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多动症的矫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动症全称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注意力缺乏、唤起过度、活动过多、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的总称.它是儿童期最常见、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利用自编的儿童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量表对一到六年级的433名被试进行了测试.对注意缺损多动障碍儿童的年龄、年级、性别、成绩及其父母的年龄、文化程度、受教育年限、职业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有关儿童行为问题的测量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我国小学生特点的《儿童注意缺损多动障碍量表》。经过预测后的修订,组成正式量表。共计34个题目,施测于5所普通小学1-6年级的433名被试。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本量表五个因子的存在,即:注意力缺损、多动、冲动、唤醒不足、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从而验证了最初的结构预想。本研究着重考察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其中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9202-.9448之间,总量表的再测信度为.8902。对量表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的检验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多动症是学龄前儿童出现的比较突出的行为问题。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多动症儿童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延续到成年。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常常表现情绪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易转移,动作协调能力差,认知功能障碍等。而这些行为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成绩,更是学龄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注意缺损多障碍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综合国同内外有关儿童行为问题的测量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我国小学生特点的 《儿童注意缺陷损多动障碍量表》。经过预测后的订,组成正式量表。共计34个题目,施测于5年普通小学1-6年级的433名被试。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本量表五个因子的存在,即:注意力缺损、多动、冲动、唤醒不足、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从而验证了最初的结果预想。本研究着重考察了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其中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9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35名多动症儿童为被试,采用《康纳多动症评分量表》对经医学确诊的多动症儿童进行可疑程度分析.采用姚树桥、龚耀先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被试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评量.结果表明:多动症儿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适应行为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水平较低,从年龄发展来看多动症儿童在小学三、四年级时适应水平最低.据此提出教育训练的重点和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多动症儿童及在性别、年龄和学习年级上相匹配的正常儿童的家庭环境、注意行为及外周肾上腺素的分泌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文化程度、行为、及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在儿童多动症病因学的研究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儿童注意行为测试及注意与非注意状态下尿中肾上腺素含量的动态分析可为多动症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有效诊断提供客观指标。本文还进一步提出和讨论了多动症病因机制的新假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内近年来有关注意缺陷多动症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注意缺陷多动症的定义、诊断及成因。其次从执行功能、智力、共病性及发展性等四个方面阐述现有注意缺陷多动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法,如生理治疗、亲子培训和学校辅导等。最后针对国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不足和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35名多动症儿童为被试,采用《康纳多动症评分量表》对经医学确诊的多动症儿童进行可疑程度分析。采用姚树桥、龚耀先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被试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评量。结果表明:多动症儿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适应行为问题,特别是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水平较低,从年龄发展来看多动症儿童在小学三、四年级时适应水平最低。据此提出教育训练的重点和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文娟   《心理科学进展》1984,2(2):38-42
多动综合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常见于儿童,特别是小学年龄的男孩。该病对儿童的发育、学习、心理等方面均有很大影响,因此引起医学界人士和心理学家的广泛注意。与大多数其它儿童行为失调疾病相比,多动症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多动症的术语、诊断、病因、预后及治疗作一综合介绍,目的是加深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并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30多年来,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认知缺损机制的关注一直停留在"冷"执行功能领域,为更全面地揭示其执行缺损机制,文章旨在从"冷""热"执行功能的角度来探讨ADHD的缺陷。论文简要回顾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界定、生理基础和若干理论模型,着重阐述ADHD儿童在经典"冷""热"两类执行功能任务上的表现差异。总结认为ADHD儿童并非在所有类型的"热"执行任务上表现落后,ADHD儿童的表现要视情感和动机的卷入对不同任务情景的作用性质是消极还是积极而定,文章也比较分析了几位研究者相关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2.
多动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儿童心理疾病之一。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由于多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常造成学习困难,最后多数成为“双差生”(成绩差,纪律差),不得不中断学业。多动症造成的学习困难占学习困难学生总数的22%~30%。下面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一例多动症的分析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研究选取了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儿童39名,正常儿童40名,采用两项选择任务,考察在无反馈和有反馈的情况下,ADHD儿童的错误监控能力是否存在缺损。结果发现,(1)无论是否提供反馈,与正常儿童相比,ADHD儿童的错误察觉能力正常,但是错误更正能力落后,这可能是由于ADHD儿童动作调节控制能力落后导致的;(2)反馈提高了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认知加工速度,但同时降低了他们的警醒水平,导致错误监控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与巴克利的行为反应抑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ADHD(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主要表现在于注意力过程的缺损,将焦点放在多动和注意过程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此症有了新发现。巴克利等人认为注意力后面的自控能力的低下和自我管理的缺陷才是本症的实质所在。该文从这一新的视角分析并阐明了该障碍的实质:行为执行机制的缺陷,并据此对该障碍的矫正提出了新看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多动症 (MBD)儿童的智力、行为和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的分析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均数都低于正常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和行为量表指数高于一般正常儿童,反映大脑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的N2、P3的潜伏期较之正常儿童组均延长,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评定和家庭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动症儿童在行为评定量表、注意划消测验、本德尔视觉运动格式塔测验、本统视觉保持测验及智力测验等心理评定项目中,与正常儿童有着明显的差异。多动症儿童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及家庭教育方式和儿童的认知、行为、学习有明显的关系。家庭因素对多动症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心理评定为多动症的诊断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注意力缺损障碍──认识发展、病因探讨和诊断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注意力缺损障碍──认识发展、病因探讨和诊断标准桑标,曹锋(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引言注意力缺损障碍,无论是否伴有多动现象,均会给学生学习、社交等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据估计,约25%yIJ40%的注意缺损儿童有学习困难,30%yIJ90%的此类儿童,...  相似文献   

18.
时琴琴  周思洋  吴增强 《心理科学》2011,34(6):1516-1519
摘要:通过流行病学测查,探讨不同亚型ADHD儿童的情绪、行为和社会功能的差异。采用SDQ(长处与困难问卷)对4500名7-10岁儿童进行大样本筛查,应用K-SADS-PL量表和DSM-Ⅳ诊断标准对其中263名高危儿童进行临床评估,诊断出119名儿童ADHD。诊断出的ADHD儿童中,男性与女性的比率大约为2.22︰1,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混合型儿童ADHD的多动性不能得分显著高于注意缺陷性;混合型ADHD的社会功能得分显著低于注意缺陷型和多动型。7岁儿童ADHD的多动情况显著低于8岁、9岁。ADHD共病率为12.6%,ADHD儿童伴有学习困难的比例为43.2%。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表)和注意、行为抑制及动作协调性行为任务对12名学龄早期的Asperger综合征儿童与29名在年龄及智力水平上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在行为问题、注意、行为抑制及动作协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年龄和智力因素后:1)Asperger综合征儿童的社会能力与正常儿童相比明显较差,同时常伴随有交往不良、社交退缩、焦虑、忧郁、强迫性、攻击性和多动等一系列行为问题;2)Asperger综合征儿童表现出一定的注意和行为抑制障碍,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黎琳  徐光兴 《心理科学》2005,28(6):1523-152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阐明了国际上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与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引起国内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咨询师等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