取向,都鲜明地彰显着后现代政治哲学的独特魅力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敦鹏 《现代哲学》2016,(2):103-107
以往学界对北宋社会改革多聚焦于王安石身上,事实上包括二程在内的北宋儒家同样有过一系列的构想与实践。理论方面,二程自觉将天理本体作为儒家政治改革的根本规范,在更高水平上为思考政治本性以及现实政治改革所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要求;实践方面,二程主张改革应以义为先,在理财、用人、对外用兵、君臣关系方面提出了有别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主张。在对王安石新法的批判中,二程以大中之道显示出儒家在现实政治危机中为捍卫自身文化价值而进行的探索与坚守。  相似文献   

17.
黄宗羲晚年对于清廷正当性的认可,主要在于文化而非政治层面,其委曲心境的根源,在于对康熙右文政策的肯定与对清代集权政治的抵触。康熙兴文重教,固然令黄宗羲早期强烈的反清思想有所转化,但政治理念上的巨大差异使其对清廷的认同始终停留在有限的范围内。黄宗羲的政治理想与制度改革方案在清代趋向集权专制的政治环境中绝无实现之可能,其在清廷认同问题上表现出的文化认可、政制抵触的曲折态度,正是这一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封建统治的机制来看,贤人政治构成了封建统治体制的基本原则。在本质上,贤人政治不仅导致了中国封建政治道德化的基本趋向,而且也是中国封建政治架构的理想蓝图。贤人政治的精神可以说是由儒墨两家最早发其端、立其义,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政治哲学和基本价值追求。与中国封建官僚体制和意识形态相维系,贤人政治既表现出它与封建统治的契合关系,也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矛盾性。当贤人政治的原则趋于制度化、意识形态化的时候,贤人政治的理想性和基本精神又与这种现实体制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偏离。分析贤人政治的历史演进,我们…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长期以来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即所谓“科学无禁区”和“政治有原则”的关系问题,一直较难处理得当。不明了这个关系,不但社会科学家左顾右盼,难以适从;政治家也很矛盾,既希望社会科学百家争鸣,理论研究超前发展,为政治决策多提  相似文献   

20.
胡旭 《学海》2002,(4):111-114
两汉时期 ,经学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 ,经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尖锐。《春秋》三传在两汉时期的沿革 ,反映出特定的政治内涵 ,简言之 :西汉时期 ,政治更多地依赖于经学 ;而东汉时期 ,经学更多地依赖于政治。二者的关系是互为功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