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今中外,关于终极关怀的思想可以说有三种类型:(1)归依上帝的终极关怀,(2)返归本原的终极关怀,(3)人生之道的终极关怀。归依上帝是宗教有神论的终极关怀。基督教以上帝为世界的最高主宰,信仰基督教的思想家也以上帝为最后的精神寄托。佛教把佛置于天帝之上,但其对于群众的宣传,仍然是“惧以阿鼻之苦,欣以兜率之  相似文献   

2.
"空有之争"作为佛教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是为了呈现佛教缘起论的根本义,也是为了揭示佛教哲学的终极关怀,或世界的终极意义与本质,从而为佛教的解脱信仰提供理论基础。空有之争在近现代佛学研究中备受关注,成为佛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空有之争有其历史渊源,在印度佛教时期,它主要作为对佛教根本义的彰显与深化,具有强烈的宗教和宗派意义。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传统文化圆融思维的影响,通过调和空有之争,既拓展了传统佛教的缘起论,也在中国文化中挺立了佛教自身的特质,开出了与儒、道并列的哲学新路向,使空有之争具有了新的文化意义。到近现代,在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背景下,对佛教空有之争研究的三种思路以及由此产生的学术论争,都具有通过探究佛教根本义以凸显佛教特有价值以参与社会文化转型的意义,并为近现代佛教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哲学理论、学术基础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无神论》2021,(5):18-24
信仰是人类一种特有的精神现象,它随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当人类文明进入理性与科学时代,虚幻的、神秘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世俗化转型。通过审视理性与上帝、科学与宗教,人们深切感到理性主义信仰在哲学、文化及现实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开始反思世俗化信仰。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发现信仰是群体化超越性的价值追求,纯粹个人化信仰毫无意义;通过对资本逻辑与价值失落的双重批判奠定了其作为群体化信仰的合法性根基;进而凭借对科学性和人文性、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的融汇贯通,实现了对前现代神秘化宗教信仰和现代世俗化拜物教信仰的双重超越,成为人们追求世俗化信仰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印光的儒佛融合思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家章 《孔子研究》2012,(2):109-117
印光从本体与工夫上分析了儒佛之同异,认为儒佛体同而发挥工夫证到不同,如"五戒"与"五常"即是同,不同则在于做人准则、时空观和生死观上,在"孝"的问题上也有层次之分。因儒重日常人伦,佛重明心见性,印光坚持佛法本位论,提倡儒佛融合则双美,务求佛教所追求的出世信仰能水乳交融在儒学所推崇的入世言行中,以求教化人生、净化人心和有益社会的效果,出离生死之樊笼,通过儒佛思想的互补来落实人生的道德关怀,促成俗世礼义道德的重建,终以弥陀净土信仰作为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文化传统不同,儒家独特的终极关怀意识是围绕孝道进行的,在孝道观念里,孝养父母、祭祖敬天是对自己及万物生命之源的追溯,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意识与超越精神;爱惜自己的身体与品德并关爱他人及世间万物,体现了对当下生命的敬畏护养及天人一体的情怀;重视婚育进而重视文化生命的传承,是对生命之流的延续,体现出面向未来的开放精神及人文关怀。孝道就在这种纵向上过去、现在、未来的打通,横向上个体、家庭、社会、宇宙的拓展、层次上肉体生命到精神生命的升华中,将个体的有限生命汇聚、拓展、升华成一个超越而无限的大生命,从而完成了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研究儒家孝道里的终极关怀意识,对于重塑现代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从而满足中国人的生命深层次需要,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方立天 《法音》2003,(9):3-9
一、前言佛教净土是指被净化的国土,也就是净化众生,远离污染、秽垢和恶道的世界;是佛、菩萨和佛弟子所居住的地方,是众生仰望和追求的理想世界。佛教净土观念流传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间也日益增添了中国佛教学者的思想创造。最初盛行的是弥勒信仰,后来弥陀信仰与弥勒信仰发生争论,并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流。由于天台、禅等宗派与弥陀信仰结合,约自中唐以来,唯心净土观念又日益流行,并成为此后中国净土思想的主导观念。迄至近代,则更衍化出人间净土的思想。对人间净土的执著追求,就是中国佛教、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净土思想的…  相似文献   

