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对记忆测验中图片的社会性特征与非社会性特征的外显记忆现人隐记忆贡献进行分离,考察了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中内隐记忆的贡献是强于对非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内隐记忆贡献,还是相反。结果表明: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中内隐记忆的贡献强于对非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内隐记忆贡献。另外在本实验研究结果的启发下,提出了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钢筋水泥”结构性模型的假设。  相似文献   

2.
外显与内隐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Yonelinas等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对再认记忆测验中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分离的方法,以96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诱发抑郁与非临床抑郁状态下外显和内隐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结果表明诱发抑郁组和非临床抑郁组对抑郁词的外显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对中性词和愉快词;对抑郁词的内隐记忆成绩亦显著高于对中性词和愉快词,且显著高于控制组对抑郁词的内隐记忆成绩。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在非临床抑郁个体和诱发抑郁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中均存在。  相似文献   

3.
牛盾  赵婷 《心理学探新》2005,25(4):26-30
研究探讨言语-表象维度认知风格对外昱、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实验采用不同认知风格(言语型和表象型)的被试,以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为测验材料,运用了Jacoby加工分离程序。结果发现:言语-表象维度认知风格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与外显记忆不同。(1)表象型被试和言语型被试在识记抽象名词时外显记忆成绩差异显著;(2)言语型-表象型认知风格没有导致内隐记忆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4.
钱国英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8,31(2):285-288
该文主要以图形为实验材料,操纵学习和测验阶段的不同旋转角度,以考察图形旋转对知觉性内隐记忆、再认、意识性和熟悉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整体上,知觉性内隐记忆、再认、意识性和熟悉性都不随图形角度的旋转而变化,表明图形旋转的记忆阈限差别不大;(2)再认击中率在0度和180度间的差异主要是由记得虚报造成的,这与知觉信息的错误捆绑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两类具有不同负性情绪强度值的高频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探究负性情绪词语在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中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结果显示,(1)在外显记忆测验中,强、弱负性词均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并且弱负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大于强负性词;(2)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只有弱负性词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而强负性词则无。可见,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对负性信息比外显记忆测验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选取30名被试,采用任务分离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以32张动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其中鱼类和鸟类图片各半。两类图片中一半为黑白图片,另一半为彩色图片,所有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呈现在电脑上。结果表明:(1)不同表面特征图片的再认成绩(外显记忆)显著好于偏好再认成绩(内隐记忆),即外显记忆成绩好于内隐记忆;(2)在再认测验和偏好判断测验中,再认成绩和偏好再认成绩在图片表面特征的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控制组的偏好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实验组的偏好再认成绩,即控制组的内隐记忆好于实验组。结论: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既是外显记忆的内容,也是影响外显记忆的重要因素;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高度依赖于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是影响两种记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该文运用任务分离法和Remember/Know程序,分别以图形和汉词为材料,研究集中注意和重度分散注意条件下内隐记忆和熟悉性的关系,以揭示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属性,结果发现:(1)知觉性内隐记忆在集巾注意和蕈度分散注意下差异不显著,再认中的熟悉性在这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显著;(2)概念性内隐记忆、线索回忆中的熟悉性在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均显著.据此熟悉性和知觉性内隐记忆相分离,与概念性内隐记忆未出现分离,从而可以推测外显记忆中的熟悉性主要受语义流畅性加工调节.  相似文献   

8.
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146名学生为被试,采用2(年级:三年级、五年级)×2(图片类型:具体图片、抽象图片)×2(认知风格:冲动型、反省型)混合设计,依据Gruppuso等人提出的单一测验加工分离程序的范式,对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发展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外显记忆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内隐记忆则无。认知风格对外显记忆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五年级反省型被试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同年级冲动型被试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字表法定向遗忘是否影响内隐记忆测验,一直是记忆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选取低频词语作为实验材料,引入指示符变量(记住、遗忘).以词干回忆和词干补笔分别作为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考察字表法定向遗忘对内隐记忆测验的影响.结果发现:(1)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2)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应该是提取抑制,即要求遗忘的项目在提取时受到抑制而使记住项目的成绩更为突出,而不是偏好对记住项目复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洁尉  王权红  陆其林 《心理科学》2010,33(5):1058-1061
采用"学习-测验"范式,在知觉辨认测验(内隐测验)和再认测验(外显测验)中,用事件相关电位探索汉字内隐、外显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结果:行为上,内隐记忆不受知觉干扰条件的影响;外显记忆受知觉干扰条件影响而显著降低;脑电上,内隐测验两种条件的ERP无显著差异;外显测验在550~600ms,知觉干扰条件比无干扰条件诱发了更负的ERP。实验在行为和脑电水平上都表现出内隐、外显记忆的分离,出现汉字的"反知觉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1.
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8,21(4):319-323
采用Buchner等人(1995)提出的加工分离范式的修正模型,对内隐和外显记忆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内隐记忆水平随年龄的变化不大.而外显记忆水平在12岁左右达到高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均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遗忘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力平 《心理学报》2002,34(1):30-36
根据实验性分离范式 ,选定加工分离程序为工具 ,通过对再认的两个加工过程进行的延时比较 ,考察了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遗忘特点。结果显示 :在延时分别为 0、6分钟、15分钟、1小时和 7天的遗忘进程中 ,再认的自动提取和意识性提取成绩表现了不同的特征 ,尤其是在前 15分钟的遗忘进程中 ,自动提取成绩的衰减不明显而意识性提取成绩的衰减非常显著 ,表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具有不同的遗忘特点。另外研究还通过对加工水平因素的考察 ,发现了加工水平因素对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成绩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3.
泛读与精读之比较研究——内隐记忆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成刚 《心理科学》1997,20(6):541-545
内隐记忆是目前记忆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62名被试对泛读与精读两种不同阅读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泛读更接近内隐记忆,精读更接近外显记忆,为两类记忆系统的划分提供了阅读方面的实验依据。同时也表明,泛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整个测评研究结果,为指导阅读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幼儿对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3—6岁幼儿为被试,采用具体图片与抽象图片两种材料,分别交叉使用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两种方式,探讨不同年龄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效果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幼儿期幼儿确实存在内隐学习,幼儿对抽象材料的内隐记忆效果优于外显记忆效果;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两种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的信度比较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分离的实验范式以功能分离和随机独立性等证据说明不同记忆任务的底层系统或加工机制。近期研究发现,两种记忆测量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分半信度差异显著,内隐测验的信度更低一些,因而对变量效果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两种测验信度差异对任务分离提出了区别于系统说或加工观点的另外解释。以后在研究外显和内隐记忆分离的时候应该慎重考虑测验信度的检验问题,还应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内隐记忆测验的信度,使两种记忆测验的信度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内外控个体差异与外显、内隐记忆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力平 《心理学报》2000,32(4):368-373
以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为材料,采用加工分离程序,考察了内外控个体差异与外显、内隐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具体图形和抽象图形,内控被试的意识性提取成绩均优于外控被试;对于抽象图形,外控被试的自动提取成绩优于内控被试。说明不仅外显记忆对于内外控个体差异是敏感的,内隐记忆对于内外控个体差异同样是敏感的。实验结果还显示,记忆水平与材料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6名大一本科生为被试,采用120张情绪效价人物图片,运用加工分离范式研究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心境一致性效应不仅存在于外显记忆,而且也存在于内隐记忆;(2)心境一致性效应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上没有性别差异;(3)在心境一致性实验中,自然抑郁组被试可能存在外显记忆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