7.
池田大作"人间论"对话思想是具有当代日本新佛教特色的文明间对话理论。此理论的提出与其大乘佛教《法华经》信仰、日本传统佛教日莲思想、创价学会的"创价"精神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可以说,大乘佛教的法华理念为"池田对话"提供了佛理根基,日莲佛教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为其提供了行动依据,创价学会以"人"为本的"创价"精神是其不断拓展对话的直接动因。"池田对话"的开展让创价学会作为现代佛教团体更具开放精神,池田大作提出的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宗教与社会融合发展的"人间论"现代佛学对话理论,亦具有深入探讨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争取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宗教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徒能团结起来争取和平,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这已为它自身的全部历史所证实,也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许。所以,传播和发扬佛教的和平精神,以佛教智慧启发众生、净化人类的心灵、制止和消除人类的暴力行为、求得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佛教的慈悲精神佛教被称为慈悲的宗教,…  相似文献   

9.
正净土信仰,可以说在佛教产生之前就已形成。婆罗门教徒就以毗湿奴天(梵Vi2zu),作为其信仰往生之净土。在大乘佛教还未兴起之前,原始及部派佛教没有他方世界及他方诸佛之观念,所以也就没有往生净土之说。而净土信仰真正大行其道之  相似文献   

10.
论儒家伦理精神及其现代遭遇潘自勉儒家的伦理精神,来源于周易,在发展过程中又融汇了佛道禅的精神。形成了一种在上能使人孜孜于天理,在下可使人亲亲于五伦;居前可诱人于朝廷仕途,处后又令人安于尽心知性的自我省察之中。总之,它是一种二元化的处世精神。它的孕育成长,主要受社会关系的演化以及封建政治条件下道德理性的超前发展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封闭性与精神思维的直觉作用所致。这种带有历史烙印的价值体系在现代处于一种什么境地呢?如何才能使其具有一种现实的指导意义呢?这就要求我们从价值认识论的角度,并在关注形式合理性的基础上,去认识儒家伦理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首先,从民族道德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儒家伦理道德本体范畴和终极价值关怀在近代以来的衰落,已经证明儒学现代阐释的价值方向失去了社会行动力量。与人类早期的共同精神要求相适应的仁学遗产,必遭工业化进程中所滋长起来的现代境遇伦理意识的冲击,从而导致社会善恶标准存在的主观化和多元化。这正是儒家伦理在近现代面临的最大危机。其次,从中酉文化互补的角度上来看,近代以来,民族的历史已经转化为世界历史,各个民族都深受工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而处于日益紧密的相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当下社会转型中存在的诚信缺失,伦理道德失范,人际关系物化,以及人对精神世界的淡漠为观察角度,尝试从《圣经》文本、信仰和处境三个层面思考基督教伦理的内涵,并反思其作为维系人类"共在"与"秩序"的伦理之一,如何在当下社会发挥苏醒人心和灵性省思作用,且参与建立一个具尊严、包容、秩序、和谐的社会,彰显基督教伦理在当下社会中的存在价值,见证基督教对现世与终极的关切。  相似文献   

12.
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信仰的主流,因其专注彼岸之往生,故曾被讥为“专属送死之教”,然而正是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净土宗在临终关怀和终极关怀上的殊胜。这里主要是从心灵抚慰角度来阐释净土宗于临终关怀方面的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儒家终极关怀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极关怀,根源于生死这一生命面临的根本问题,它表现为对人生价值不断追问所达到的最后悬解,其圆满归宿只能是一个可使生命获得永恒意义的精神彼岸。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眷恋,使人类力图使自己有限易灭的生命化为无限与永恒。在这种超越生命的本能驱使下,古代世界各个民族在其步入文明社会的时期,都在各自伟大圣贤的指引下,找到了安置终极关怀的不同彼岸。基督教找到了上帝,伊斯兰教找到了真主,佛教找到了涅。中国儒家找到了什么呢?难以置信,一个大同社会理想。与世界各民族混饨初开后所走过的道路大致相同,中华民族曾…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佛教以其独特的出世精神和入世情怀,正越来越演化为一种引领世界文化发展和拯救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佛教作为一种信仰与当代科学,都是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认知方式。佛教更是一种道德实践的方式,对社会深层文化的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是人对自己和社会未来的期许,是人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是对描述未来生活的一种思想、理论和行为模式的信赖。自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许多有识之士从中获取精神源泉,真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为人类美好社会的实现而前赴后继,死而后已。今天,经过无数先烈的奋斗牺牲,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社会在现实中初见端倪,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新情  相似文献   

16.
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高僧,是佛教改革派的领袖,被誉为佛教界的马丁·路德。他提出了"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提出了人间佛教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佛教的转型。创办世界佛学苑是太虚大师进行世界佛教运动的重要实践之一,旨在将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通过佛教改造人类的思想,从而促进世界和平。成立"世界佛教联合会",是太虚大师创办世界佛学苑的远因;太虚环游欧美各国,使"创办世界佛学苑"从设想转化为实践;世界佛学苑的分支机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成立;太虚提出中国佛学者应成为世界佛学苑的倡导人以及太虚与印度摩诃菩提会等佛教团体的交流合作;最后总结了世界佛学苑失败的原因和它对后世汉传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源远流长的人类精神资源 ,它在漫长的文化累积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地层”(福柯用语 ) ,这些“文化地层”触及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不同层面 ;对于学术研究来说 ,这些“文化地层”就构成了一个个专论性的研究领域 ,比如佛教哲学、佛教文学、佛教艺术、佛教逻辑学、佛教心理学等等。当今的佛学研究已越来越从通论性的教史、教理之研究进入到这种专论性的研究。南京大学哲学系王月清博士的新著《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6月版 )就是这种佛教专论性研究领域中的一朵新葩——佛教伦理学。《中国佛教伦理研究》以中国佛…  相似文献   

18.
论信仰价值的发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说精神机制。它虽然属于一种精神性现象,但它的指归却是具有社会文化性的终极关怀。它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发生发展、转化运作,所以,它无疑更属于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信仰只是属于人之所特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天然性地就蕴含着价值,或说就是一种价值。作为价值,它的特质在于给人们提供知识以外的关于未来的信念,以此构成人类向历史纵深处延伸和向未来极限处挺进的精神支柱。然而甚为遗憾的是,信仰作为一种价值形态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我们更多见到的是关于宗教信仰价值的论述(关于…  相似文献   

19.
去年《法音》第二期和第五期刊载了《打开人生奥秘之门》和《关于“佛教是无神论”的进一步研究》两篇文章。在前文中,贾题韬居士认为,佛教不承认有造物主,有管理世界的神,因为一切法皆从缘生,可见佛教是无神论;在后文中,游有维居士在肯定贾论的基础上提出,根据《成唯识论》,人的精神是不灭的,因此说佛教又是有神论。二文论记周详,令人叹服。释尊成道时发现,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遂大兴教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否定了造物主、管理世界的神的存在,提升了人的价值,把神的世界改换为人的世界,这从古印度社会崇尚祭祀,普遍崇信神祗的情况看,无疑是思想界的一大飞跃。这是现代佛徒引以自豪,以无神论自居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7,(7)
<正>自太虚大师(1890-1947)提出"人间佛教"的创见,迄今已经近百年了。在两千多年的汉传佛教史上,人间佛教思想是继中国禅宗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创造,成为汉传佛教现代化的指针,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佛教全球化的进程。正如太虚大师所言,人间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如何以佛教的道理改良社会?历经一个世纪的探索,汉传佛教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